山东境内上市公司达100家1486亿来自资本市场

发布日期:2009-11-02 17:30:30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资本市场上的好消息历来不乏山东企业的身影。随着青岛特锐德电气公司10月30日在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山东境内上市公司达到100 家、上市股票104 只,境内外上市公司募集资金达到 1486.3亿元。省发改委副主任李永健分析,百家境内上市公司占据我省主要产业龙头,对于产业扩张、升级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积极效应。

  1486亿元资金来自资本市场

  “一个创业榜样、创新榜样的脱颖而出,尤其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财富兑现,能够产生强大的示范追随效应。”对于首单在深圳创业板挂牌上市的青岛特锐德电气公司,李永健给出如此评价。

  记者了解到,除青岛特锐德外,得利斯食品公司、积成电子也已成功过会等待发行。近年来,我省企业“上市效应”明显提速。 2004-2008的五年中,在我国资本市场整体环境不够好的情况下,全省共有 78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占全部上市公司总量的一半; 49家次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共计从资本市场融资839.79亿元人民币。

  今年以来,我省企业上市取得重要进展。据省发改委资本市场处统计,1-10月份,全省3 家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12家上市公司分别通过首发股票、增发新股、配股、发行公司债券、发行认股权证等方式,实现了再融资 153.4亿元。

  截至目前,包括 100 家境内上市公司在内的我省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 156家,上市股票166 只,累计募集资金折合人民币 1486.3亿元。

  主要产业龙头都是上市公司

  企业上市,对企业增效、产业扩张与升级都具有巨大推进作用。

  从2009 年中报看,我省100家境内上市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029.61 亿元、净利润 93.48亿元,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稳居全国前列。此外,通过加大绩差上市公司重组力度,我省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支柱力量。

  分析发现,上市公司都是我省主要产业的龙头公司。分行业看, 100 家上市公司中,机械设备行业占据 19家、化工行业15 家、电子信息 9 家、医药生物行业6家,上市公司在行业分布上的席位,充分显示了我省重工业较为发达、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的产业特点。特别是6家农林牧渔业领域的上市公司和5家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对我省第一产业的拉动和产业化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上市速度越快,当地经济发展就越快,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的正相关性逐步增强。在地区分布上,济南、烟台、青岛、淄博、潍坊分别有上市公司23家、 13 家、 12 家、12 家和 11 家,对当地经济发挥着带动作用。

  上市公司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我省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 城镇化呈现持续加快发展态势。 前三季度经济增长10.5% ,企业效益不断回升,实体经济发展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记者了解到,我省正积极推动拟上市公司加快上市进程,目前列入省发改委上市资源后备库的企业达到545 家,有5家企业已经上报创业板上市申请材料。此外,省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还确定了 100家重点拟上市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中小板上市方面,25家的上市申请正在证监会审核、69家公司结束上市辅导或正在辅导,另有 30多家公司已经启动上市程序。还有10多家公司进入境外上市程序。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载体。目前,我省一方面通过支持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促进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尽快做优做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另一方面结合我省九大产业振兴规划,突出培植行业龙头上市公司,通过整体上市、定向增发、向第三方增发置入资产、换股、吸收合并、资产收购等形式实现资本扩张和产业扩张。

  李永健表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步伐,壮大上市公司和资本规模,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推动资源跨地区跨产业整合,加快培育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