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出现明显通货膨胀可能性不大

发布日期:2009-12-15 17:13:30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核心提示■库存充裕,粮价不会持续大幅度上涨目前石油价格不具备调整需要的条件拟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内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最近一段时期,粮食价格、食用油价格、城市供水价格、成品油价格、天然气价格等重要商品的价格问题,以及未来是否出现明显通胀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负责人14日回应了这些热点问题,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态势,出现明显通货膨胀可能性不大。

  问:今后一段时期粮食价格还会不会继续上涨?

  答:为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将继续加强粮食市场调控,引导市场粮价温和上升。我国粮食连续六年丰收,库存充裕。目前国有粮食企业原粮总库存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安全线水平,库存结构也很合理,粮食市场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国内粮食价格不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问:近期国内食用油价格有所上涨,这是为什么?

  答: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60%依靠进口,国内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2008年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价格先涨后跌,2009年价格在去年下半年大跌后的水平上低位波动。国内食用油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基本一致,但波动幅度要小于国际市场。近两个月,国际市场大豆、豆油价格上涨较多,国内食用油加工成本增加,影响近期国内食用油价格上涨,但目前价格水平总体上仍比上年下降较多。

  据监测,12月上旬36个大中城市大豆调和油价格平均为每桶(5L)52元,比去年12月份的56.7元低8.3%,比去年3月份最高价71.3元低37%。今年1至11月平均,36个大中城市豆油和菜子油零售价格仍同比下降28%和23%。

  问:近期部分城市调整了城市供水价格,原因是什么?

  答:调整城市供水价格重点是解决污水处理费偏低的问题。目前我国仍有约1/4的城市和71%的县城未建成污水处理厂,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不足30%,其中70%是由于资金不到位、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造成的。现行污水处理费标准总体偏低,这是近期部分城市调整水价的主要原因。

  此外,近些年来,我国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有所提高,水资源的稀缺程度有所体现,也是水价调整的一个重要因素。

  问:到12月9日,距离上次国内油价调整已有22个工作日,近期油价会调整吗?

  答: 按照《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11月1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高位震荡后出现回落,但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参考的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仍有所上涨。 与11月10日调价时相比,涨幅为1.85%。因此,国内油价不具备调整需要的条件。

  问:我国天然气价格进展情况如何?

  答:我国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近年来国内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天然气市场供应紧张。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矛盾:一是国产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相比偏低,各地纷纷进行煤改气、油改气,导致部分地区天然气供求矛盾较突出。 二是随着进口气量的增加,进口高气价与国产低气价的矛盾日益显现。三是价格体系不尽合理,部分气田还存在价格“双轨制”现象。四是为适应多气源、多路径网络供气的形势要求,天然气价格机制急需完善。

  为此,国家正着手研究,拟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内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问:最近,社会上有些人认为水、电、油、 菜、肉等价格相继上涨,预测明年会出现明显通胀。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一是在总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特别是某些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下,单纯的货币供应快速增加引发实体经济通胀的可能性较小。二是近期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国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等综合措施作用的结果,猪肉、食用植物油等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前期价格下降过多后的恢复性上涨,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是季节性波动以及前段时间恶劣天气的影响。目前,我国粮食、猪肉、食用油库存和供应都是充足的,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三是政府管理价格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较小,且在出台调价措施时注意采取多种方式缓解价格上涨对物价水平、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 今后国家在调整水价、电价、气价时,还将逐步推广阶梯式定价的办法,对满足群众基本需要的部分实行优惠价格,能够减缓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

  综合这些因素,我们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的态势,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