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临危果敢判断 承接产业转移

发布日期:2009-06-03 22:02:30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6月2日,11个过亿元项目在济阳县正式签约落地,涉及总投资金额达15.3亿元。“这也是济阳县10年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济阳县委书记张新文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国际市场需求继续萎缩,全球通货紧缩趋势明显,国内外投资商都放缓了投资步伐的整体背景下。这么多大项目为何会落户济阳?连日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一个判断招来多项投资

  江门华裕网业有限公司是广东一家主要生产压滤网等环保产品的公司,每年销售额达 3.3亿元。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这家公司的运费、劳动力成本都大幅度提高,影响了企业的利润和规模扩张。因此,在考察多个地点后,江门华裕网业最终选址济北开发区,总投资达4.5亿元。

  类似这样的项目不止一个。而这些都与济阳县对于金融危机的大胆判断有关。

  “去年下半年金融风暴横扫全球时,专家预测情势危急,民间传说耸人听闻。为了探个究竟,我们县长亲自带队到昆山、深圳、东莞等南方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像当时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东莞合俊玩具厂,我们都去了。”济北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孙学君说。

  考察回来后,得出了一个现在看来是非常正确的判断:百年一遇的危机,也是企业百年一遇的机遇。现在是企业的最佳投资时期,也是政府的最佳引资时期。

  “在危机中,企业用一两年的时间建厂,危机过后恰逢发展,如果到明年或后年投资建厂,那个时候就晚了。”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智魁说。

  他分析,与去年相比,今年企业在购买原材料建厂、招募员工上成本都要低。以修建厂房所需钢材为例,目前的价格仅为去年的60%左右。

  为此,济阳县根据珠三角等沿海产业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特点,结合自身优势,把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电子等四大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其中纺织服装产业项目主攻浙江、广东和江苏等重点区域;食品加工瞄准福建、台湾等区域;医药化工项目重点放在沿海和全国高新区;机械电子产业项目主攻广东、浙江等区域。

  正是由于这个果敢的判断,才招来了多个投资项目。

  一座大桥引来一批项目

  在济阳县城的正南方,有一座崭新的大桥,北跨黄河,连接济南东部新城。在成为济阳新地标的同时,也为当地引来了一大批投资项目。

  对此,济北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智魁深有感触。“济阳是济南市的近郊县,但由于黄河之隔,与城区的距离形近而实远,大大制约了济阳的发展。成为企业来济阳投资落户的大瓶颈。”

  2008年底,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投资3.7亿元的济阳黄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建成后大大缩短了当地与济南东部新城的时空距离;从济阳县城到济南机场的车程仅为10分钟,到奥体中心仅有半小时车程,实现了济阳与济南更好地对接。这座桥对于投资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今年招商引资取得新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黄河大桥的修建。”

  山东金麒麟集团是刹车片行业的龙头企业,产量占全国刹车片总产量的50% ,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70%。该公司安达刹车片公司总经理刘荣良介绍,落户济北开发区后,首先每年生产所需的近3万吨钢板可以由附近的济钢直接运达,运费大大降低;其次,产品从这里运至青岛港进行出口,中间运输距离大为缩短。

  今年以来,济阳县共新签约落地项目59个,合同投资额78.9亿元。其中,过5亿元的项目就有5个。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