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经信委副主任高方参加省化工行业座谈会

发布日期:2010-01-22 17:20:30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为了尽快熟悉了解化工行业运行情况,指导好该行业科学发展,1月15日上午,省经信委原材料产业处组织召集省石化协会及有关专业协会的负责人,召开了化工行业发展座谈会。省石化协会会长刘言、省橡胶、化肥、农药、炼化等行业协会负责人,先后在座谈会上介绍了本行业的发展情况。省经信委副主任高方参加了会议,并对今后化工行业的发展做了重要讲话:

  一、介绍了委机构改革的有关情况

  为了贯彻党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做好各级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2009年上半年,我省启动了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改革后省政府设立组成部门42个、部门管理机构6个。同时决定由原省经贸委、省信息产业厅组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新组建的省经信委内设原材料产业处(挂省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办公室牌子)等21个处室。原材料产业处主要承担:石化、化工、冶金、建材、黄金等行业管理工作;拟定相关行业规划;监测分析相关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研究国内外原材料市场情况并提出建议;承担农业化学物质行政保护有关工作;负责相关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参与审查本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规划、计划;负责联系相关产业组织;承担省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2010年工作的总体思路

  由于原材料产业处刚刚组建时间比较短,还没有系统计划全年的工作,初步考虑2010年我省原材料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一个目标”即围绕促进我省由原材料工业大省向强省跨越这一目标;抓好“五大产业”,即抓好石化、化工、建材、冶金和黄金五大产业发展;采取“五项措施”,即结构调整、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提高产业集中度五项措施;促进“两个转变”,即促进原材料工业发展由主要依靠产能盲目扩张带动向主要依靠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增加附加值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矿产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为两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稳妥,科学发展,扎实做好2010年的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认识加强原材料产业管理、特别是化工行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原材料特别是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资源密集型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省建立了完整的原材料和化学工业体系,产业规模巨大,大多数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但是,我们这个行业是大而不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产能盲目扩张、严重过剩,生产力布局分散、集中度低;产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存在大量落后生产能力;能源、资源消耗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环境污染严重;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职能分散、缺位,管理手段弱化等。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看到差距,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行业管理力度,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原材料特别是化工行业的调整和振兴,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做出新的贡献。

  (二)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和协调,促进化工行业平稳健康运行。各级化工行业管理部门、各协会、学会,要认真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各项重大举措,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化工行业的冲击,全面实施化学、氯碱、农药、化肥、炼化、轮胎等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指导意见,切实落实各项具体政策。要加强对全行业经济运行的监控,建立健全化工行业经济技术信息网络,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收集、整理、分析、上报行业经济技术信息,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投资、进出口和技术发展等真实状况,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和突出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定期分析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发布化工行业经济技术和市场信息,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指导推动行业平稳运行。

  (三)做好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统筹规划化工行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和化工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和特征,深入探索化工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提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总体发展战略。要加强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要求,在对“十一五”规划评估的基础上,组织制定化工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行业长远发展方针、目标、布局和主要任务。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编制乙烯、化肥、农药、氯碱等重要产品专项规划。对已编制实施的规划要适时进行评估修订。

  (四)认真研究行业发展政策,促进化工行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强化工行业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和执行,引导企业加快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产品,加快研制开发经济建设和国防急需的新材料。积极研究提出关税调控政策,鼓励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出口。制定和完善行业准入条件,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淘汰落后是当前行业管理的重要任务,要从我省实际出发,制定区域内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计划和具体政策,并有组织、有计划的抓好实施。

  (五)继续做好化工行业技术改造工作,促进内涵集约式发展。要以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为重点,加快推进化工行业技术改造。要制定和实施化工行业技术改造专项,增加政府和企业投入,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开发影响行业技术进步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广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改变化工行业技术面貌。

  (六)大力开展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工作,发展循环经济。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研究制定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指标和考核体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原则,搞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环境,促进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七)加强支农工作,提高农资保障能力。要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做好化肥、农药等支农产品的发展规划,及时修订产品技术标准,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优质、高效农资产品,淘汰低效、高毒农药。积极研究扶持政策,合理调控市场价格,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坑农、害农行为,保障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稳定供应,保障支农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八)加快修订和完善化工行业技术标准体系,提高化学工业产品质量。要适应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对现有技术标准体系进行清理,废除和修订过时的技术标准。按照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要求,加快制定有利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以及符合节能、环保、安全生产需要的技术标准。强化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树立品牌意识,加快对化工行业产品升级换代,实现产品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九)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步伐。以改革促发展,尽快消除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大力推进化肥、农药、氯碱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改革重组,促进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规模经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产品质量、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结合化工行业特点,重点推进节能、环保、安全、优质、高效现代化企业建设。

  (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控制化工行业产能盲目扩张。要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坚持控制总量,大力调整化工行业结构,上大与压小相结合,合理调整项目布局,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土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城市规划、水土保持评估等前置性审查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权限审批、核准和备案项目。

  (十一)完善化工行业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要建立健全化工行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抓紧制定一批适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规章和规程,使化工行业资源开发、投资建设、生产经营以及技术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要严格执法,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等法规要求,做好相关行政许可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涉及化工行业法律法规的实施和修订工作。

  (十二)加快信息化步伐,促进化工行业“两化”融合。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化工行业发展水平,促进企业研发设计、生产、流通和管理信息化。重点推进化行业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技术改造,开发利用生产和工艺信息资源,研究和推广在线检测、集散控制技术,提升生产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物料配置,提高生产精确度,实现精益生产;推广实时监测、故障诊断、预警和控制技术,提升环保和安全检测水平,实现清洁文明生产;推广企业资源计划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建立物流管理平台,使物料采购、产品销售、库存数据与财务数据紧密衔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效益。

  (十三)切实加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安全发展。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配合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业安全生产措施。督促企业加快采用能够实现产业本质安全的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规范,修订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搞好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做好安全生产协调服务工作,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十四)认真履行国际义务,扎实做好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履约机构,加强履约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继续做好宣布、接受国际核查、防扩散工作;按照《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原则,依法加强对监控化学品设施建设、生产、使用和储运等活动的管理,促进监控化学品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强化企业履约主体意识,完善基础管理和自律制度建设;加强履约国际交流,推进化工技术装备的国际合作。

  (十五)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作用。化工行业的社团组织,包括各个协会、学会、研究会以及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是沟通政府部门与原材料工业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要结合各自特点,发挥组织优势,围绕行业管理搞好调查研究,及时提出行业政策建议,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组织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指导协调、交流合作、行业自律等活动。继续办好各类内部报刊,提高质量,搞好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

  (十六)明确职责,建立统一高效的化工行业管理体系。省经信委原材料处作为省政府管理原材料工业的政府内设机构,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和部门职能分工,对全省原材料行业管理负总责。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及各个协会、学会等组织机构要对本系统原材料工业实施细化管理。要建立一整套行业管理责任制度,实行逐级负责,一级抓一级。要加强与政府综合管理部门、其他行业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对涉及原材料工业发展的事项,主动协调,积极配合,促进发展。要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积极努力,形成高效运作的行业管理工作机制,确保我省化工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