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山东机遇

发布日期:2010-01-03 17:02:30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据大众日报报道  “这将是世界上拥有消费者最多和覆盖面积最大的自贸区,也是被称为继欧盟、北美自贸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将为山东与东盟的合作带来重大历史机遇。”作为我国著名东盟事务专家、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常务秘书长许宁宁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

  对山东省而言,东盟并非一个陌生的市场。以青岛为例,目前青岛市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项目49个,投资额7100多万美元,其中,即发、金王、地恩地3 家民营企业自2006年陆续进驻越南发展,海尔在泰国建有海外工厂,青建集团在新加坡设立了分公司。近年来,东盟也有一批耳熟能详的企业对山东省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如马来西亚的森达美集团、印尼的财源帝集团、泰国的正大集团和万浦集团等。

  目前,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如橡胶、矿产品、石油、天然气等,主要来自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等东盟国家。而该省在电子、纺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方面亦具有比较优势,这些产品东盟都很需要。

  许宁宁认为,山东与东盟在资源和产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以及宽泛的合作领域,都为下一步中国—东盟自贸区带来的经贸合作大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目前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关税是9.8% ,自贸区全面建成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则降至0.1%。许宁宁说,“零关税以及贸易便利化给企业带来更多实在的商机,使得我们的产品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大大增强。”

  同时,他还强调,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惠绝不仅仅局限于自贸区内部。据介绍,东盟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采取非常积极的行动,现在已经跟6个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区。这6 个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

  许宁宁表示,“我们可以利用东盟跟其他国家签署的自贸区协议和其他优惠贸易安排及规则,争取多个优惠政策的叠加,从而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优惠政策延伸到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这就意味着,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的一国设厂,其产品可销往无关税的其他10个国家。利用东盟已经与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签订的自贸区协定,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设厂,其产品还可享受东盟与这些国家的自贸区优惠关税待遇,从而销往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

  近年来,山东与东盟经贸投资合作日渐紧密。进出口总额由2000年的 13.3亿美元升至2008年的150.9亿美元。东盟已成为山东省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然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份,山东省与东盟贸易额88.02亿美元,同比下降25.7% 。

  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旭分析,该省与东盟经贸合作大幅下降的原因,除了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萎缩外,也与我省许多企业对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相关政策知之甚少有关。

  许宁宁建议,企业应尽快了解东盟不同国家的市场开放表,及时关注东盟国家经济政策变化,以便尽快制定开发东盟市场的经营战略,分享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好处;此外,对于东盟10国,因其经济发展、宗教信仰、法律法规等各不相同,企业要做到入乡随俗,注意区别对待,并采取不同的市场开发与合作方式。但是,在抢抓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商机的同时,切忌短期行为,不要出现大量产品蜂拥而至、竞相压价,自相“残杀”的现象,特别是不要砸了“中国制造”的牌子。

  ■相关链接

  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

  经过10年努力,涵盖19亿人口、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亿美元贸易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

  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间框架,2010年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建成自贸区,2015年与东盟新成员建成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作为发展中国家建立的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区,将对21世纪上半叶的世界经济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将从之前的9.8%降至0.1%,而东盟6个旧成员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低到0.6%,4个新成员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将于2015年实现90%零关税的目标。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