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银行业运行平稳业务稳定增长

发布日期:2011-01-18 17:50:30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刚刚过去的2010年,驻济银行业增加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各项业务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增长和“转方式、调结构”创造了良好金融环境。

  存款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10年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7602亿元,比年初增加1179亿元,增长18.4%;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510亿元,比年初增加1147亿元,增长1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955亿元,比年初增加452亿元;储蓄存款余额2188亿元,比年初增加276亿元。

  贷款增量达到历史次高水平。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035亿元,比年初增加834亿元,增长13.6%。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6319亿元,比年初增加618亿元,增长11%。继2009年保增长背景下贷款高速增长之后,2010年贷款增量达到历史次高水平。在信贷规模比上年偏紧的情况下,金融部门利用多种渠道和工具扩大融资,保持了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减,去年末代理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余额127亿元、中期票据170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97亿元和65亿元。

  贷款投向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驻济银行着眼于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增长动力,围绕全市经济发展重点调整信贷结构。全年向在建、续建项目和新建项目新增贷款分别为182.8亿元、75.7亿元;向十大振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贷款新增分别为263亿元、37亿元和173亿元。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组织驻济28家银行签订《绿色信贷协议》,形成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对环境违法企业信贷制约协同机制,年内驻济银行对高耗能、高污染和环境违法企业实施信贷退出金额95亿元。

  金融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支付清算系统向农村地区延伸,建立了全省首家三农自助银行服务站,实现全天候24小时服务,日均交易额210万元,受益农民1500人次;全面启动济南市“跨行通”业务,选择多家企业进行“跨行通”业务试点;拓展国库直接支付范围,成功办理老年人补贴、军转干部住房补贴等15项政府补贴资金的直接支付,累计金额1687万元,惠及各类群体8.9万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去年末,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26笔,金额34亿元。驻济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以惠农卡、绿卡、农民工卡等特色服务为载体,重点支持产业化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链条中的重点农户。济南市首次出现的“农民家庭银行”,使当地农民切实感受到了“足不出户可缴费,身不出村存取款”的便捷金融服务。

  经营效益增加,地方银行业支付能力稳定。2010年全市银行机构实现利润126.63亿元,同比增加26.9亿元,增长26.9%。截至去年末,全市法人银行业机构备付金额达到228.15亿元。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