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东营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

发布日期:2012-01-11 19:07:30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现代物流是适应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化分工需要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具有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和拉动消费作用大的显著特点,是衡量和体现一个地区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期,我们采取实地调研和书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东营区13家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东营区物流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东营区物流配送业发展迅速,以交通、仓储、运输为主体的物流企业数量、规模不断扩大,物流业在保证商流顺畅进行、提高商业经济效益和促进国民经济正常健康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现代物流业已成为东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目前,全区物流企业约30家左右,其中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物流企业有13家,实现年营业收入30亿元,利税1亿元,利润7000万元,运输车辆超过1000辆,货运量3300万吨,从业人数1900人,现代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东营区西郊铁路货场有限责任公司拥有东营地区唯一的危险品铁路运输专用线。近年来公司以质量第一、服务至上为理念,倾力打造特色物流企业。2011年企业运营态势良好,货运吞吐量24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6569万元,利税2524万元,利润1924万元。截止2011年底占地面积860亩,经营范围:货物装卸、运输、配送、仓储、成品油仓储及销售、燃料油、煤炭、钢材、建材、木材的销售;铁路运输物资的上下站运输服务。公司内部有铁路货物分装线4条共6.5公里、总储量53600立方米的成品油库一座及货物堆场71000平方米、高货位货台4500平方米。2012年公司计划增上公铁联运项目:购置危险品运输车辆30台,普通货物运输车辆10台;建设管理办公区和服务区9500平方米;建设22500平方米仓库;建设物资交易信息平台;购置物流信息系统1套,把西郊铁路货场建设成为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服务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综合专业物流中心。

  黄河三角洲建材仓储园位于西二路以东、规划和谐路以北,东至规划太行山路,北临六干渠,总规划占地面积24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该项目是东营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载体,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已有40家业户正式签订入园协议,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可安置经营业户2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预计年实现交易额40亿元、利税4.5亿元,将成为黄河三  角洲地区规模最大、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建材仓储物流集散中心。

  胜大超市物流中心位于东营区六户镇,占地近150亩,库房总面积22000多平方米,货位10000多个,集生鲜采购、冷藏仓储、常温仓储、高效速冻、物流配送于一体,商品采自全国各地,进行统一配送,种类达7000多种,每月的配送量达3000多吨,可以支持胜大超市未来发展到年销售20亿元的规模。

  东营鑫昊物流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地处西城西二路与西四路之间、南一路南侧,总占地面积374.68亩,计划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分为物流仓储和农副产品交易两个功能区。项目拟建成集农产品批发、钢材木材批发、五金家电商城、货物仓储、商住写字楼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的综合交易市场。项目建成后,将大大加快区域饮食、服务、交通等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商品流通,达到货畅其流的效果,每年可获得营运利润额6000万元,增加税收1000万元。

  东营市中心城物流园由东营顺通化工(集团)承建,位于东营区六户镇,规划面积750亩,控制面积2000亩。项目总投资28.9亿元,其中一期投资9.8亿元,总工期5年,一期工程2012年--2014年,项目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年可实现利税8.82亿元,年可实现净利润6.18亿元,促进就业12万人。项目原选址于西一路以东、庐山路以西、广浦河以南、德大线以北,由于物流园建设内容与铁路息息相关,原选址与德大铁路存在衔接困难,现已与中铁设计院沟通,重新选址,新地址仍位于六户镇内。项目正在进行立项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雏形,项目建设内容已确定。项目拟建转运中心一座,占地160亩;拟建标准化仓储区一座,占地150亩;拟建保税区一座,占地150亩;拟建一站式汽车城一座,占地150亩;拟建再生资源处理区一座,占地50亩;公共配套区占地90亩。

  二、存在的问题

  (一)应进一步深化对现代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对物流产业的作用、地位的社会认知度有所提高。但从调研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和部门,对现代物流是为工农商贸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物资供应和保障的新的组织形式还不甚了解,对物流产业整合生产资料供应、运输、加工、仓储、配送、包装等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最终实现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掌握不够系统,对现代物流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比重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制约了物流资源和功能的释放,束缚了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不利于物流业的推进和发展。

  (二)物流企业成本加大,效益难以提升。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加大。随着人力、土地、燃料等成本不断升高,影响物流企业运营的各要素价格呈上升态势。据调查,运输型物流企业2008年燃料成本和过路过桥费约占总费用的30-40%,到2011年第一季度已经上升占到了55-65%,其中燃料成本占40%左右,过路过桥费占20%左右。加上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现在油价上涨及交通运输收费较多,物流企业普遍利润下滑,物流服务效益难以提升,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三)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多数物流企业“小、散、差、弱”,采用传统运作方式,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真正能提供多品种、大批量货物运输的企业不多,有的甚至还停留在“一间房子、一张桌子、几台车子”的层次上,缺少行业总体规划和组织领导,目前我区还没有对物流企业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也没有物流行业协会等社会自律组织,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

  (四)专业化服务水平有待于提升。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物流市场的专业细分加快,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性的运输、仓储服务,难以满足专业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相结合,物流业与制造业、农业、流通业、金融业等多业联动融合发展是加快物流业发展的关键。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完善政策,优化环境。进一步优化物流企业发展环境,清理整顿各种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制定针对扶持物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企业建设用地及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雄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现代物流业发展上来。逐步实行规范化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适时成立现代物流业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共同推进现代物流业健康规范发展。

  (二)规范物流企业用地问题。东营鑫昊物流中心项目和黄河三角洲建材仓储园项目土地手续尚未办理。建议对纳入省规划内物流园区土地征用给予重点支持,对重点物流项目用地,在地价上等同或低于工业用地,相关费用按照下限收取或采取减、免、先征后返等相关政策,物流企业以原划拨土地改建物流项目的,应优先办理土地使用手续。

  (三)协调解决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许多物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较快,自有资金积累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发展难以得到金融、担保机构的贷款支持。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在防范资金风险的前提下,放宽物流企业贷款融资条件,降低其融资成本;建立物流业融资担保体系,协助中小物流企业取得贷款;对于区域重点物流企业在物流园区、基地、中心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给予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扶持。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