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3700000017
发布日期:2012-01-05 18:41:30
1-11月份泰安市工业经济运行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11月份,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七个特点:
一是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5.2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其中,东平县、宁阳县、泰山区、岱岳区及高新区增加值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肥城市及新泰市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轻工业增长14.89%,重工业增长15.36%。从工业用电量看,1-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完成135.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7%;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完成105.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5%。从主要产品看,重点调度的187种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121种占64.71%,
持平的13种占6.95%,下降的53种占28.34%。
二是工业经济效益较快增长。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71.04亿元,同比增长26.51%,增幅居全省第10位,其中东平县、宁阳县、泰山区及高新区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肥城市、新泰市及岱岳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累计实现利税519.26亿元,同比增长28.72%,增幅居全省第7位;累计实现利润322.46亿元,同比增长36.83%,增幅居全省第7位。
三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1-11月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78.74%,同比提高14.48个百分点,反映经济效益水平的7项主要指标有6项提高。具体来看,总资产贡献率为25.13%,提高1.25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20%,降低9.1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0.33%,降低0.2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3.86次,提高0.2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8.89%,提高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6013元/人,增加17755元/人;产销率提高0.5个百分点。
四是工业企业实交税金稳定增长。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交税金102.23亿元,同比增长14.74%。实交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65户,比去年同期增加21户;其中过亿元的企业有8户,比去年同期增加2户。其中,肥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实交税金110019万元,同比增长2.76%;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交税金65031万元,同比增长23.69%;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实交税金52774万元,同比增长14.28%;泰开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实交税金50102万元,同比增长37.87%;山东泰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实交税金18798万元,同比增长38.03%;山东泰山生力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交税金13969万元,同比增长11.4%;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实交税金12585万元,同比增长31.96%;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交税金11705万元,同比增长38.5%。
五是骨干企业培植取得新成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60户,比去年同期增加40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785户,比去年同期增加207户,其中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60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9户;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862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95户,其中67户企业实现利税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户。
六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截止目前,我市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市创新型企业22家,市级技术中心24家。市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155家。列入国家、省、市立项计划412项。获得各级财政支持和奖励1463万元,组织上报山东优秀新产品、优秀成果110余项,优秀论文290余篇。列入省优秀成果、新产品、获奖论文数名列全省第一。受省经信委委托组织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50余项。
七是工业投资稳定增长。1-11月份全市工业在建技术改造项目865项,完成投资485.3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已竣工技术改造项目169项,累计完成投资219.4亿元,全部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36.5亿元,利税78.8亿元。全市在建过亿元技术改造项目310项,1-11月份完成投资341.8亿元,占全市完成投资的70.4%。100项重点工业大项目现已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38亿元,占100项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的56.4%。
(二)重点工业企业运行情况
重点工业企业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1-11月份,重点调度的30户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2.9亿元,同比增长16.81%;实现利税201.69亿元,同比增长28.04%;实现利润130.18亿元,同比增长27.98%。其中,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0.86亿元,同比增长13.47%;山东石横特钢有限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63亿元,同比增长21.79%;山东泰丰矿业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19亿元,同比增长28.44%;山东高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75亿元,同比增长7.6%;山东明兴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68亿元,同比增长10.95%;泰开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38亿元,同比增长29.16%;肥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95亿元,同比增长-11.3%;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5.48亿元,同比增长59.28%;山东瑞星化工有限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48亿元,同比增长54.49%。
(三)重点行业运行情况
1、传统产业进一步提升煤炭工业:煤炭价格高位运行,产量稳定,新汶矿业集团、泰丰矿业集团及明兴矿业集团等大企业生产效益保持稳定增长。1-11月份煤炭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69亿元、利税160.65亿元、利润99.46亿元,分别增长15.35%、24.8%和21.8%。
化工工业:尿素销售市场2011年以来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瑞星集团11月份尿素销售平均价格为1996元,比10月份下降8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9元。1-11月份化工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3.8亿元、利税39.22亿元、利润24.81亿元,分别增长31.1%、37.91%和39.56%。
食品工业:受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影响,食品工业快速发展。1-11月份食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0.43亿元、利税40.73亿元、利润24.79亿元,分别增长28.97%、26.41%和29.72%。
纺织服装工业:今年3月以来,棉花棉价大幅波动给纺织行业造成较大影响,企业观望气氛浓重,影响行业信心,企业订单减少,去库存意向加大,开工率下降。1-11月份纺织服装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1.44亿元、利税30.6亿元、利润17.55亿元,分别增长23.61%、22.24%和17.91%。
钢铁工业:山东石横特钢有限公司运行较好,累计完成生铁产量249.34万吨,同比提高43.35%,累计完成粗钢产量261.35万吨,同比提高37.16%,累计完成钢材产量260.04万吨,同比提高41.85%。在石横特钢的带动下,钢铁工业快速发展。1-11月份钢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4.01亿元、利税17.1亿元、利润13.46亿元,分别增长27.62%、76.1%和88.1%。
2、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汽车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11月份汽车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0.09亿元、利税36.45亿元、利润22.5亿元,分别增长33.75%、31.72%和28.6%。
输变电设备工业:行业景气度下降,行业内企业一般都采取了下调产品价格的方法来更好地开拓、占领市场。1-11月份输变电设备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7.17亿元、利税31.87亿元、利润20.2亿元,分别增长28%、21.2%和16.96%。
非金属材料工业:玻纤行业持续复苏,价格不断提升,1-11月份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产品销售量21.22万吨,同比增长7.24%,产品平均销售价格6277元,同比上升1.93%,经济效益快速增长。1-11月份非金属材料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4.16亿元、利税42.06亿元、利润26.72亿元,分别增长25.54%、27.88%和39.28%。
3、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增长。
1—11月份,全市信息产业(制造业、软件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3家,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99亿元,同比增长36.64%;实现利润9.34亿元,同比增长37.18%;实现利税14.08亿元,同比增长38.29%。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62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49亿元,同比增长36.19%,实现利润7.94亿元,同比增长36.64%,实现利税12.05亿元,同比增长37.18%;软件业企业21家,累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52.22%,利润总额1.40亿元,同比增长40.28%, 利税合计2.02亿元,同比增长45.28%。系统集成服务收入、软件外包服务收入和软件产品收入增势突出,同比增长分别为85.87%、71.12%和56.26%,对软件产业带动作用明显。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际看,国际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复苏步履维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最终结局如何难以预料,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明显增大,全球经济存在二次探底的危险。主要表现在国际市场需求有所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必然导致出口增速明显下滑;从国内看,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货币政策短期内放松的可能性较小。
二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企业缺钱更加严重,商业银行对信贷规模控制较严,企业资金面更趋紧张。特别是中小企业受资信评级低、缺乏抵押物等因素影响,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另外, 1-11月份,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两项资金占用为246.22亿元,同比增长12.03%,两项资金占用的增加进一步影响了企业资金周转,降低了资金流动性。
三是原材料价格大幅度波动,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原材料价格暴涨暴跌,直接导致企业成本失控,财务状况迅速恶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例如棉价的大幅波动带来资金周转的挑战,企业不敢接长单大单,影响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决策,小型企业甚至面临停产的威胁。
四是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增加。受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有些行业和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产品价格下滑,形成较大亏损。1-11月份,企业亏损面达到3.14%,同比增长0.71%,亏损额达到47566万元,同比增长37.82%。从亏损大户看,36户亏损过100万元的企业亏损额达到46873万元,占亏损总额的98.54%,特别是山东鲁能泰山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泰山盐化工分公司及石横发电有限公司等13户企业亏损过千万元,占亏损总额的83.59%。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统筹兼顾,细化措施,安排落实好明年一季度经济运行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把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力抓紧抓好抓实明年一季度工作。要深入基层和企业,进一步分析形势,摸清底数,把明年及一季度工业发展的任务目标,层层落实到基层和各企业,保证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二)切实抓好节日开拓市场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抓住“两节”期间市场消费旺季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节日促销活动,借助全省开展的“品牌建设年”活动,大力推动我市名优特新产品的节日市场开拓。生产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生产,做好与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重点项目建设工地的对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展销促销活动,形成浓厚的节日市场促销气氛,扩大产品销售,并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新兴营销渠道,加大产品宣传销售力度,做到充分开拓节日市场。
(三)加强煤电运协调,全力做好冬季煤电油运、资金等生产要素保障工作。一是坚定不移地稳定和提高电煤库存。督促煤炭企业在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组织好煤炭生产,促进煤炭市场供应稳定。继续落实好电煤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规范公路运输秩序,确保电煤运输畅通。二是密切关注成品油市场变化,加强对成品油供应的监测监控,随时掌握市场动态,建立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三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充分抓住一季度各金融部门新增年度信贷规模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企业新增信贷投放力度,特别是关系保障民生的大企业大集团的资金需求、关系社会稳定的优质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四)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和企业稳定工作。各级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各企业在节前重点检查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检查,认真落实各种恶劣天气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引发安全事故。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及工会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慰问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五)精心安排,全力组织好节日生产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抓紧抓实抓好节日期间工业生产组织工作,及时调度重点企业坚持节日生产情况、放假情况和节后生产恢复情况。节前要督促企业提前安排部署好节日生产工作,搞好设备检查和班次调度,保障生产要素供应,做好节日期间坚持工作员工的生活安排。节日期间,督促连续性生产企业继续做好生产运转,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订单的企业要坚持节日生产;放假企业要安排好设备维护和检修,节日过后立即启动和恢复生产。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坚持节日值班制度,落实领导带班和重要岗位专人值班责任,及时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节后立即开展恢复生产情况督查,确保企业迅速恢复正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