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3700000017
发布日期:2012-10-19 18:55:30
一、不断扩展产业集群规模
淄博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新材料、精细化工、物流、电子电器等新兴产业和建材、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造纸等传统产业。“十一五”期间,全市中小企业逐步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产业集群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实现了量的迅速扩张和质的同步提高。桓台县果里镇的物流产业集群,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发展,年吞吐商品价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催生了一批中小企业,而且吸引着大量的中小企业聚集抱团发展,还拉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延伸。去年以来,淄博市新增中小企业2300余家。截至去年底,全市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35个,集群内企业达8100余家,占全市中小企业的 25%,从业人员46万余人,占全市中小企业的39%。年营业收入超过4900亿元,占全市中小企业的70%。年营业收入过2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9 个,桓台石油炼化产业超过500亿,临淄石油炼化和精细化工超过1000亿。
二、依托特色产业镇同步发展
淄博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绝大部分基于特色产业镇的发展。目前,博山区白塔镇已形成以汽车配件为主的特色产业镇,建成了集开发、制造、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板簧制造产业集群,成为红旗、解放、斯太尔、泰拖拉等重型汽车的专门供应商。淄川区西河镇是以红木家具为主的特色产业镇,拥有40家红木家具企业,年产2万件各式红木家具,年销售收入5.1亿元,被省轻工业行办命名为“山东省红木家具之乡”。
特色产业镇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淄博市将依托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加大扶持特色产业镇的规划引导,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培育一批配套能力强、聚集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镇也根据自身条件和产业规划目标,培育区位优势,优化政策环境,促进中间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促进企业的衍生。同时,加快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形成有效的创新集群,取得集群经济效应。
三、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淄博市中小企业依托公共服务平台、技术中心在产品研发、设计、标准制定等创新方面成效显著。目前,全市中小企业有27家院士工作站,12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 省级重点实验室,14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研究中心,专利申请5928项,授权专利1684个,拥有驰名或 著名商标194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86个,新办法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93家。如淄博万昌化工设备换热器研究所依托科研力量雄厚的上海理工大学,紧密结 合、分工合作,投资1700万元,建成淄博化工设备换热器院士工作站,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高效、节能型新产品,在换热器行业间形成强大的辐射效应。“十二五”期间,淄博市重点培植30个公共技术类服务平台,省市两级示范特色产业镇重点建设特色产业研究院、区域性和行业性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检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
为满足淄博市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淄博市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机构、龙头企业等建立协作关系,采取招商引资、合作共建等方式加快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对服务于特色产业的综合性或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在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用地指标安排以及税费减免优惠、信贷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