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新材料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

发布日期:2012-08-31 16:57:30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近年来,菏泽市新材料产业以推进技术创新为着力点,以加快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大特色产业集群和优势骨干企业培育力度,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成为全市产业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战略性新兴产业。1-7月份,全市新材料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3.6亿元,同比增长41.7%,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主营业务收入的41.68%;实现利税31.6亿元,增长38.2%;实现利润23.6亿元,增长40.7%。

  一、集群优势初步形成。经过培育发展,牡丹区建成了以华盛荣、广源铜带、中厦电子为龙头的合金、精密铜带、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东明形成了以洪业化工、玉皇化工为龙头的工程塑料、合成橡胶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巨野发展了以巨润建材、巨源恒硕、金奥新能源玻璃为龙头的新型多功能玻璃产业集群;单县形成了以天成玻纤、华耀玻纤为龙头的玻璃纤维制造基地,成武打造了以呈祥公司为龙头的绝缘材料、复合材料生产基地。

  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玉皇化工、洪业化工、广源铜带等重点企业高薪聘请国内外行业专家42人,引进博士4人、硕士10人,招聘本科毕业生269人。全市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达到29541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740人,博士生66人,硕士生475人。新产品开发成果显著。今年以来共开发新材料产品41种,获得专利19项,其中国家专利12项,广源铜带、华盛荣镁业等企业承担了同行业产品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玉皇化工公司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联合研发了稀土顺丁橡胶、乙丙橡胶、异戊橡胶等一系列合成橡胶材料,获得2项国家专利;方明化工已形成“环己酮—己内酰胺—尼龙6—工程塑料”的完整产业链条;广源铜带开发研制了厚度0.01mm以上、宽度500mm以内的精密铜带系列产品,形成亚洲最大生产规模,并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同组建了“压延铜箔技术中心”,成功开发了高精电子压延铜箔,填补了国内空白;华盛荣应用宽幅挤压、镁合金型材精整、连续轧制工艺等专利技术,研发了宽幅镁合金板带、大规格挤压型材、镁合金蜂窝板等产品;呈祥公司玻璃钢夹砂管、巨润建材钢化玻璃等一批新产品已形成规模化生产。

  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共实施新材料项目51个,总投资214.1亿元,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42个,总投资189.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7.8亿元;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23个,总投资145.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9.4亿元;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9个,总投资112.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8.9亿元。呈祥电工电气年产10万吨玻璃钢夹砂管、方明化工年产3万吨尼龙6等1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润3.1亿元、税金1.2亿元。广源铜带年产5000吨高精电子压延铜箔、中厦电子敏感功能材料半导体芯片及元件和传感器制造、华宇橡胶10吨/年丁二烯、玉皇化工30万吨/年异丁烷脱氢、金玻玻璃年产6500万平方米节能高效低辐射LOW-E玻璃、山东多友科技15kt/aFcc炼油催化剂等一批新材料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部分项目年底可建成投产。

  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明年上半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将有广源铜带年产5000吨高精电子压延铜箔、玉皇化工30万吨/年异丁烷脱氢等12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玉皇化工年产20万吨丙烯、5万吨乙丙橡胶,方明化工60万吨己内酰胺和30万吨尼龙生产线扩建,呈祥公司MPP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生产,中厦电子年产10亿支热敏电阻和5000万支压力传感芯片,华宇橡胶15万吨/年丁苯橡胶,巨润建材超白浮法玻璃生产线扩建等一批链条延伸、结构调整、产能扩张项目将开工建设,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将明显增强。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