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3700000017
发布日期:2013-11-28 23:03:30
“十一五”以来,潍坊高密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举措,全力推进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技支撑、公众参与为发展模式的循环经济,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一、主要工作
潍坊高密市按照“小循环”抓节约型企业、“中循环”抓园区建设、“大循环”抓生态市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2006年成立了高密市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于2010年成立高密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负责全市建设节约型社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等工作。制定、出台了《高密市建设节约型社会意见》、《高密市循环经济型城市实施方案》,设立了《高密市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转发了《潍坊市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合理用能评估与审核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推进全市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二)科学规划,广泛论证,精心编制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为重点,以环境和资源承载力为基础,积极推进区域布局调整和环境综合整治。邀请国内一流研究机构,会同编制完成了《高密市城区总体规划》,明确了城市性质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分别对工业结构调整、物流园区建设等,并进行了专项规划研究,出台了城区改造、集中供热和污水处理、推进水系综合治理、烟气脱硫整治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意见,科学合理地安排了道路、水利、电网,尤其加强污水厂建设,城区实现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分流成网,加快了中水回用步伐。
(三)搞好重点领域和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政策机遇,加大扶持引导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积极引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尤其是建立了高密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高密利朗明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全市工业固废、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建筑废弃物、餐厨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等主要废弃物的产生、分布、排放、利用情况开展全面调查研究,积极引导相关单位和企业考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利用工艺和技术,立足实际,开展自主研发和联合创新,新增建立了山东永进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高密市世本乳牛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山东永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36家规模以上企业。抓好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工作,着力推进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市共有5家企业通过省市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
(四)加快园区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为解决工业布局过渡分散带来的规模不经济和外部治理成本高的问题,在开发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就力促企业间形成上、中、下游物质与能量逐级传递的共生关系,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利用、资源循环式使用。目前,高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注重企业在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环保设施、资源和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相互关联,实行统一供热、污水集中处理、中水回用等措施,通过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实现园区内资源的高效利用、物料的闭路循环和污染零排放,已被列入了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尤其是近年来,孚日集团便不断在循环经济方面做工作,不断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逐步在企业内部构建一个可循环的产业链,不断提高企业的循环利用水平。企业充分利用万仁热电有限公司产生大量粉煤灰,成立了孚日建材有限公司,以粉煤灰为原料年生产1亿块标砖和15万立方米的蒸汽砌块,年可消化粉煤灰12.6万吨,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此外,以发展高效、生态、低碳、可持续养殖业为目标,不断加强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前,高密市世本乳牛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15000万元的高密市柳林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年可产沼气255.5万m3,产生有机复合肥3740.5吨,沼液肥21000吨,年发电量365.71万千瓦时,年经济效益达11824.8万元。
(五)加大清洁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清洁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认真组织有关企业参加省、市组织的清洁生产相关培训,使企业全面掌握清洁生产基础知识,了解国家清洁生产方面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公众对清洁生产的重视,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包括农业生产企业、宾馆、酒店、医院、学校等在内的企事业单位,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真正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少浪费。目前,我市共有3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六)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注重从产业、财税、土地、服务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产业政策方面,对照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政策,列出了产业发展明细目录,对鼓励类项目优先发展,对限制类项目不予支持,对禁止类项目一律不予引进、不予审批、不准建设。在财税政策方面,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国家鼓励的项目,由财税部门对照有关规定制定细则,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在土地政策方面,对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政策规定优先保证土地供应,该减免的费用一律减免,同时实施土地复垦工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服务政策方面,对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跟踪服务,努力打造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每年从市建立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列支一部分,用以支持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项目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目前,潍坊高密市的循环经济建设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完善相关规划,扎实推进循环经济项目的开工建设,尽快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框架。二是工业生产还没有完全转移到全过程控制、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排放的清洁生产上来。三是发展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政策不配套,项目建设推进困难,技术支撑体系滞后,人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全社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较低。四是企业、产业间的关联度不够高,互为补充、互相利用的能力不强。
三、下步工作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差距和不足,采取得力措施,妥善解决存在问题,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一是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综合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增强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对节能、节水、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的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对高耗能、高耗水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二是加强制度框架建设,制定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使循环经济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三是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内的资源流和能源流,认真研究入园企业的产业链接关系,整合园区各种要素,促进园区产业优化升级。通过清洁生产、废物交换、循环利用等手段,使园区内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转化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以最终实现园区内废物零排放目标。四是要运用环保、电价、产业政策和资源配置等手段,继续加大对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和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五是健全社会中介组织,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建立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和清洁生产、再生资源利用信息网络,向社会定期公布企业产品和社会再生资源的供求信息,向企业提供环境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投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