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3700000017
发布日期:2013-03-14 17:02:30
今年以来,潍坊高密市坚持“工业强市、工业兴市”战略,强化政策支持,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1-2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25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65亿元、利税22亿元、利润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17.5%、16.8%和16.9%。骨干企业订单充足,从重点调度的46家中型以上企业看,订单充足、运行良好,订单到10月份的占14.7%,订单到4月份的占88.2%,大部分先进制造业企业实现了满负荷生产。工业投资增长较快,截至2月底,全市在建工业投资项目110个,完成投资25.1亿元,增长26.2%,技改投资22.65亿元,增长26.5%。节能降耗成效明显,1-2月份工业用电量下降3.4%,在工业用电量下降的情况下,工业四项指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2013年,高密市将实施高端高质高效战略,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集群化,不断提高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非加工环节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完善政策促进转型。为鼓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切实发挥工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一是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工业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意见》,力争通过政策推动,到2015年工业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超过3000亿元。意见明确规定:对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和50亿元的企业,重奖企业法人代表,给予法人代表现金奖励,所在党(工)委予以表彰;对企业纳税突出的企业,在给予现金奖励的同时,由人大常委会依法授予企业法人代表相应荣誉称号;对名牌名标创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企业分别给予奖励。同时,设立成长性好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科技型、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发展和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二是完善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意见。设立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帮助企业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因难中抢抓机遇,实现逆势增长。三是努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各方要素资源,积极引导企业申报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项目,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项目早日达产达效。
(二)打造平台支撑转型。对高密市工业经济整体发展布局实行战略性调整,提出并组织实施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和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总体部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主要以高密市2012年确定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以建设全省一流高新区为目标,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着力培育转型跨越的新空间、新动力、新优势,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基本建成县域经济主导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绿色低碳实验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已落户项目75个、总投资300多亿元。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主要以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基本定位,以建设蓝色新区、智慧新城、物流新港为目标,着力打造对接青岛、接受辐射、发展蓝色经济的新平台。
(三)制定计划引领转型。围绕落实潍坊市工业提升计划,制定了《高密市工业提升计划》,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落实。重点组织实施了百家企业提升行动,初步确定128家骨干企业、成长性好的企业为重点扶持对象,推动骨干企业二次创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四)加强调度保障转型。实施领导干部包靠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和形势分析会,及时把握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动态变化,及时提出措施。完善银企对接长效机制,通过召开银企座谈会、开通银企对接“直通车”等方式,为企业和项目提供点对点金融服务。鼓励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挂牌等方式融通资金。加快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强度、产出额度、财税贡献率等要求,依法逐步迁出和淘汰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切实盘活存量土地,向闲置、低效利用土地要空间。引导企业坚持理性用工、改善用工环境、抓好员工内部培训、逐步提高待遇,通过建立企业用工需求信息网络、举办各种形式招聘会,积极为供求双方打造良好的互动平台,最大限度地化解用工问题对全市工业企业发展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