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3700000017
发布日期:2014-01-24 22:49:30
近年来,青岛市编制出台了《青岛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基地)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加强集聚区顶层设计,成立全市工业产集聚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政策文件、管理服务等工作机制,形成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产业集聚区运转管理体系,逐步构建起“一带展开”、“三城集聚”、“两轴辐射”的工业产业集聚区布局。
一是《规划》引领的导向作用得以彰显。《规划》立足于发挥青岛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提出了集聚区优化布局的具体方案和保障措施,对全市工业集聚区发展进行了产业定位,对蓝色经济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全市重点培育发展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了规划界定,为进一步优化全市工业园区布局,实现园区产业差异化、链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全市工业集聚区经济规模逐步扩大。坚持工业与服务业、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重,着力突出高端,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步伐,推动52个产业集聚区规模扩大,2013年县域四市和黄岛区工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达到53%,即墨、胶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全市52个工业产业集聚区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达到20个以上,产业集聚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以上,占全市的50%以上,集聚度比2012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三是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迅速。全市已基本形成国家、省和市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三级联动体系,共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5家、省级基地5家、市级基地11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数量居全省省位。工业集聚区建设的加快推进,成为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