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平原县借外智 攀高亲 树品牌

发布日期:2014-06-30 22:46:30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近年来,德州平原县工业有了很大长劲,而拉动平原经济高质发展的力量得益于一批高成长性企业的“借外智、攀高亲、树品牌”和重点企业的培植。2013年,平原县重点企业纳税达到6.29亿元,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3%;主体四税同比增长19.2%,纳税过3000万元的企业达到4家,过500万元的达到34家,分别比上年增加2家和6家。

  一、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高校

  2013年以来,德州平原县财政专门拿出近2000万元以奖代补,直接或间接搭建人才引进载体,鼓励本地企业对接高校引才、对接院所吸才,纵深推进产学研对接合作。以生产彩钢板起家的平原温特实业公司,2013年在复旦大学成立了“涂料和树脂联合研发中心”,双方又在平原县建立了国家级涂料树脂技术转让中心,着力开发HDC-300高耐候硅改性聚酯、HDS-110抗菌涂料、HDS-210防静电涂料。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一改过去单纯依靠彩钢板闯市场的局面,形成了以聚酯树脂、水性树脂、功能性涂料为代表的拳头产品,10余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欧盟标准,所生产的特种彩钢板畅销10多个国家,为企业打开了欧美市场的大门。目前,温特实业公司借助复旦大学产学研基地,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并与中国涂料研究院、德国BYK公司等国内外知名涂料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由行业技术“追随者”向“领跑者”的转变。

  截至目前,全县已有福洋生物、高森包装、安华瓷业等60余家企业与8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攀亲联姻”,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7项,成功申报各类科技项目50余项。

  二、挂靠一家有实力的强企

  德州平原县牢固树立“有得有失、合作共赢”的理念,鼓励支持现有企业,以资质、产权、品牌为纽带,加强与世界500强、央企、上市企业等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平原制药厂是一家有着35年历史的市属国有企业,是山东省心脑血管药物生产基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精神药品定点企业,但由于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缺少拳头产品,没有拔尖的科研人才,多项医药生产批文不能变成产品,造成了一批医药生产资质的浪费。为将企业盘活,平原县坚持以资产引资本、以资源换发展,与上海信谊药厂签署重组合作的框架协议,成立山东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并投资5亿元启动了山东信谊医药产业园项目。合作项目一期为老厂区重组合作;二期为投资5亿元建设上海医药山东信谊产业园项目。建成后,预计原料年产量达到200吨、原料销售收入实现上亿规模,利税达到2000万元,创造100个就业岗位。

  截止目前,全县有16家企业成功对外合作,韩国GS控股有限公司等2家世界500强、中国储棉管理总公司等4家央企、台湾晋亿集团等17家上市企业入驻平原发展。

  三、成功注册一个海外商标

  德州平原征宙机械有限公司的弹簧夹头、变径套、精密平口钳、磨刀机等3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上万种规格的机械产品,畅销欧盟国家,连续5年被德国霍夫曼公司评为“最佳供应商”。但由于企业产品在欧盟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贴牌出售,致使利润空间小,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话语权,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市场受到重挫。为改变现状,平原县坚持走品牌发展道路,引导企业在欧盟通过马德里协定,成功注册了属于自己的英文版商标,使企业从直供“无名产品”转向了自营“名牌商品”,从“被人控制”转向了“主导市场”,靠品牌战略一举夺回了欧盟市场。目前,征宙机械公司已成功与俄罗斯、美国、德国、印度等10个国家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合同出口额已突破500万美元。

  2013年以来,全县为6家出口企业引荐专业博士人才9名,为3家企业搭建了贸易融资授信平台,帮助获得了外贸急需资金;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27项,其中授权专利49项,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专利申请量、授权专利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