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福洋生物在产业转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布日期:2014-07-30 23:19:30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山东平原经济开发区,以生物发酵为主业,是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院士工作站等多个科技创新平台,以及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近年来,公司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先后申请国家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项目、省级技术创新能力平台建设项目、转方式调结构项目等多个项目,获各级财政支持上千万元。2013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到4.2亿元,全年生产淀粉、变性淀粉、葡萄糖酸钠等产品30多万吨,实现产值15.2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福洋生物公司依靠转调促产业升级,坚持创新促发展、增效益。

  一是解放思想,依靠思维创新强管理。多年来,公司每年拿出100万元以上的教育经费,外派10余名管理干部到清华、北大、山大等国内著名高校带薪深造,有效提升了管理人员的思想境界和管理水平。公司积极向大企业学习,按照上市要求,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强化流程创新和制度完善,使企业管理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迈进。二是舍得投入,依靠科技创新增效益。2013年,公司投入技改资金6000多万元,在淀粉、变性淀粉、酸钠、锅炉车间先后实施技术改造50余项,依靠技改新增效益2000多万元。目前,公司拥有硕士学历科研人才18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3名。公司先后申请国家专利16项,开发多个变性淀粉以及发酵类新产品。三是借智发展,依靠联合创新提升竞争力。与华东理工大学密切合作,以联合实验室为平台,公司派10余名科研人员与华理多名教授专家致立于发酵新技术的开发,共同申请了863计划、国家重大科研设备专项等重大科研课题。联合开发的连续发酵技术使公司葡萄糖酸钠生产成本每吨降低100多元,为公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更好地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四是深化产业,依靠产业创新促发展。2013年公司顺利完成了重大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年产5000吨海藻糖一期项目的建设,并一次性试车成功,自2014年投产以来,产品供不应求,并出口到东南亚的多个国家。公司正在进行中试的酶制剂、D-核糖项目均达到了国际前沿技术水平。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项目的关键技术,2014年两项目产业化后,必将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产业结构,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填补在相关产品领域的国内空白。

  2014年是公司转型升级、推进上市的关键之年。公司的全年任务目标是:全年实现产品总产量38万吨,实现总产值18.5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计划投资2.3亿元,完成8万吨葡萄糖酸钠及配套项目建设,完成上市股改任务;实现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安全、环保零事故。围绕全年目标,福洋生物公司将继续坚持“稳健经营、精细管理、持续创新、深化发展”的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完善精细管理八项举措:一是解放思想、创新管理。投资100万元,继续搞好并扩大管理人员的培养学习,借智创新;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搞好企业管理。二是科学运营,细化考核、深化数字管理、计划管理、预算管理与标准化管理。 三是完善营销服务体系,扩大直销平台,构建电商平台,打造多元化营销模式。四是强化团队建设,构建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全员学习型企业。五是继续搞好精益生产,努力构建安全环保节约型企业。六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精铸企业品牌。七是加快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与联合创新相结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八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用先进的文化统领全局、营造好环境、凝聚全员力量,构建厚德、幸福、和谐企业。

  国家“十二五”规划已将生物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农副产品加工发展空间广阔,当地资源基础雄厚。结合当前实际,公司确立了未来五年新的发展目标:继续以淀粉深加工产品为基础,以生物发酵产业发展为主导。十二五末,实现淀粉年产能40万吨、葡萄糖酸钠年产能15万吨、变性淀粉年产能10万吨、葡萄糖酸内酯年产能1万吨,海藻糖年产能5000吨,麦芽糖醇年产能2万吨。年产值达30亿元,利税2.8亿元.努力实现从省级龙头向国家级龙头,省级科研中心向国家级科研中心的提升,实现公司的规模经营、可持续发展。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