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3700000017
发布日期:2014-08-14 23:16:30
一是做大优势产业、做强骨干企业。坚持壮大龙头,延伸链条,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全力做强石油化工、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产业。突出扶持做大恒源石化、德宝路、桦超化工、索通发展四大龙头,抢抓国家放开原油进口权的机遇,跑部进省、全力以赴,确保恒源石化获批原油进口资质,恒源、桦超获批成品油批发资质,提升企业竞争力。集中优势资源,因企施策,挖潜改造,提质增效,做强骨干企业,重点抓好13家市重点培植企业和20家县重点培植企业,确保新增纳税过亿元的企业1家、过千万元的8家。
二是培植高新企业集群。抓好奥福、科信等列入市规划的7家科技成长型企业,列出县级重点培植高新企业名单,打造一批独具优势的科技小巨人。继续加大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力争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省级8家以上。所有企业都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对接,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健全柔性引才机制,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完善东部高新区配套,严把项目入园关,逐步由市级高新园区晋升为省级高新园区。今年力争引进发展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值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
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突出抓好顾家•欧亚达、中合农产品物流园等7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引进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项目、大型物流项目,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引进建设一所职业技术学校。
四是更加科学推进招商引资。把招商重点转变到:①现有企业的对外合作,挂大联强;②原引进企业的扩产改造;③挖掘闲置土地、厂房,开展二次招商;④三产服务业项目;⑤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⑥城市建设项目等方面;⑦新建工业项目。确保全面增强发展活力。抢抓北京产业转移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两大机遇,优化发展环境,做好承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