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3700000017
发布日期:2014-09-29 01:00:30
2014年9月23日,青岛市在红领集团召开全市互联网工业发展现场会。各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主要领导,部分年产值过亿的工业企业的企业家共50人参加了会议。青岛市经济信息化委领导就为什么推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工业的内涵、学习红领互联网工业的哪些做法进行了部署。红领集团董事长说明了红领集团从一个传统企业向互联网工业企业的探索历程,着重介绍了红领互联网工业的基本思考、实质要素、社会价值及其价值观、方法论。本次活动政企同心,再次共同认识了互联网对工业发展的深刻影响,学习和借鉴依托互联网进行工业创新的先行经验,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互联网工业的发展之道,是互联网工业发展的现场会,更是我市互联网工业发展的推进会,标志着我市互联网工业发展迈入新的征程。
互联网化成为工业发展的新趋势。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实体经济深受冲击,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寻求工业的升级突破,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网为工业的这种突破提供了平台和可能性。德国政府提出了工业4.0计划。美国GE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概念。我国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新型工业化蓝图呼之欲出。主要是利用互联网零距离交互、分布式共生的特点,搭建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物流、服务一体化的互联网平台,实现全球协同设计,世界各地协同制造,全时空在线营销,全方位售后服务。共同的目标是实现“制造系统的水平和垂直集成”和“工程上端到端的集成”,核心都是制造过程中涉及的人、数据、机器设备和在制品的网络化。
互联网工业在青岛市已现雏形。青岛市海尔、红领、软控等企业,都在推动和发展互联网工业企业的转型之路,其中红领集团在互联网时代的积极实践和探索为全市企业提供了借鉴。红领依托自主研发的RCMTM平台,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可以在网上参与设计、提交个性化正装定制的需求,客户需求立即传到制造工厂,在平台上形成数字模型,完成单件自动制版—自动化单件裁剪—规模化缝制与加工—网上成品检验与发货,实现了个性化定制的规模化生产,大工业生产线上输出的是不同款式、型号、布料、颜色、标识的正装系列,形成了独特的红领模式。主要经验有四条,本次活动进行了重点推广。
一是以互联网思维,实现客户与工厂的直接对话、以及实现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有机结合。依托酷特,把各个工厂集合到一个互联网平台上来,从产品订单、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到营销交易、支付、物流配送等全过程网络化运作,实现了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把客户和工厂联系起来,两点一线消除中间环节;把需求和供应联系起来,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供应链集群,颠覆了分层级营销的陈旧商业规则,真正为C端客户和M端工厂创造价值,建立直线交互的商业逻辑和商业业态。
二是以大数据技术,实现了个性定制规模生产、满足大规模的差异化需求。用10多年时间,研究和积累了包含流行元素的海量版型数据、款式数据、工艺数据库,形成设计大数据组合,提供全球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形体服装差异化选择,满足了人类99%以上个性化西装设计需求。客户只要登录RCMTM,就可以在平台上进行DIY(自己动手)设计,利用红领版型数据库进行自由搭配组合,迅速定制自己的个性化产品。
三是以3D打印逻辑,实现数字化工厂柔性生产模式。客户需求提交后,就在平台上形成其数字模型,数据流贯穿设计、生产、营销、配送、管理的全过程,整个企业的全部业务流程,都以数据驱动,员工从网络云端上获取信息数据,全员在互联网端点上工作。客户需求数据在各个环节流动中,无须人工转换、纸制传递,所有信息、指令、语言等都转换成计算机语言,自动完成个性化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整个工厂类似一台数字化的3D打印机,可以把各种需求数据转变成个性化的产品,成为柔性生产的数字化工厂。
四是以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生产控制与流程管理的融合创新。将客户定制信息存储于芯片,每一件定制产品都有其专属芯片,该芯片全流程向生产流水线和供应链传达指令,流水线上各工序员工根据芯片指令完成制作。每一个工位都有专用电脑读取个性化制作数据,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可在线实时监控,传统生产网络化。整个生产过程形成的信息,自动采集上传到平台,为管理和营销服务,客户与工厂可以进行实时信息交互,实现两化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