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开创新局面

发布日期:2015-01-26 19:08:30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扎实做好“加减乘”促转调三篇文章

  淄博:打造全新增长极2

  淄博市围绕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深入扎实地做好“加减乘”促转调三篇文章,在优化产业机构的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重大增长极。

  对淄博而言,换挡调速必须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来孵化、催生、培育和壮大新的增长动力,经济才能稳得住、转得快、调得好、有后劲。2014年,淄博市被列入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市之一,并发布《淄博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2014-2020年行动计划》,计划要求加快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新医药、新信息、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推进24条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建设,2014年1至11月,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4%。

  新材料是淄博比较优势产业,要抓住不放,集中扩大在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新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同时抓住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以膜材料等技术以及装备等为重点,迅速做大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新的重大增长极。

  建设区域性商品集散地和仓储物流中心

  枣庄:瞄准现代服务业2

  枣庄市委、市政府认为,要立足枣庄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快由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向培育壮大非资源型产业转变,由依靠要素驱动向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转变,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由政府推动型发展向市场决定型发展转变。

  枣庄转型发展,关键要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关闭30万吨以下小煤矿,淘汰一批染整设备、平板玻璃、废纸制浆等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依托鲁南煤化工、薛城能源等产业园区,把产品往下游发展、把链条往高端延伸,抢占煤气化、煤焦化两个领域的制高点,打造国内重要的煤基新材料基地。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培植金融保险、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会计审计、法律咨询和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繁荣发展教育、医疗、体育、旅游、休闲、社区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大力引进港航、铁路、公路等龙头物流企业,将枣庄打造成区域性商品集散地和仓储物流中心。

  收敛政府之手放活市场之手

  东营:简政放权释活力

  简政放权,着力深化改革开放,让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加法”的红利集中迸发。新的一年,东营将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做到收敛政府的手、放活市场的手、补强社会的手。

  据初步统计,东营市去年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90亿元,增长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0亿元,增长12.6%;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6亿元,增长12%。

  为实现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东营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开展黄河滩地、荒地、滩涂等使用权确权颁证,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投融资体制、行政体制、医药卫生体制以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面对对外开放的新特点,将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打造一批对外开放平台,推进对外交流合作,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大跨越。

  推动经济从“浅海”向“深海”迈进

  烟台:创新驱动促转型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省内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巩固优势,提升发展?烟台市提出,要突出重点做好“向蓝、登高、望远”的文章,继续兴起全域发展蓝色经济高潮,把蓝色经济打造成支撑烟台发展的主导力量。

  烟台提出,在产业导向上,要以建设国内蓝色经济领军城市为引领,以发展临港、涉海产业为重点,积极引导海洋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引导各类企业由“背海”向“面海”转向,走以海带陆、海陆统筹的发展路子,推动蓝色经济从沿海向内陆辐射。2014年,烟台全市在建蓝色经济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8000多亿元。

  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增长正从资源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对于烟台而言,要推动经济从“浅海”向“深海”迈进,也需更加突出创新驱动。烟台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从“制造”到“创造”,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加强以产学研为主要行程的协同创新,让更多产品贴上“烟台创造”“烟台设计”“烟台标准”的标签。

  在顺势而为中实现乘势而进

  滨州:黄金水道蓄后劲

  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快。滨州市面对新常态下的挑战,审时度势,处变不惊,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在经济转型发展上稳中求快,在顺势而为中实现乘势而上。

  新的一年,滨州市委、市政府决心努力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抓住北京现代四期项目落户黄骅市的机遇,研究引进一批汽车配套项目。首批“中国淘宝村”全国20个,滨州市博兴就有2个,将加大培育力度,支持博兴草柳编等特色产品扩大网上购销规模。面向大海求发展,依托港口腹地,着力引进一批大型石化深加工、LNG、物流等临港循环经济项目。加快用海手续申办力度,尽快完成海港港区防波堤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深水航道和深水泊位工程。深化与青岛港集团的战略合作,推进一类开放口岸申报工作;推进套尔河梯级航道综合整治,加快形成与滨州港河海联动的黄金水道。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