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3700000017
发布日期: 2015- 12- 10 11: 15: 41 信息来源: 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办公室
一、《关于加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加快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出台的背景
我省是化工大省,重点行业产业链完善,多种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已形成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大系列”为主体,石油加工、化肥、无机化工、有机化工、橡胶加工、精细化工“六大板块”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化工产业已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2014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446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万亿元、利税3286亿元、利润1824亿元,各项指标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和全国化工行业的比重均在五分之一左右。
我省化工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企业发展层次较低。由于市场准入门槛偏低,安全、环保不达标的小企业数量较多,且近年来呈快速增加势头。有些非化工行业单位和个人跨行业投资化工生产经营,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化工专业知识和生产管理经验严重不足。二是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多数市县化工产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有些化工企业未“进区入园”,有的化工企业被城镇社区包围,有的化工园区中存在个别社区、村居,有的地方“化工围城”“化工围村”,积累了大量矛盾,上访投诉较多。三是安全隐患大量存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机制和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有些企业排查和整改不及时、不到位。四是节能环保水平不高。不少化工企业能源、资源消耗偏高,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与先进水平相比存有很大差距。有些企业环保手续不全,存在未批先建、批小建大、久拖不验和超期试生产等违法问题。部分化工企业非法排污和泄漏现象时有发生。
为抓紧解决以上突出问题,省政府决定,借鉴推广省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针对性措施。9月6日,张务锋副省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对推进全省化工企业安全发展工作进行了部署。省经信委、省政府研究室等部门分别组织了省内外调研,形成了《关于全省化工行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和《关于江苏省石化企业发展及专项整治情况的调研报告》。省安监局起草了《意见》初稿。根据省政府领导指示,《意见》于11月初交由省经信委继续组织,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征求了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并按程序完成了会签。期间,张务锋副省长多次听取汇报,提出具体意见。11月2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12月7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
二、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目标和重点整治任务
总体考虑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环保节能优先原则,与全省化工产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相衔接,以“打非治违”和安全、环保、节能等评级评价为抓手,摸清底数,列出清单,分类施策,依法整治,着力优化化工产业布局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工产业新体系。通过三年的综合整治,推动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环境保护能力明显增强,节能降耗成效明显改善,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使化工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为安全清洁、绿色低碳、集约集聚、创新高效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全省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重点抓好七项整治任务:
一是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面摸清现有化工企业的现状和问题,对非法化工企业和违规化工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对非法设立、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安全生产条件、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的化工企业,依法坚决予以关闭。对设立手续不全,但符合产业政策、技术先进、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化工企业,可由相关部门补办手续。
二是严格把好化工项目准入关。严禁新上淘汰类、限制类化工项目;鼓励发展产品档次高、工艺技术装备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化工项目。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项目,一律由设区的市以上投资管理部门负责核准(备案),原则上不再核准(备案)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1亿元的新扩建项目。新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一律由省安监局负责核发,不再委托办理。
三是实施化工企业“三评级一评价”。制定全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评级标准和综合评价指标,对所有化工企业进行评级评价。在评级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化工企业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台账,依法规范监管。
四是推动化工企业“进区入园”。全面清理整顿现有化工园区(集中区),由各市政府重新审核公布。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进入专门的化工园区(集中区),2018年年底前原则上必须完成搬迁、转产或关闭;确实完不成的,要“近限远迁”,明确规划和实施期限,同时不得扩大产能运营规模。化工园区(集中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评价未获批准前,不得核准或备案新的化工项目。
五是提高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全面落实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从业人员资格条件,加快推行科技强安和商业保险,加强化工企业装置设备安全管理,建立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机制,广泛开展“查身边隐患、保全员安全、促企业发展”活动。
六是深化化工企业污染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物排放超标超总量的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规范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管理,提高化工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水平。督促企业不断提高环境应急管理能力。
七是敦促化工企业节能降耗。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推广一批新技术和新工艺,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按期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三、实施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集中三年时间,分四个阶段,压茬进行,交叉开展。具体安排是: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为排查摸底与“打非治违”阶段;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为综合评级评价、限期整改与园区规划布局阶段;2018年1月至6月,为检查验收与园区完善阶段;2018年6月至12月,为巩固提升与总结评估阶段。“打非治违”、隐患整改要贯穿全过程。
为加强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政府建立由分管领导同志为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汇报、调度进展情况,集中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成立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办公室,设在省经信委。各市县都要建立相应机制并明确牵头部门,统筹协调推进,确保工作实效。各级化工转型办将采取暗查暗访、随机抽查、“回头看”检查以及联合执法、公布“黑名单”、集中曝光警示和约谈相关负责人等多种方式,推动工作落实。
注:《关于加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加快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鲁政办字【2015】231号)的有关附件请到省政府网站和经信委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