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裁缝”搬上流水线张代理说做难的事才有商机

发布日期:2016-11-09 09:57:39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我是这样认为的,这个时代,应该去做比较困难的事情,这个过程中往往蕴含着极大的商机。如果是很容易的事情,可能商机就没了。 

  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明白想要什么。只有想明白了,才能做好事。 

  ——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代理 

  数据驱动大流水作业、C2M(顾客对工厂模式)生产方案……明明是一家服装企业的董事长,但是红领集团的张代理话里话外谈论的都是技术流。熟悉青岛红领的人都知道,张代理领导企业用13年摸索出一套C2M新方案,把工业标准化流水线开发成定制生产的柔性生产线。在他看来,做难的事情才有商机。 

  本报记者 任磊磊        

  定制车间张瑞敏来了九次 

  摸着身上一件自家工厂定制的衬衣,张代理说:“我一个62岁的老人穿着这件小衫,一点不比迪奥的差,我穿得很自信。” 

  今年7月份,同样穿着自家定制服装的张代理参加了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会上,他只说了一件事:C2M能为企业解决什么? 

  红领一楼会议室后面就是一间红领模式的C2M车间。在一个缝制袖口的工位上,电子显示屏不断滚动着生产信息,工人旁边有一个刷卡器;每件衣服的零部件商都有一张电子磁卡身份证,上面有该款服饰的参数,磁卡一刷,数据一目了然。通过流水线操作台识别用户的个性化定制信息,就可以制作针对每个人不同尺寸的服装。 

  “如果来我们这里参观车间,一天的费用是五千元。”接待记者团的工作人员语出惊人。这个车间,是红领花了13年时间,耗资10亿余元打造的。 

  几年来,数万家企业的负责人,从四面八方来这里参观学习。连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都来过九次,甚至还专门让助理拿着自己的几套西装来修改。七天后,他就收到了修改后的产品,这远远快于定制行业平均30天的时效。 

  这个车间的秘密是:在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不同的服装,工人不用加班、工厂没有库存、供需没有渠道分层,一切都在数据驱动下,管理实现扁平化,科层管理都不存在了。 

  淄博一家牛仔裤代工厂,与红领集团合作,成功改造了一条生产线,其毛利率从15%一下子涨到50%。厂房还没有装修完,一周就已经要接待五六拨参观人员,参观者一人要交600元。 

  张代理基于该模式研究出的一套企业组织管理“源点论组织体系”已经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哈佛商学院到我们这来看,看完以后他们是这么讲的:‘整个哈佛想搞这个案例,没有找到,而你们这个组织体系正是我们想找的。’” 

  厂里有老总的固定工位 

  跟张代理聊天,他会讲大数据驱动,说SDE(源点论数据工程,Source Data Engineering)模式,告诉你他的C2M生产线等等。红领数据库迄今已累计储存了210万个顾客数据,而版型数据则达到百亿规模。 

  有个故事一直在红领公司流传。几年前,张代理花500万元年薪聘请一位有40多年量体经验的量体师,来为红领研发一套量体的简单标准。可是,几个月过去了,老师傅也没想出来。张代理本身也会打板和量体,就自己琢磨起来,一段时间后,他想出了一套三点一线坐标量体法。量体师只需要5分钟、量19个部位,就能掌握合格的人体数据。 

  那套定制化生产线,也不知道被张代理改过多少次。一台德国进口的传送产品设备,原来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设备上每钩有6挂(衣服),后来为了适应定制化需要,张代理坚持让技术工人改造成4挂,而后又改成两挂。每次改动大家都怨声载道,但是事实证明,他是对的——这种改动确实适应了定制化生产的需要。 

  为了不断完善定制化生产线,张代理让人在工厂里给他设了一个固定工位。这样,他就能随时找人商量技术问题,并且马上就能改造。甚至有一次地方领导来视察,他都窝在厂里钻研某个关键技术没有出现。 

  张代理也承认,他这13年干的事太难了,以至于被很多人说成“神经病”。但是他认为“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明白想要什么。只有想明白了,才能做好事。” 

  先到美国市场做定制试验 

  张代理坚信,做最难的事情才有商机。 

  道理很简单,比如服装行业,定点生产、委托设计很简单,来料加工,依葫芦画瓢就行,但是没有利润,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大家都会做,就会有激烈的竞争。不脱颖而出,怎么会有商机呢? 

  在服装业一片蓝海的时候,电视上很少再见到红领的身影,那时张代理对全公司下达命令,以纽约为起点,进入成熟的美国市场做定制试验,在定制工厂改造成熟之前,不准开拓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 

  如今,国内服装业亏声一片,红领的业绩却一片向好,年收入增长一度达到了150%,媒体点评“红领比Zara还狠”。 

  这一步走得艰难,但必须要坚持。“因为这个过程没有人支持你,没有模式可以仿照,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做定制需要培育时间,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培育时间很长,缺少订单,开拓市场的效率太低,最后下来就是没有收入。怎么办呢?没有回报还要继续投入,一两年还行,但是投入十多年,怎么才能坚持下去?” 

  张代理的坚持来自他的自信。就像他说:“我62岁算老人了,但我穿的衣服是年轻人的衣服,你会认为这件衣服简单却很得体,年轻人一样也可以穿。既让你穿得起,也能让你穿出大牌的感觉。当然最高端的一部分人,他们就喜欢大牌,我张代理花几千、几万块钱买衣服也花得起,但我认为我再有钱也不会那么做,我就是有这个自信。”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