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3700000017
发布日期:2016-12-22 08:16:31
2016年,山东省总工会面对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新浪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山东要实现由大到强、走在前列,潜力在创新,希望也在创新”的要求,超前谋划、迅速行动,联合省经信委、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国资委、知识产权局、工商联在全国领先部署开展了“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全省广大职工围绕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益、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搞好服务等方面,积极参与技能培训、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活动,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经各市总工会和轻纺、石化、国机电、冶金、地质、农林水、医务、建设、建材、交通、电力、煤矿、装备部等13个产业工会,以及胜利油田、齐鲁石化、莱钢集团、山钢莱芜、铁路局、山航、大唐发电、能源集团、中烟等9家大企业工会共39个单位推荐,合计上报职工技术创新成果100项。经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初审和专家集中评审,评选出《AGV研发与应用》等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0项。现对一二等奖进行展示。
一等奖(2项)
1. AGV研发与应用
成果完成人:邱峰、陈明全、咸龙滨、陈博、徐文豪
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目前行业内物流配送普遍采用燃油叉车运输,用工及维护成本高、效率低,资源浪费大,且存在污染。针对现状,邱峰带领团队展开了对AGV的研发与制造,已成功研发并投入使用7种系列产品,载重吨位覆盖200KG—3000KG,并解决了复杂路况下重型物料的跨车间转运,填补了业内应用空白。
技术创新点:①通过自主研发的双轮独立调节驱动装置,采用特殊双减震机构与车身耦合,控制系统根据驱动轮状态随动调节耦合刚度,解决了路面低附着力条件下车轮滑转情况,克服了传统驱动装置凹坑路面通过性差的缺点;整车行使控制系统采用目标值滤波型2自由度PID算法,根据不同行使工况(爬坡、启动、急停等)实时优化控制参数,动态匹配四驱动轮转速及力矩;②采用进口避障传感器和防碰撞装置双重安全防护,最大限度保证AGV安全运行;③7英寸触摸屏与物理按键构成了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方便快捷。
产品自投入使用以来,在公司已推广使用至52台,减少燃油叉车使用42台,减少物流配送人员26人,年降低生产成本约630余万元;可完全替代燃油叉车,节能环保,运行高效,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效率和物流自动化水平;重型、工程机械行业尚无此类产品,已在行业内逐步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产业前景。
2. 配电线路故障查找定位仪
成果完成人:马广俊、王涛、孙黎新、李长杰、马云龙、肖军
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电力管理总公司
成果简介:
配电系统是整个电力网中重要的一环。配电线路在发生跳闸、接地停电事故后,主要是依靠人力全线巡查,如果线路所带电气设备较多,走向多变,且所处地形极为复杂,人工巡视起来难度极大。该成果采用无电状态下信号注入技术和人工辅助接地技术,研究配电系统故障检测定位装置,解决因配电线路停电后隐蔽故障查找困难的问题。
该定位装置具有安装、使用方便,操作快捷,定位精准,安全系数高、技术性能强等特点,大幅缩短了事故查找时间,减轻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适于全面推广。目前已在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东辛采油厂、现河采油厂等多家单位进行了现场应用,协助测量了上百条6千伏至10千伏配电线路、电缆的故障,隐蔽性故障点定位准确率达到100%,大幅缩短了停电事故查找时间,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效率提高了数倍,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上千万元。
二等奖(8项)
3. 千吨级双向四车道承压舟研制与示范
成果完成人:张龙、何恩新、张春星、孙长照、白少勇、赵庆亮
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山东省济南船舶检验局
成果简介:
项目针对前三代承压舟抗弯扭能力差、局部强度不足、通载性能及安全保障水平低的问题及舟桥计算工况、计算载荷确定等开展了联合攻关,取得了承压舟结构抗弯扭设计方法和计算方法、承压舟车道防撞护护栏安全设计方法、“刚性规避与应力释放”舱壁设置方法、纵坡度控制设计等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发现了动载通行特性,首次明确提出了典型计算工况。针对重载双向通行舟桥承压舟受力特点,首次提出了典型计算工况组合下连接桥扭转强度和横向弯曲强度的直接计算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比较,创新性地提出了承压舟结构布置形式。
项目设计出了第四代承压舟的首款舟型,亦是世界上第一款双向四车道分置式舟桥舟型。经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其通行性能、安全性能、通车能力均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项目设计研制舟型为跨河交通提供了更具安全效能和社会效能的基础保障装备,在舟桥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直接带动舟桥产业升级。
4. 力矩电机数控双摆角万能铣头首次国内成功应用研究
成果完成人:任璐、刘洪亮、董爱珍、张亮锋、苏传宝、孙兴凯
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FVD40力矩电机驱动数控双摆角万能铣头是2009国家重大专项,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3年,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的XKV2755*120数控龙门五轴联动镗铣床,因机床配置的德国进口CYTEC数控双摆角万能铣头K50故障,导致机床一直处于停机状态,持续一年半时间,已经严重影响用户的生产。
济南二机床为解决用户急需,通过对用户机床原滑枕、系统、电气线缆、FVD40力矩电机数控双摆角万能铣头配合及运行需求等进行详细分析后,确定合理的对接方案,通过创新安装、调试工艺,精细控制调试过程及精度,成功实现了力矩电机数控双摆角万能铣头与机床的对接和调试。为提高机床加工效率,充分发挥双摆头的性能,联合用户根据机床性能、加工零件特点,进行联合攻关,制定合理的切削参数,加工工艺及程序,零件加工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无故障可靠运行9504小时。
力矩电机驱动数控双摆角万能铣头在上海航天的成功应用,填补了济二力矩电机驱动五轴机床的空白,成功实现了重大专项成果的商品化,为国产五轴替代进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5. 应用于互感器极性测试的便携式操作装置的研发
成果完成人:申佃涛、苏万武、祝青、王勇、张纪杰、程晓云
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成果简介:
一般的计量柜电流互感器安装较高、深,工作人员需要借助梯子、凳子等工具,经常出现工作人员部分身体进入计量柜的情况,某些情况是在高压进线带电的情况下进行装表接电工作,而这种情况下若出现高压开关失灵或被击穿,则工作人员存在高压触电的危险。《应用于互感器极性测试的便携式操作装置的研发》依托国网淄博供电公司高新客户服务分中心“火炬”创新工作室为主要研究基地开展,实现了互感器极性测试的安全、便捷。
杆体部分的设计方案为:四分段抽拉型绝缘套管。可以实现在不同实验高度及不同柜体深度等各种测试环境下的应用。应用学科分类名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该技术创新成果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 2013 1 0241534.9。
测试部分设计为单杆双分头接触式测试头的设计方案,应用学科分类名称:机械电子工程。该技术成果获得1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 2013 3 0260754.7。
控制装置设计方案为万向旋转环,可以保证实验与现场使用过程中对各种位置分布的计量设备进行测量。应用学科分类名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该技术创新成果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 2013 2 0349246.0。
6. 新型防裂抗蚀增塑剂在海工混凝土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成果完成人:刘振江、陈钒、潘家奇、刘杲
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中水电(烟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项目课题主要内容是研究复合功能性外加剂防裂抗蚀增塑剂的配方,以此代替常规的聚羧酸减水剂、膨胀剂等,配置高性能混凝土,使其性能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强度以及耐久性能,满足在建工程的技术要求。防裂抗蚀增塑剂是一种多功能的增塑减水剂。它是一次合成的增塑剂,与聚羧酸盐减水剂的合成配方合成工艺、原材料品种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与通过复配工艺制作的抗冲耐磨剂也显著不同。该产品的创造性应用在于,在传统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中改变了工艺温度配比、原料变化、增加耐久性离子化合物。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具有创造性。该产品将被认为“一品多功能、耐久性能良好、省时省力省费用、性价比优良、绿色环保”产品,在浇筑混凝土中使用该产品,即替代了掺用减水剂、防水剂、膨胀剂、防腐剂、阻锈剂、防(抗)冻剂等数种外加剂产品,具有众多产品的综合技术性能,实现多种功能一体化,真正形成超耐久性的防裂抗蚀精品结构建筑物。
7. 发动机及零部件开发自动化
成果完成人:汤海威、李永刚、田立浩、胡波
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本成果采用了水浴加热方式,通过恒温控制系统对水温进行精确控制,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节温器升程,在测试系统中测量各项参数,形成节温器性能曲线;在此基本型基础上,又经变型形成了节温器性能对比、冷热冲击试验等试验设备,最终形成了节温器系列试验系统。
远程喷油泵调节——对于机械式发动机,喷油泵调试是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存在着调试周期长、效率低、风险高等问题。特别是对于V形结构发动机来说,因为喷油泵安装在发动机顶部V形槽内,无法实现机器运转中调节油量的工作,只能在发动机停车状态下对喷油泵进行调试。导致喷油泵调试效率低,周期长,准确度差。同时频繁的起动、停车、热车也是一种很大的资源浪费。本成果采用伺服电机作为执行机构,通过系列连接机构及控制系统,能够远程控制喷油泵油量调节螺钉,实现不同油量的调节,并达到了实时调节的要求,大大提升了性能开发效率。
8. 高速静音向心球轴承保持架
成果完成人:赵培振、郑广辉、温春国、张洪庆、耿建、郑世育
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聊城市金帝保持器厂
成果简介:
该产品外边缘呈辐射“花瓣”状,同时要将该“花瓣”形轮廓向球兜方向翻边,形成一严格的角度。此种花瓣球兜式保持架结构,以球兜辐射状工作面承接轴承高速旋转时被抛出的润滑油脂,实现轴承的反复润滑,以改善轴承的自润滑条件,降低磨损发热现象,延长轴承使用寿命,降低运转噪音,达到静音级轴承要求。此类轴承保持架是为转速在15000r/m以上,高速连续回转工作,主轴运动间隙<0.0015mm、振动加速度限值12—45μm/s(RMS)的深沟球精密轴承装配配套使用的。
针对新产品的开发需要,自主开发、设计与之配套的工装模具。因产品外边缘设计成“花瓣”状,在下料工序,赵培振设计了“梅花”状下料模具,使裁环达到该产品展开时的形状,改良了常规圆型规则环;自主开发了整形模具,通过整形使球兜外边缘按特定尺寸形成理想角度;通过赵培振设计的传递工装,将旧工艺的成形、整形、冲孔三道工序组合在一台冲床上,一次冲压完成,组成国内领先的轴承保持架自动化生产线;新产品通过了“国际先进”科技成果鉴定。高速静音向心球轴承保持架已通过山东省轴承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主要应用在高速、静音、精密、自润滑和长寿命的中小型号轴承上。
9. 一种电力施工用多功能钻孔机
成果完成人:牛德成、马小铭、贾飞、严俊、乔燕军、刘化社
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成武县供电公司
成果简介:
该钻孔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先进性: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定位摄像头,可以使动力车准确到达钻孔位置,而钻孔绞龙能随着滑动板前后移动,因此可使钻孔绞龙准确对准钻孔位置,增强了钻孔施工中的准确性。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固定油缸和支腿,增强了整个设备的稳定性,操作中安全可靠。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离合器,可以使动力车在行进过程中,液压系统停止工作,节约了资源。4.本实用新型钻头在施工中可以180度左右摆动,增强了打孔施工中的灵活性,在发现初期打孔不垂直时,可以随时调整,确保孔洞垂直于地面。
本实用新型增强了钻孔机施工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使动力车在行进过程中,液压系统停止工作,节约了资源;操作中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技术已完全成熟,在使用过程中简单方便,易于操作,适用于电力、通讯施工、电力维修等行业。
10. 无人机搭载高能射线清除导线异物装置
成果完成人:李鲁、李龙、郑连勇、孙阳、王蔚、毕斌
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成果简介:
该成果依托无人机平台作业,灵活便捷,可适应复杂的现场环境,由操控人员在地面控制即可完成清除异物作业,避免作业人员攀爬杆塔、带电作业,保障人身安全;以二极管激光器为高能射线发射源,方向性好、能量高、成本低,对塑料布等常见异物切割效率高,其功率密度小于对金属导线的损伤阈值,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搭载,具备独立于无人机的电源、图像传输及无线控制模块,适用于多种多旋翼无人机型;将发射器与三轴增稳云台及无线图传系统集成,可对空中动态目标进行跟踪瞄准,实现对随风摆动异物的跟踪射击清除。
2015年以来全省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上成功应用本成果33次,相较传统除异物作业方式:一是降低人工、运输、青苗赔偿等成本,只需两名操作人员及一台运输车辆即可完成作业,平均每次作业成本由2.6万元降至0.53万元;二是简化作业程序,机动灵活作业速度快,每次带电清除异物作业的时间由2.8小时降至0.8小时;三是远程遥控操作即可清除异物,避免人工登塔或等电位作业,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及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