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3700000017
发布日期:2016-06-30 14:48:20 信息来源:电力处
6月29日,山东首个特高压工程——锡盟至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山东段正式投运,标志着山东电网全面进入特高压时代。投运仪式在济南市济阳县的1000千伏泉城变电站举行。山东省副省长张务锋、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刘泽洪共同启动送电并讲话。省直有关部门,济南、德州、滨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投运仪式。省经信委主任钱焕涛参加了仪式。
发展特高压技术、建设特高压电网对加快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意义重大,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举措。锡盟至山东工程连接内蒙能源基地和京津冀鲁负荷中心,对于优化能源资源配置,解决雾霾问题,提高山东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务锋指出,锡盟至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山东段竣工投运,对于缓解我省电力供需矛盾、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山东省一次能源相对短缺,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节能减排的压力大,对特高压电网的需求尤为迫切。山东省与国家电网公司密切合作,大力实施“外电入鲁”战略,落点山东的特高压项目集中获批,山东电网进入大规模特高压建设时期。山东省将继续加强与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合作,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切实保护好“外电入鲁”大动脉,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保障。
锡盟至山东工程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起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止于山东省济南市,线路全长730公里。工程的投运,开辟了新的“外电入鲁”大通道,将有力推动全省电源和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有效降低省内化石能源需求强度,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工程投运后,可为山东送来200万千瓦内蒙古清洁电,山东电网接纳省外来电能力提升至1000万千瓦,每年可减少省内标煤消耗19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500万吨、二氧化硫4.7万吨。
目前,我省正加快特高压工程建设,预计到2020年,省内将建成特高压交流“两纵两横”四角环网,实现与天津、内蒙、江苏等省市互联互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