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循环经济助推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16-07-14 16:13:45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烟台招远市是闻名海内外的“龙口粉丝”的原产地和主产地,已有300多年生产历史。全市现有龙口粉丝生产企业达到80多家,年产量25万吨,2004年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粉丝之都”。 

  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原是招远的一家镇办粉丝企业,1992年办厂。二十多年来,从一家占地5万平方米、总资产500万元、年产值不足百万元的镇办小厂,发展成为占地70万平方米、总资产37亿元、年销售额11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成为国内粉丝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全球最大的集“龙口粉丝、豌豆淀粉、豌豆蛋白、食用菌”四大生产基地于一身的集团型企业。企业全力精铸品牌质量之“塔”和构建科技生态之“塔”,把品质和科技视为企业发展的命根子,不仅传承和发扬龙口粉丝的优良品质,还不遗余力地打造“双塔”品牌,使之成为粉丝行业内首个“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先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奖、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农业食品博览会粉丝行业唯一“名牌产品称号”,2013年荣获山东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其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多次被省、市新闻媒体报道。 

  多年来,双塔公司坚持构建科技生态之塔,打造循环经济全产业化链条,推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按照“以粉丝为本,相关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在全行业首创“1+10”生产模式,“1”是指粉丝原料豆子,“10”指的是提取淀粉、粉丝加工、分离蛋白、提取膳食纤维、废水沼化发电、沼气提纯天然气、废渣提取酒精、粉渣培养食用菌、菌渣生产有机肥、沼液灌溉有机蔬菜。这一模式带动粉丝行业由单一的粉丝生产加工,进入到循环经济全产业化链条,彻底改变了传统粉丝产业生产粗放、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以及环境污染重等问题,实现了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双赢。 

  一、坚持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长久以来,传统的粉丝行业整体效益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导致三百多年的传统粉丝行业,一直处于小作坊式的生产状态。同时,粉丝生产过程中浆液、粉渣、废水等下脚料多,每处理一吨豆类原料,提取粉丝生产所用的淀粉后,剩余的浆液只能排放出去,随同流失200-250kg的豆类蛋白,既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又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为充分有效和最大化利用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双塔每年拿出3000万元科研资金,积极与科研单位、院校联合,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科研攻关、一项又一项的科技研发,从而不断拓宽和延伸产业链条。其中,成功研发出“从粉丝废水中提取食用蛋白及其生产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一技术使豌豆蛋白质的回收率达到了95.5%,纯度达到了90%以上。以前只能作为饲料出售的豌豆蛋白,每吨由原来的不足两千元涨到了三万元,产品附加值提高了10倍。2014年,双塔年产豌豆蛋白15973吨,年增加销售收入1.5亿元。同时,双塔还与中国肉食品研究中心联合研发了“豌豆蛋白与纤维在肉制品中的创新应用”技术,通过中国工程院院士等权威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粉丝产品的传统格局,有效拓展了豌豆蛋白、纤维发展方向,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坚持项目带动,扩展产业化基地 

  双塔将粉丝生产后剩下的粉渣,采用“粉渣及农业下脚料综合利用”技术,变为食用菌的培养原料,并将这一技术成果产业化,投资5.1亿元,实施食用菌基地香菇项目建设,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食用菌瓶栽自动化生产线,建起了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使食用菌栽培一次性实现了机械化、电子化、智能化。公司生产的香菇以其独特的味道吸引了广大客户,生产的香菇菌块也成功远销到美国和韩国等国家。2014年12月份,公司又投资1000万元,建设80个双连体钢架温室大棚,增加香菇产量、提升品质。目前,基地内年产金针菇1万吨、香菇1万吨,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今年还将投资6.58亿元,新建年处理6万吨豌豆综合利用项目,形成年产豌豆蛋白(纯度80%左右)8460吨、纯豆粉丝24000吨、次级淀粉4200吨、豌豆纤维粉8400吨的生产规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62亿元,利润1.73亿元。目前,双塔食品年可处理豌豆115743吨,生产豌豆干淀粉22820吨,成为全球最大的豌豆淀粉生产基地。 

  三、坚持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再利用 

  粉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环境,但不排放也没有利用价值。为此,企业坚持“要效益更要生态”的理念,投巨资建起了年处理400万立方能力的污水处理系统,配套9.72公里、覆盖招远市矿山机械产业园和镇驻地的污水收集管网,实现了产业园区、镇驻地废水等有机废弃物统一集中处理。这些废水经发酵沼化处理,年可产沼气3000万立方。对生产出的沼气,又分成三部分进行了进一步的处理:一是将1300万立方沼气经过净化、提纯、压缩为甲烷含量97%以上的生物天然气,年可生产生物天然气1000万立方,用于公交车、出租车等机动车辆燃料及居民生活;二是将1400万立方沼气用于发电。目前,公司已配套6台发电机组,年发电量达2300万度,年可节省标煤2800吨,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600万元;三是将300万立方沼气用于锅炉燃料。混合13500吨菌渣代替燃煤产生蒸汽,不但满足了公司蒸汽需求,而且使公司驻地的整个金岭镇机关单位、工业园区和居民实现了集中供暖,也因此关停了镇驻地30个供暖小锅炉,年可节省标煤8800吨。仅沼气综合利用这一项,年可节约标煤11600吨,实现减排二氧化硫80吨,减少烟尘780吨左右。 

  四、坚持吃干榨净,确保资源不浪费 

  双塔始终坚持将每一粒豆子“吃干榨净”,不放过任何一点资源,将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一是利用粉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黑粉、碎粉等材料制取酒精,年大约处理1.65万吨废料,可生产8300吨生物质酒精,节省粮食约3万吨。二是利用菌渣与沼化污泥混合发酵制取生物有机肥,经过科学配方,年可生产生物活性有机肥4万多吨,其氮磷钾含量在6%以上,有机质含量在60%以上,有效活菌数每克2亿以上。公司每年将150多万立方达标排放的水无偿供给了周边村民用于灌溉农田,年可促进粮食增产3000多吨。三是在余热利用方面,通过余热锅炉回收利用,年可多产生蒸汽14000吨,年可节约标煤1300吨。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