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工业产业集聚度突破60%

发布日期:2016-07-25 17:02:37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近年来青岛市把50个工业产业集聚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引擎和新增长极,按照“规划引领、优化整合、制度保障、全面提升”的思路,促进了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度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集聚区运行总体平稳。50个工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8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3%;预计完成工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工业产业集聚度将突破60%,提高到62%左右,比上年度提高3.8个百分点。 

  一是规划引领促进产业集聚。把产业集聚区的整合、扩容、提升作为工作重点,将全市原有的100多个分散园区,整合为50个工业集聚区。集聚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379平方公里,调整扩大至988平方公里左右。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上半年对区市产业布局工作进行细化,积极开展区市工业产业集聚区调研,确定各区市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 

  二是完善制度夯实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社会资本参与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开展工业产集聚区PPP项目建设工作意见调研,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工业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的意见》。确定凡属政府主导规划建设的工业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依法依规能够实行社会资本融资的,均可通过相关方式投资、建设、经营。根据项目公共产品属性,分别建立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类、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类三类子项目库,目前调研入库项目9个左右。 

  三是强化项目建设化解工业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调度,促进项目建设。上半年预计50个工业产业集聚区签约、新开工及投产的亿元以上项目252个,其中签约项目126个,新开工建设项目78个,实际完成投资100亿元;投产企业50家,实际完成投资50亿元,新开工和投产企业两项投资合计150亿元。其中,即墨市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城阳区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和高速动车组检修,黄岛区碱业苯乙烯和董家口经济区海水淡化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