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宁阳县“2358”工程挺起县域经济脊梁

发布日期:2017-12-21 09:19:43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骨干企业则是县域经济的脊梁。今年以来,宁阳县聚焦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全面实施“2358”骨干工业企业扶优培强工程,在财政、融资、人才、发展环境等7个方面制定培植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分类指导和强化服务,加快培植一批规模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规模骨干工业企业,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赶超。 

  精准培植 27家县域骨干企业入选 

  今年宁阳县实施的“2358”骨干工业企业扶优培强工程,力争通过3—5年努力,实现销售收入过100亿元、过50亿元、过30亿元、过1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2家、3家、5家和8家以上。经过前期审核,目前已经确定首批27家县域骨干企业,鲁珠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入选名单的企业,当地政府在财政、规划、融资、人才、发展环境等7个方面制定了培植措施,按照投资规模、技术创新、企业品牌等标准,通过一次性奖励、投资额5%的配套资金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项目创新和品牌建设,单个项目最高扶持达到100万元,极大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 

  精准施策 两大投资基金破解资金难题 

  宁阳县市级县域产业直投基金——宁阳东岳财富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成立。在泰安市政府与省财经集团签订520亿元基金合作协议背景下,宁阳县作为试点县成立了泰安市第一家市、县两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基金,规模达到10亿元。 

  宁阳县之所以能成为试点,得益于去年政府股权投资基金的成功运作。省政府去年出台《关于运用政府引导基金促进股权投资加快发展的意见》和《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但在县级层面的成功案例并不多。为更好地扶持县内骨干企业发展,去年该局经多方学习,于7月份筹资1亿元成立宁阳县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并成功注资于县内6家重点骨干企业,今年基金规模扩展到5亿元。 

  两大直投基金通过实行“财政+基金+金融”模式,不仅能够直接破解资金难题,还能够帮助企业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在这27家骨干企业中,该县先后为明升达公司争取国开行建设基金2.69亿元,为弘兴玉米开发公司争取国家农发行产业化基金1.2亿元。 

  精准服务 27个职能部门联合发力 

  今年年初,宁阳县人社局到山东超威电源有限公司了解人力资源需求状况,组织企业参加了齐鲁工业大学长清校区综合类招聘会招揽人才,东部厂区的供电线路也改线扩容到35千伏,去年该公司缴税1.79亿元,今年一季度已缴税超过5500万元。 

  围绕“2358”骨干工业企业扶优培强工程,宁阳县各职能部门联合发力,国土、市场监管、科技等27个职能部门纷纷出台优惠或服务政策:围绕项目用地,国土部门通过增减挂钩、盘活闲置用地等方式确保明升达洁净煤气化项目725亩、名士达环保新材料项目258亩、天和纸业纸机改造项目42亩的用地需求;县公安局组建“尖刀行动队”,打击以封门堵路、聚众闹事等方式干扰项目施工和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围绕人才需求,县人才办对接企业实施“借脑工程”,与中科院、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根据纳入“2358”工程企业的发展需要,宁阳县突出规划引领,对重点培植企业“建档立案”,邀请国内外专业规划咨询机构对企业发展方向、市场定位、投入计划及管理模式等问题,“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制定战略发展规划。目前,该县华兴集团、超威电源、圣奥化工等12家企业已初步编制了战略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