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山东省工业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

发布日期: 2017-06-27 15:45:27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按照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的有关规定,现将《关于推进山东省工业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制定文件的必要性

  我省作为全国工业大省,近年来大力推进“1+22”重点行业转型升级,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各项工作,培育壮大工业新动能,带动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但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这与工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密切相关,集中表现为创新不足、专注不深、诚信不够、实业精神弱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工业文化在工业化进程中衍生、积淀和升华,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及价值取向,是工业进步最直接、最根本的思想源泉,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在着力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既需要技术发展的刚性推动,也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是提升山东省工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塑造山东省工业新形象的战略选择,是推动山东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的有力支撑。起草并出台该《意见》,符合省委、省政府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对推动我省工业文化发展有积极作用。

  二、起草依据

  该文件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6〕446号)和《

  三、起草过程

  我委组织召开了“山东省工业文化发展研讨会”,邀请山东省企业文化学会、山东大学、山东省委党校、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机构的相关专家、学者参会,共同就如何发展山东省工业文化和如何起草《意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2017年3月,我委会同企业文化学会起草了本意见,并多次进行研讨、修改。6月5日将征求意见稿送省财政厅,并对反馈意见进行了吸纳和修改。 

  四、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意见》正文内容共四部分,分别是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一部分说明了《意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批示精神,和《

  (二)主要目标。

  第二部分确立了今后十年内,发展全省工业文化工作的主要目标。

  (三)主要任务。

  第三部分讲发展工业文化的五项主要任务:

  1、积极培育发扬山东工业精神。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诚信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作为山东工业精神的核心内容,以树立标杆、加强队伍和体系建设、营造社会氛围等手段,培育发扬山东工业精神。

  2、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将工业文化理论体系、工业文化资源库及相关政策,作为工业文化发展的基础支撑,提出工业夯实发展基础的思路与举措。

  3、发展工业文化产业。从如何推动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特色化和品牌化、工业旅游和工业文化新业态发展,以及如何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5个方面,提出对工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举措。

  4、加大工业文化传播推广力度。从宣传和教育两方面入手,提出对工业文化的传播推广办法。

  5、塑造山东省工业新形象。从强化绿色工业理念、加快推进品牌建设、树立山东制造新形象三方面,分别提出具体思路与举措。

  (四)保障措施。第四部分在服务体系、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和协同工作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对发展工业文化的保障措施。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6月27日

  

  

  

  

  

  关于推进山东省工业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工业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形成、渗透到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对推动工业发展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作用。为推进我省工业文化快速发展、指导工业企业更好地开展工作,根据工信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批示精神,整合全省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源,以推进实施《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传承创新。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齐鲁文化精神,结合互联网发展特点,借鉴国内外工业文化建设先进经验,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工业文化体系,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推动我省工业文化实现全面发展。

  坚持整体规划。通过综合设计、统筹谋划,实现理论与实践、创新与发展、示范与带动、评价与考核的有效结合,推动我省工业文化全面健康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针对我省工业发展实际,聚焦突出问题,重点抓好工业设计、工匠精神、工业遗产、工业旅游、质量品牌及企业文化建设等领域工作,找准工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培育竞争新优势,树立工业新形象。

  坚持协同推进。凝聚发展工业文化的社会共识,整合工业文化各类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建设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工业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主要目标

  通过5-10年时间,初步树立起具有齐鲁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山东工业文化新形象;构建起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全员共建的格局;大部分企业建立和完善工业文化建设新机构、新机制,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管理的新抓手;涌现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大国工匠和优秀企业;工业产品的文化元素充分展现,工业文化产业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山东制造的品质内涵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积极培育发扬山东工业精神

  1.弘扬工匠精神。树立工匠标杆,充分发挥“齐鲁工匠”模范带动作用,营造崇尚精益制造的产业氛围。引导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奖励机制,培育一批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户至上的高素质技术工人,使工匠精神成为生产者的行为准则和消费者的价值取向。       

  2.践行创新精神。提高工业企业创新意识,鼓励企业通过“众创”等新型方式激发创新活力,建设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的理念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成果展示、技术沙龙等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树立一批创新典型,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激情和活力。

  3.倡导诚信精神。传承“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精神,推进工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部门间企业信息共享,发展工业征信服务,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让诚信担当成为自觉行动。

  4.培育企业家精神。倡导实业兴国的发展理念,树立开放、合作、共赢的博大胸怀,强化创业兴业的价值导向。通过创业训练营、行业领军人才培训等活动,培育一批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把握时代脉搏、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队伍。  

  (二)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  

  1.强化工业文化理论支撑。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协会学会等各方面资源,开展齐鲁工业文化基础研究,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工业文化理论体系。通过对重点企业的调研,摸清我省工业文化发展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优秀案例和发展模式,探索建立工业文化发展指数,等工业文化相关的理论著作和指导工具书籍,为全面开展工业文化建设提供支撑。 

  2.建立工业文化资源库。开展工业文化资源调查。围绕建国以来支撑山东省工业发展的传统支柱产业,开展工业遗产资源调查;围绕山东百年品牌培育工程,对青岛啤酒、东阿阿胶、宏济堂、德州扒鸡、周村烧饼等老字号牌匾和海尔、海信、浪潮、张裕、重汽、如意等大品牌开展品牌文化资源调查;围绕食品、纺织、电器等产业开展工业旅游和工业科普资源调查;围绕山东省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开展工艺美术资源调查;同时注重梳理和挖掘工业精神及专业人才等资源,建立工业文化资源库。加强各类资源的统筹协调,推动资源的保护和开放共享,创新使用模式。  

  3.组织开展工业文化政策研究。发挥行业组织和企业的积极作用,组织开展相关政策研究,推动形成支持工业文化发展的产业、财税、人才等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三)发展工业文化产业  

  1.推动工业设计创新发展。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发挥工业设计引领作用,推动工业设计从产品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鼓励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与设计机构协同发展,壮大工业设计产业。定期开展“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加强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通过培育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和举办工业设计大赛,努力打造开放共享、专业高效的工业设计氛围,促进山东省工业设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2.促进工艺美术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加强对山东省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积极引导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创新发展工艺美术产业。培育一批示范性创新创业工艺美术特色园区和大师工作室,打造工艺美术特色区域品牌。  

  3.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聚焦新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工业遗产保护领域,合理开发利用工业遗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老旧厂房、设备等依法建设工业博物馆,全省力争建设不少于50个具有特色鲜明的工业文化博物馆,认定20个工业遗址,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全方位展示山东省工业发展历程。  

  4.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加强与旅游部门协同,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工业旅游与传统观光旅游、工业科普教育相结合,推进跨界融合化。一是鼓励各地利用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产业园区及现代工厂等资源,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二是重点总结青岛海尔、烟台张裕、东阿阿胶等企业的先进旅游经验,鼓励食品、纺织、电器等终端消费品生产企业建立专门参观通道,通过开放生产车间、设立用户体验中心等方式,开展产品展示和品牌宣传,提升企业产品和品牌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三是围绕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和循环经济产业链示范,支持建设一批具有社会公益功能的工业旅游示范点。  

  5.支持工业文化新业态发展。将工业文化与数字媒体、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智能汽车等新领域融合发展,催生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建构工业文化研究、项目孵化、推广发布以及工业文化产业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培育具有较强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工业文化产业集群。 

  (四)加大工业文化传播推广力度  

  1.加强工业文化宣传。综合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传播途径,不断增加传播渠道,积极开展“我为工业文化品牌代言”活动,使公众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和参与工业文化建设和发展。  

  2.推动工业文化教育。鼓励开展工业文化进校园、技能人才进课堂等活动,支持企业、工业园区等设立工业实训基地、青少年工业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发挥工业博物馆、工业旅游示范点、工业科普文化馆等的教育载体作用,开展多层次的工业文化教育活动。

  (五)塑造山东省工业新形象  

  1.强化绿色工业理念。推进落实绿色制造,构建高效、清洁的绿色制造体系,发展绿色工业。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强化安全、环保、节能意识,推动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打造山东制造绿色形象。  

  2.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全面实施《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重点在装备制造、原材料加工和消费品生产等行业,加快技术升级,培育一批主要技术指标“领跑者”企业标准,提升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规模优势的新品牌。实施“专精特新”工程,培育“单项冠军”,打造一批行业领先的特色品牌。

  3.树立山东制造新形象。筛选部分工业文化优秀典型,利用多种媒体,开展山东工业文化品牌展播,向省外、国外展现山东工业文化发展成果,多角度、立体化传播和塑造山东工业形象,展现工业整体实力,提高国民对山东工业产品的认同感,增强国外公众对山东省工业产品的认可度,提升山东制造美誉度。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引导各类行业组织参与工业文化建设,支持成立相关行业组织。培育一批业务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的工业文化中介服务机构,打造一批工业文化领域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开展工业文化产业市场监测和运行分析。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政策的协同配套,建构充足的人力、财力保障机制。支持工业文化建设项目享受《山东省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通过文化产业领域资金,采用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文化产业项目发展。
    (三)加强人才教育培养。鼓励各类机构在工业设计、工业遗产、质量品牌等方面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协会学会等各方面资源,采取举办工业文化大讲堂等方式,定期进行工业设计、文化建设、品牌发展、工业遗产、工业旅游等方面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四)加快工作任务落实。各级经济信息化和财政部门要加强规划统筹,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建立有利于工业文化发展的协同工作机制,明确推动工业文化发展的责任,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推动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意见反馈请发送至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产业政策处邮箱:c86915301@126.com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