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积极推动物流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2018-05-30 09:01:10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能,服务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烟台市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全市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获批国家级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城市、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示范城市。 

  一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市社会货物物流总额首次突破两万亿,达到21686.7亿元。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5194.9亿元,占总额的70%;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337.1亿元,占总额的6%;农产品物流总额728.9亿元,占总额的3.4%;外地货物流入3483.8亿元,占总额的16%。物流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61.8亿元,占全省11.5%,居全省第2位。 

  二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通过持续推进培强做大工程,形成了一批服务网络化、管理现代化的骨干物流企业。目前,全市从事运输仓储、配货等物流业务的企业3000余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达到227家,过亿元企业39家;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69家,其中5A级2家、4A级24家、3A级43家。山东省星级物流企业14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6家、三星级6家、二星级1家。培育和引进了齐畅供应链、瑞通物流、骅达冷链等著名冷链物流企业;培育了瑞康医药、康诺盛世医药、国药控股、联合众生等药品配送领域的支柱企业;培育了连峰商贸、润弘工贸、联民集团、橙果商贸、金茂集团恒邦物流等重点商贸物流企业;培育了恒通运输、烟台交运、栖霞宏达等骨干公路物流企业;还引进了顺丰、UPS等国内外领先快递企业。 

  三是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全市已形成了由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管道组成的较完备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体系。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9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600公里;全市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36个;蓬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650.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1万吨、年起降6.2万架次;莱州至昌邑110公里输油管线于2013年开通运营,年设计输油能力1800万吨,西港区至淄博桓台450公里输油管道于2016年完工并试运行,管道设计年输送重质液体化工原料1500万吨;在物流节点方面,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烟台国际综合物流园区、烟台国际商贸物流园区、烟台国际保税物流园区、龙口现代临港物流园区等为骨干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