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专 题>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园地
天津以肃清黄兴国恶劣影响为重点,破圈子、平山头、铲码头—— 坚决清除政治生态污垢
发布日期:2018-08-13 17:22 浏览次数: 8 字体:【
天津市纪委监委牵头组成专项督查组,通过听取汇报、调阅资料、现场问答等方式,督促各级党组织坚决打好净化政治生态主动仗。图为督查组在和平区委进行督查。李建彬 田腾飞 摄影报道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受黄兴国等人的恶劣影响,净化政治生态之于天津,更显紧要紧迫。那么,天津是如何向深处挖、向根里掘,锲而不舍净化政治生态的?本期关注为您呈现。
 
“我受贿最多的一个人,我们之间的走动比我和亲兄弟走动得都多,原以为花他的钱没事。这次出了事,他把我这么多年花他钱的清单交给了组织。都是利益和利用!如果我手里没有点权,他不会主动给我花钱……”
 
“开始的时候,也给自己定了一些规矩,比如说‘小三不’和‘大三不’,‘小三不’就是不抽烟、不喝酒、不沾不良嗜好,‘大三不’就是不收礼、不吃请、不公权私用。到后来,‘小三不’没有全坚持,‘大三不’全没有坚持……”
 
这是天津市和平区委原书记李金亮和西青区委原书记周家彪的忏悔。天津市纪委监委制作的《为了政治生态的海晏河清》警示教育专题片中,包括李金亮、周家彪在内的10名严重违纪违法反面典型,面对镜头现身说法,以切身之悔警示教育身边人。
 
今年以来,天津市委以坚强的政治定力,“治土改水”正本清源,向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好人主义亮剑,肃清黄兴国恶劣影响,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天津市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和市委部署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履职,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
 
政治上出问题是根本之祸、根本之毁——
 
清除党内政治生态“污染源”
 
“一段时期以来,圈子文化不绝,成为影响天津发展、扰乱干部队伍建设的顽瘴痼疾。热衷编织圈子的人,首先是政治上出了问题,必是无‘四个意识’、无政治底线的‘糊涂虫’,最终必被圈子所害。”天津市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净化政治生态之于天津,是十分紧要紧迫的政治任务。
 
基于这一认识,天津市委深刻反思黄兴国案件教训,坚持从抓教育、抓主责切入,把深化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肃清黄兴国恶劣影响、净化政治生态作为政治责任,列入主体责任清单,摆在重要位置部署推动,较真发力。
 
去年以来,天津市委、市纪委监委以肃清黄兴国恶劣影响为重点,破圈子、平山头、铲码头,查处了多名市管干部,坚决清除党内政治生态的“污染源”。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段宝森就是其中的典型。
 
为求个人升迁,段宝森一心想钻进黄兴国的圈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黄兴国的弟弟,于是赶紧贴了上去。此后频繁来往,成了酒肉朋友。段宝森多次到黄兴国的浙江老家看望其父母,连续四个春节到其老家拜年送礼,以示亲近。在诚基中心、君临大厦项目审批中,大开方便之门,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损失。这样“优异”的表现,深得黄兴国“器重”,段宝森终成黄兴国圈子里的人。他利用职务之便,多次向老板们伸手索贿,涉及金额860多万元。不找组织找靠山,靠山倒了,地动山摇。段宝森这个“60后”的正局级干部,就这样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段宝森不是个例。聚焦“七个有之”问题,着力肃清黄兴国恶劣影响,今年1月至6月,天津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392件,结案1424件,处分1896人,其中查处严重违反政治纪律案件55起。
 
“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做忠诚核心、追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模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要求,切实增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感紧迫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狠抓,推动政治生态实现海晏河清。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