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发布日期:2019-11-21 14:11:47 信息来源:山东省政府网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09:30丁绍敏


山东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处长 丁绍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鲁政字〔2019〕212号,以下简称《意见》)。今天,我们邀请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安德先生,省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张中英女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新生先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善东先生解读《意见》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省直和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王安德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09:32王安德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安德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近日,经省委、省政府研究,省政府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山东作为国务院批复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担负着“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路子来”的政治责任。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拿出更大决心和更实举措,部署“八大发展战略”,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8场标志性重大战役,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更加深入落实,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转型升级迈出更大步伐。

  09:35王安德

  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多种原因,我省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结构不合理,农业农村绿色循环发展不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既是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最大制约,也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投资方向。同时,在思想和工作层面,仍有部分地方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有的就经济抓经济,挖到篮子就是菜,大搞黑色增长,还反过来指责环保阻碍了所谓的发展,有的就环保抓环保,时紧时松,一到检查或重要节点就易简单化、一刀切;有的地方未落实环境质量改善的政治责任,被迫治污、被动治污,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

  针对这些问题,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多次批示、反复强调,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治理丝毫不能放松,要抓源头、抓出路。要求把转型升级、技术改造、园区建设、产业集群与环保整治结合、融为一体,将发展、环保、安全生产、减排、提质增效统一于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标准、监管、引导,建园区、搭平台,通过市场化资本纽带,促进推动股份合作、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改造提升、培育壮大,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同志主持召开“四减四增”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充分认识实施“四减四增”是破解经济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治本之策,倒逼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各级各部门要科学把握推进“四减四增”与做好“六稳”工作的内在统一性,统筹解决“二难、三难、多难”“既要、又要、还要”问题,奋力趟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按照家义书记、龚正省长要求,省委副书记杨东奇同志、常务副省长王书坚同志、副省长于国安同志等省领导,组织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起草了这个《意见》,就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进一步部署,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新局面。

  09:38王安德

  《意见》共8章19条,整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章“将生态环保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全过程”,强调坚持新旧动能转换与生态环保一同谋划、一起部署、一体推进,将环境质量改善作为衡量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用经济和环境“双指标”综合评价区域发展质量。并就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源头管控提出明确要求,督促各地将生态环保、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第二部分,即第2至7章,按照抓源头、抓出路的要求,分别从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能源结构、农业农村绿色循环发展、城镇环境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产业结构方面,重点是分类改造提升现有工业企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核心是实施上新压旧、上大压小、上高压低、上整压散“四上四压”,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企业绿色转型和各类园区循环发展。交通运输结构方面,重点是加快完善铁路网络、提升清洁运能,治理高排放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和“黑烟”船舶,打击非法加油站点、强化油品质量监管,从“车、路、油”三个方面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能源结构方面,重点是通过严控新增耗煤项目、严控燃煤机组装机容量、推进重点地区清洁取暖等措施,压减煤炭消费;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外电入鲁”,实现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农业农村绿色循环发展方面,在着力调整农业投入结构的同时,通过因地制宜建设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中心,探索农业农村有机质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利用途径,打通农业农村绿色循环发展链条。城镇环境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就饮用水水源保护、污水收集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置、集中供暖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项目、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等进行了安排部署。第三部分,即第8章“强化生态环保责任落实”,从优化环境监测、督察、执法、重污染天气应急、信访举报、环境经济政策,以及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发展的、管生产的、管行业的都要管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和反对“一刀切”等方面制定了针对性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符合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总体要求,聚焦当前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衔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四减四增”三年行动、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省委省政府既定部署,分析透彻、要求明确、可操作性强,只要各地各部门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必将有力地推动山东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先介绍这些,欢迎大家提问。

  09:40丁绍敏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09:41中国环境报记者

  我们知道,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而推进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是发展改革部门的重要职责。请问围绕落实意见,发改部门将有哪些举措?

  09:42张中英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  张中英

  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用经济和环境“双指标”综合评价区域发展质量,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科学决策,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又一有力举措和重要行动。省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认真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内涵,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生态环保绿色发展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谋划全过程、全领域、全环节,推动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同步提升、同步改善。

  一是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已经全面起势,并加速向前迈进。围绕“坚决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要求,坚定信心、奋力作为,加快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实施“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倍增计划,开展重点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入库培育工作,加快形成产业规模效益和特色品牌优势,以更大力度做大做强“十强”产业。壮大绿色产业规模,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培育一批节能环保领域的骨干龙头企业和高端产品。要坚决不走“五个过度依赖”的回头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统领,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强化科技创新供给,努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二是聚焦聚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强力推动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工作。着力解决“两高”问题,瞄准可再生能源、核电、天然气、“外电入鲁”四大领域,加强协调、重点突破,不断优化我省能源消费结构。实施非化石能源倍增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逐步提高核电消费比重;实施气化山东工程,除偏远山区、海岛外,基本实现全省天然气“镇镇通”;加快“外电入鲁”步伐,积极做好与送端省份衔接,开拓省外能源供应渠道,持续提高外电占比。以更大力度做好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煤炭消费“1+1+N”工作推进体系各项政策措施。从严控制新上高耗煤项目,确需新建的耗煤项目,必须落实产能置换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强化源头管控,加强煤炭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全程监管。提高煤炭热值标准,提升燃煤设备效能。着力削减非电用煤,重点压减散煤和高耗能、高排放、产能过剩行业及落后产能用煤。进一步压实企业和党政责任,推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清洁高效利用。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能耗消费增量控制在4070万吨标准煤和煤炭消费总量压减10%的任务目标。

  三是聚焦聚力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全面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对需要省级层面审批和协调推进的重大项目,建立健全“集中办公、并联审批、省市联动、专班推进”的落地机制和“五个一”协调推进机制,切实化解重大项目落地难题。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下大力气解决能耗、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研究出台省级能耗指标收储使用管理办法,计划收储1000万吨能耗指标、500万吨煤炭消费替代指标,用于重点保障事关全省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项目建设需求。在今年8个市13个行业试点开展单位能耗效益产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稳妥有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铺开,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结合明年社会发展计划和“十四五”规划编制,精准谋划一批有带动力和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增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09:45大众日报记者

  咱们山东是制造业大省,这方面的节能环保压力也比较大。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是重头戏。请问工业领域将有哪些具体措施来推进意见落地?

  09:46王新生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王新生

  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这个《意见》,总的要求是,用经济和环境“双指标”综合评价区域发展质量,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一同谋划、一起部署、一体推进,避免时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时而片面强调环境保护忽视经济平稳增长的问题,既向社会传递省委省政府持续推进环保治理的坚定决心,也向社会传递省委省政府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坚定信心。根据《意见》要求,省工信厅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落实:

  一、加快推进高耗能行业减量优化调整。组织实施好省政府制订的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坚决淘汰列入国家和省淘汰目录的落后产能,推进钢铁、地炼行业布局调整、产能转移、减量置换,压减焦化、化肥行业产能,规范电解铝、轮胎、氯碱等行业发展。实施“上新压旧”“上大压小”“上高压低”“上整压散”,新建项目技术工艺、装备水平和节能减排指标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产能置换的新项目投产前,被整合替代的老项目必须同时关停。

  二、全省组织开展“亩产效益”评价。在今年18个县(市、区、开发区)试点的基础上,2020年全省推开“亩产效益”评价,将单位能耗产出效益、单位污染物产出效益作为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亩产效益”低的项目和企业,将会同有关部门,在要素保障和供应价格等方面采取差异化措施,为“亩产效益”高的优质项目腾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三、加快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通过示范推广、技术对接、政策扶持等措施,引导企业主动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争取达到国家和省污染物排放先进标准。配合环保部门实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企业分类分级管控,达到A级的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可不采取减排措施,B级企业少采取减排措施,避免或减少环保应急措施的影响。

  09:49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城市建设中的施工扬尘、渣土运输、建筑垃圾处置等污染问题,社会关注度比较高,文件中就城镇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和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出了要求,请问住建部门在城市施工扬尘防治、渣土车管理和建筑垃圾治理方面有哪些安排?

  09:50周善东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周善东

  根据环境保护责任分工,我厅负责房屋建筑施工(含拆除)、市政道路施工、渣土运输和建筑垃圾处置等工作。

  在施工扬尘防治方面: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薄弱环节治理。指导16市建立工地扬尘管控清单,将城乡结合部、城市新区作为治理重点。7月开展的全省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工作中,将扬尘治理“六项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对违法企业严管重罚,前3季度,全省共处罚企业1385家,处罚金额2100万元。二是建立扬尘治理长效机制。将扬尘治理工作纳入安全文明工地考核和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凡是扬尘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安全文明工地考核实行一票否决;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作为不良信用信息给予扣分处理。今年前3季度,共实施信用惩戒533件。三是加强对规模以下工地的监督管理,实现监管全覆盖。对规模以下的建筑工地明确检查标准,7个通道城市规模以下工地,已全部落实“六项措施”。非通道城市按照《住建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管控工作的通知》(建办质〔2019〕23号)要求,做好施工现场封闭管理、物料覆盖、路面硬化和车辆等清洗各项管控工作。

  渣土运输管理方面:一是创新思路,提高渣土运输规范化管理水平。严格渣土运输准入制度,实行信用等级管理,加强监督考核。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不得将渣土运输发包给个人和未获得渣土运输市场准入资格的企业。二是部门联动,最大程度减少渣土运输扬尘污染。渣土处置单位在确定运输企业后,及时将运输时间、路线报城管等部门备案。渣土消纳场安装视频监控和车辆清洗设施,对车辆做到“两头监控、两头冲洗”,确保上路行驶的渣土运输车辆车身洁净。

  建筑垃圾处置方面:在济南、青岛、临沂、泰安等4个国家试点的基础上,我省新增烟台、寿光市等6个省级试点,积极推广试点成功经验,指导各地大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

  我省住建领域扬尘问题发生地位于城市建成区内,群众关注度高,一直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总的看,已经得到有效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5月,省政府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大气污染重点整治专项行动中,共发现扬尘问题524个,涉及住建领域的共计256个,占检查发现问题总数的48.85%。与其他线性工程相比,建筑扬尘作业面小,扬尘防控措施基本落实到位,工地扬尘满天飞现象已得到遏制。

  09:53齐鲁晚报记者

  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门有什么打算?

  09:54王安德

  刚才已经讲到,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度一致、同向共进。意见中已经明确了生态环境部门的任务,我们将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核心是四个方面。第一,严控源头。主要是以“三线一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城市空间等结构布局,抓源头、抓根本。第二,严促整治。通过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倒逼环境资源向合法企业转移;通过综合整治各类扬尘,倒逼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通过综合治理小企业集群,倒逼优势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通过综合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倒逼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通过加大危险废物等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倒逼引领市场加大投资;通过发展环保产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总起来讲,就是要通过严促整治,进一步把生态环境约束转化为倒逼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第三,精准监管。按照环境信用进行差异化监管,依据环保绩效精准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对国家和省重大基础性建设项目,落实施工扬尘治理措施后,不再纳入应急减排名单,尽可能减少对工期影响。稳妥推进民生领域环境监管,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效能。第四,优化服务。继续简政放权,能放尽放、能简尽简、靠前服务,提升环评审批效能。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执法暨企业帮扶行动,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帮助企业找问题、寻出路、促转产、抓整改。做好“四上四压”服务,使重点项目按期尽快落地,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严禁为应付督察采取紧急停工停产等简单粗暴措施,坚决纠治“一刀切”现象。通过这些措施,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过程中推进动能转换、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环境质量。

  09:57丁绍敏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生态环保宣教中心宣传科王静雯,联系电话:66226127。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