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3700000017
发布日期:2020-12-09 09:14:44 信息来源:聊城市工信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对标学习是提高企业家眼界学识、引智借智为我所用的好途径。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升我市企业家素质,推动我市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11月中旬,市工信局带领由14家企业负责人和3家县属经济开发区相关人员组成的聊城市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产业专班,赴浙江开展了4天产业对标学习及双招双引活动。
对标学习期间,专班举办了中铝汽车轻量化专题讲座;对标学习了10家铜铝深加工、钢管制造和钢结构企业先进经验;推介了我市的产业和茌平、阳谷、冠县经济开发区的优势,有3家企业(自强铝业、精工钢构、兴业铜业)表达了合作意向。专班还召开了对标学习感悟交流会,学员们普遍表示学习了浙江先进经验,发现了自身的差距,也明确了发展方向。
躬身自省,我市产业短板明显
对比先进,更容易看到差距,正视差距,才能解决发展痛点。
我市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产业有自己的优势,更有发展上的不足亟待弥补。
高质量发展理念有欠缺。“我市有色金属与金属深加工产业跟浙江地区表面上是产业发展的差距,根本上是发展理念的差距。我们很多企业追求规模化、同质化、低端化发展,满足于眼前效益,不延长产业链,不提高产品附加值,不加大科技投入,不深化技术改造,不搞差异化发展,缺乏高质量发展理念。”市工信局有关领导指出。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积极性不高、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不强。企业普遍创新投入少,创新平台少,创新人才少,创新成果少,研发水平低。2018年我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接近2%,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强度为0.8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2个百分点。
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我市铜、铝产业冶炼占比大,深加工占比小,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效应未充分释放,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另外,我市生产的钢管均价约为4000元/吨,而浙江泰富生产的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均价约为9000元/吨。祥瑞铜材生产的铜杆价格约为五万元/吨,浙江虹宇铜业的铜合金零部件价格约为十万/吨,差距明显。
市场敏感度低。我市的很多企业“不盯市场,紧盯市长”,对市场需求敏锐度不高,同质化严重,不注重差异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鲁西化工装备公司是全国知名的高压气瓶制造企业,但是我市钢管企业无法生产大口径厚壁特种钢管,气瓶原料均来自浙江泰富无缝钢管等外地企业。
企业管理有差距。遍观这次对标的企业,他们普遍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而我市大多数企业仍以传统、粗放、低效管理方式为主,只有少数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对标企业普遍注重人文关怀,提供较公平的报酬,想方设法维持员工稳定性,提高工作积极性,而我市大部分企业员工的获得感还有差距。对标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但是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我市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还有差距。
对标先进,学习浙江发展经验
作为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产业的发达地区,浙江省在科研、数字化、做长产业链条以及发展环境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每到一处,我市企业家们都认真学习,及时总结。
注重科技研发,追求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浙江精工钢构是中国钢结构行业第一,长期联合院士团队开展钢混结构研究,201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宁波兴业铜业是中国高精度铜合金板带领军企业,每年投入1亿元以上进行产品研发,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制定行业国家标准。浙江恒森实业每年拿出利润的15%投入铜合金自动阀门研发,占领细分市场。三家企业坚持长期研发,坚持研发投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浙江海亮是全国最大的铜管生产企业之一,面对“双循环”大格局和铜加工行业竞争加剧的形势,投资60亿元,新建年产80万吨铜深加工智能制造产业园,将传统制造升级为智能制造。宁波博威合金是国内铜切割丝、铜焊丝领军企业,实施数字化研发和数字化制造,运用云计算、区块链技术打造精密细丝无人工厂。两家企业通过智能制造显著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做精做专,提高产品附加值。做精做专才能做强做大。浙江泰富无缝钢管主攻大口径厚壁特种无缝钢管,产能20万吨,生产高压气瓶管、高压锅炉管、军工管、核电用管等高附加值产品。兴业铜业保持年产12万吨铜板带产能,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和研发,生产高精度锡磷青铜、锌白铜、电子铜板带等,研发出了8个系列,80余种产品。两家企业针对某种系列产品做精做专,专注特定技术,深化技术价值,实现产品升级。
法治打造更优发展环境。浙江长期以来秉持“开放包容、服务为先”行政管理理念,2020年出台《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保障市场准入、要素使用、融资、权益保护、监管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条例》要求行政机关提高依法行政、科学行政能力,优化政务服务水平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基础和保障。
集思广益,产业发展路径清晰
对标浙江发现了诸多差距,但是我市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产业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丰富的原材料(年产45万吨阴极铜、158万吨电解铝、500万吨钢板、500万吨钢管);二是信发集团和祥光铜业两家大型龙头企业。三是近两年引进了上海友生、南京云海、北赛电工、青岛汉缆等深加工企业,为我市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产业带来新生力量。
发挥我市产业优势,推动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产业转型升级,鉴浙江先进经验,我市应在发展理念、延伸产业链条、智能化改造及升级等方面加快行动。
创新驱动发展。引导企业转变发展理念,由规模成本竞争型向专精特新型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加强企业创新平台、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大中型企业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计划,加快构建“人才科技支撑”型创新发展新模式,培育竞争新优势。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的合作,大力实施自主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延伸产业链条。借助聊城市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机遇,发挥制造业强市和新旧动能转换两大政策叠加优势,引导铜加工向电子产业、电力电气、交通运输产业延伸,重点发展低氧铜线杆、电磁线、铁路电气化用异型铜导线、高速铁路电车接触线等产品。引导铝加工向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延伸,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车体用铝材、车体模块化零部件、汽车和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电子家电用铝箔、铝合金压铸件、高端铝杆铝线等产品。钢管产业由普通钢管向特种钢管发展,小口径薄壁钢管向大口径厚壁钢管发展。钢结构产业由建筑钢结构向钢结构建筑发展。
实施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积极培育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在线增值服务、分享制造、众包设计等新型制造方式。同时,优化发展环境,开展精准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