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案标题
    全面准确抓牢我省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中的优势 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 提案编号
    第 12030419号
  • 承办单位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发布日期
    2020-05-21

全面准确抓牢我省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中的优势 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发布日期: 2020-05-21 20:27:53

XXX委员:

您提出的《全面准确抓牢我省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中的优势 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结合我厅工作职能,在海工产业的发展上,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建设海工装备制造强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山东是海洋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海洋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山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山东贡献。”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将建设海洋强省作为全省八大发展战略之一进行推进,以《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为抓手,加快实施海洋强省“十大行动”,全面提升海洋综合实力,对全省海洋装备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实施海洋新兴产业壮大行动,提出要着力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面向深海大洋资源开发,主攻核心设备国产化,重点突破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深海空间站等海洋工程平台的研发建造。近两年,省里陆续出台了加强海洋牧场、海水淡化、海洋渔业等产业发展的意见,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心和战略定位。

(二)明确主攻方向,推动资源与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整合自然资源优势。发挥海岸资源优势,使海岸资源开发与产业引进布局相结合,形成自然资源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比如,将海上风电及核电的布局与产业关联发展,省里在与各投资集团进行战略合作时,将产业培育做为关联条款。二是整合科技成果优势。用好我省海洋科技成果资源,一方面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实验室的技术外溢及市场交易,另一方面推动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系统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通过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将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全链条通道。三是整合省属集团优势资源。在省属企业建设的重大项目中,鼓励提高省内配套比例。在项目设计阶段,根据省内配套产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我省装备的配套比例,使我省装备在不断应用中得到提升,逐步建立起品牌效应。

(三)探索跨行业整合发展新模式

一是整合海洋牧场建设。以海洋牧场平台、养殖网箱、现代化渔船装备制造为切入点,整合海洋牧场建设,将海上养殖产业与养殖装备制造相结合,在育苗、饲料、循环水、防护、监测、渔产品加工等环节加强装备生产创新,提高全链条装备自动化水平,把海洋牧场建设成为集养殖与装备试验的综合体,提升我省海洋牧场装备的建造水平。二是整合海上休闲旅游平台。以海洋工程平台为支撑,建立近海固定平台与离岸移动平台结合的梯次布局,打造平台与游艇、帆板、海钓等于一体的“1+N”海上综合产业体系。三是整合军民融合资源。发挥青岛古镇口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优势,集聚海工装备制造能力,开展军民两用技术协同创新,拉动军民产业发展。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