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3-02 12:12:03 信息来源:滨州市工信局
近日,在落户滨州市滨城区黄海科技产业园的山东科加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连续流实验室里,该公司副总经理褚国忠正带领8名科研人员进行化学实验。
在新材料、医药、农药、生物工程等领域,该企业20余名科研人员立足行业、产业前沿进行产品工艺开发,仅3个多月的时间,累计研发产品达40多个,已研发成功并投放省内、市内市场的新产品达4个,为区域产业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楼房。在不久前,此处还是滨州工业园区的一家传统农药化工企业生产厂区,而如今,却变了以新材料为发展方向,能承载30家到50家企业孵化的功能性、服务型的产业园区。
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抢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2020年11月,滨城区成立并启动总投资107亿元的黄海科学技术研究院暨产业园项目建设,构建“研发+中试+转化+职教”的黄海模式。依托黄海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技术和研发成果,针对传统农药化工企业产品大众化,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竞争力不高、效益不高等问题,对占地700亩的农药企业厂区进行搬迁,同时又新增了300亩土地。作为总投资15亿元的黄海科技产业园,主要建设多功能研发实验楼、标准化中试基地、定制化厂房和安环配套设施等。
“围绕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向发力,用科创融合的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建立科创平台、提升科创档次、整合科创资源、数字支撑科创等措施,培植一批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和市场主体,初步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科创对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力和推动力,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区,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城市建设引擎区。”滨城区委书记白平和说。
目前,黄海科学技术研究院以绿色智慧化学、多功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为主攻方向,与中科院、沈阳化工大学等50余家科研院所合作,成功签约5个项目、4名人才。而作为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及入园企业提供设施配套的黄海科技产业园,已有2家完成注册,3家完成现场调研,正与10个项目进行洽谈。
山东科加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不仅是黄海科技产业园孵化的第一家研究型企业,也是集化工连续化装备、工艺验证服务和老产品优化升级、新产品研发于一体、实验指标世界领先的企业。公司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动态管式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等化工装备研发新产品,可根据企业订单需求,提供从实验室到中试再到工业化级别产品的设备工艺升级与研发等服务。
“产品研发成功后,不仅给企业产品工艺包,还给企业定制撬装设备。撬装设备就如同海洋油井平台一样,是企业生产产品的集成设备,企业可直接进行安装,不仅节约成本,减少设备占用空间,大大降低安全风险,提高企业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率,实现降成本增效益,一站式解决化工工艺落后与装备连续化的难题。与传统研发相比,是企业传统研发效率的5倍,实现了研发新产品周期短、效率高的目的。”山东科加工业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褚国忠介绍说,“2021年,公司计划申报5个行业标准、20个专利。借助自身的实验平台,计划再引进国内14家高校、科研院所入驻公司,把含金量高的科技型企业和研发项目招进来。”
科加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开放性服务平台、定制化技术开发,再加上黄海科创产业园建设标准化中试基地及提供公用工程、环保治理、仓库、消防等配套附属设施,正是从事新型灭火剂新材料生产的蓝滨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落户的原因所在。公司入驻后,依托山东科加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连续流研发平台进行工艺技术开发,仅2个月就完成了新型灭火剂新材料产品的小规模中试验证,实现了产品孵化。今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新上一条年产1000吨生产线,在黄海科技产业园建设近2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目前正在做厂房设计。
“我们将黄海科技产业园重点打造成集技术开发、成果孵化、产业转化、综合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创平台。”黄海科技产业园总经理褚丹说。据介绍,黄海科技产业园将自建三个特色实验室,共享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供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使用;建设标准化中试基地及公用工程、环保治理、智能化物流中心、消防等配套附属设施;建设10万平方米定制厂房及配套公用工程,引导研发成果就地转化;3年到5年内完成100个以上项目的研发与孵化,带动全市相关产业产值不低于100亿元。
“为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我们积极探索新模式、聚焦新动能、培育新引擎,先后编制完成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高端装备制造、高效生态家纺服装、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完成了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走企业布局园区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品品牌高端化之路,打造绿色转型试验区、智能制造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滨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边洪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