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

发布日期: 2022- 02- 25 11: 11: 54 信息来源: 创新创业指导处

为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鲁非公组发〔2022〕1号,以下简称《方案》),现就《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李克强总理多次组织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专精特新”工作。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近年来,我省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打造了一大批在细分领域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

二、主要内容

《方案》紧紧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积极强化创新引领、推动转型升级、聚力补齐短板、加快梯度培育,提出将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引导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方案》明确“五项目标”。一是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2025年,入库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万家以上;新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0家,累计达到10000家左右;争创“小巨人”企业400家,累计达到750家左右,确保走在全国前列,力争成为排头兵。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普遍达到3%以上,基本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小巨人”企业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项以上,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平均超过7%,基本实现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全覆盖。三是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率达到80%以上,“小巨人”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改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率和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率达到80%以上。四是形成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配套专家”。到2025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普遍达到80%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省重点产业链配套率达到80%以上;“小巨人”企业为省重点产业链配套率达到90%以上。五是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到2025年,新培育省级、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80个、20个左右,累计达到400个、70个;新培育省级、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20家、20家左右,累计达到500家、50家。

《方案》提出“八大工程”。一是国家重点项目引领工程。指导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突破,争取更多列入国家支持范围。全面落实支持重点“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达成年度绩效目标。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水平,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点对点”精准化和普惠性全覆盖服务。二是育种扶苗工程。制定全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建强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落实鼓励发展天使投资政策,树立投早投小投智良好导向。办好创新创业类赛事活动,促进优质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在我省转化落地。建立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动态培育库,集聚服务资源支持入库培育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三是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对在建和未达到相关认定标准的建档入库重点支持,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定期推出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目录和产学研供需清单,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以提供“创新服务券”财政奖补的形式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云用数”。建设绿色低碳技术成果库,发布《指导目录》,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四是产业链协同工程。实施产业链信息定向发布,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布集中的重点产业链,组织与“链主”企业常态化对接。加大供应链金融创新应用,推动更多为重点产业链提供关键配套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享受供应链金融服务。五是数字化转型工程。分类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供需对接专场,推广1000个以上应用场景,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深化“万名数字专员进企业”活动,逐业梳理生产体系、业务流程、管理架构、经营模式等方面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路径,提供精准对路的数字化服务商、平台和解决方案。六是资本赋能工程。鼓励银行推出“主办行+专属信贷产品”服务,开展金融管家试点。发挥省级财政资金股权投资和省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优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全省上市后备资源库,加大上市培育力度。七是双循环融入工程。组织专业服务商制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个性化营销方案,开展“山东制造·网行天下”专精特新专项行动。采取“流量券”补贴方式,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融入大型企业供应链。开展质量管理和资质认证提升行动,推动拓展国际市场。八是人才汇聚工程。分批分类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家参加国家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鼓励支持采用股权激励、期权激励、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引育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项目创新团队。组织职业院校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定向、定单、联合培养,新培育一批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实训基地。

三、组织实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牵头和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的培育发展工作体系和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合力,推动落实。二是开展精准服务。建立各级为企服务联络员机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定户到人,每年至少为联系企业解决1项困难。市县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建立“一户一档”,实施“一户一策”,重点在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应对防范风险以及满足土地供应、加强人才引育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三是注重示范引导。及时总结“专精特新”培育工作经验,广泛宣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典型案例,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对照标杆学习提升。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