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3700000017
发布日期: 2022-06-10 10:20:00
王成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推进我省核能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中核集团、国电投集团、中广核集团、华能集团在山东均有核电厂址开发建设布局,为我省核电装备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我省共有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持证企业12家,覆盖钢制安全壳、仪控系统、压力容器、核级线缆、泵阀等19类设备、40余种产品,部分企业已经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山东核电设备公司生产的钢制安全壳、结构模块等装备在国内AP/CAP系列核电项目市场占有率超过95%;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公司生产的核电一回路主管道、主泵泵壳等核岛主设备及铸锻件,市场占有率超过50%;美核电气致力于核电关键仪表和控制系统国产化研发制造,设有叶其蓁院士工作站,获得全国首个核级液位计和流量计许可证;济南伊莱特在核电领域创造了直径15.8米超大锻环的记录,承担了福建霞浦核电堆容器支承环关键部件制造任务;青岛先楚在核级阀门、核退役治理与核环保技术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核电问题研究所共建有全球唯一耐强辐照全真场景联合实验室;金润核电的核级被动阻燃防护材料是国内三代核电站的唯一供应商;国创精密、万隆真空等在核乏燃料贮运一体容器制造方面具有较好基础;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公司、华凌电缆在核电站用风机、核级电缆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核能装备是新能源装备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链长制”作用,加强与省能源局、核电开发企业等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合力推动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项目带动,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推动国家电投核能总部、中核山东区域总部实体化运营。依托海阳、荣成、招远等核电基地开发,瞄准省内外核电项目建设、运行维护等需求,培育壮大海阳、荣成、莱山、招远等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推动尚核电力核电产业园与华核高端装备制造及核能材料产业园快速发展,推动企业与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打造集装备制造、技术研发、设计咨询、建筑安装、运行维护、教育培训于一体的产业聚集区。
二、坚持分类施策,着力壮大核电装备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核电主管道、仪器仪表、压力容器、法兰、阀门、风机等机械装备以及电缆、开关等电气装备制造,培育、推荐更多符合条件的省内核电装备企业进入核电集团供应商目录,拓展市场空间;推动我省核电建设项目扩大省内核电装备采购比例,提升核电供货业绩,提高市场占有率。引导和支持有潜力、有意向、有实力的装备制造企业,积极申请核级资质,增加省内具备核电供货业绩和核级资质企业数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围绕提升我省核电关键装备、成套设备研发制造能力,以落实我省与中核集团、国电投等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为抓手,加强与国内骨干核电装备制造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新项目、好项目。
三、坚持搭建平台,不断强化创新支撑。围绕核级材料、核心装备、核电运维、核能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卡脖子”装备国产化研发和制造攻关。充分利用“双招双引”政策,以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烟台大学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等高校为依托,积极打造我省核电装备与核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高地。依托叶奇蓁院士美核电气工作站,整合核电总包、建设、设计、装备制造单位优质资源,探索成立山东省核能高端技术研究院。加强烟台核电研发中心、烟台国家核电核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积极打造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挥青岛先楚能源发展集团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共建实验室平台作用,推动我省企业与乌方合作,引进、吸收、创新国外领先的核能技术。推动成立山东省核电装备产业协会。
感谢您对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06月10日
(联系单位及联系电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洋装备产业处 ,0531-5178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