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案标题
    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地炼企业转型升级,巩固新旧动能转换成果的建议
  • 会议届次
    十二届五次会议
  • 提案编号
    12050325
  • 承办单位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发布日期
    2022-07-10

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地炼企业转型升级,巩固新旧动能转换成果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2-07-10 10:20:00

毛方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地炼企业转型升级,巩固新旧动能转换成果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帮助和支持,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化、炼化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我省高度重视炼化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省政府先后出台《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5)《关于推进全省地炼企业产能整合转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山东省化工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快推动全省炼化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地炼行业实现炼化一体化、园区化、集约化发展。园区化发展上,在全国率先出台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规范认定74个化工园区、10个专业化工园区、125个重点监控点,化工企业入园率由不足20%提高到34%,园区产值占行业产值比重达到70%以上。在产业布局上,充分发挥资源、空间和产业基础综合优势,以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为统领,重点布局烟台石化新材料区、潍坊石化盐化耦合区、东营炼化一体化区、滨州特色炼化区四个石化功能区,以十个特色产业园为载体支撑,构建“一基地四区十园”的空间布局,着力放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的示范引领和虹吸效应,带动省内其他区域石化产业按照“改造提升、搬迁转移、转型转产、关闭淘汰”的路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现高端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在“炼化一体”上,注重不断优化炼化产业结构,严控炼油产能、淘汰低效落后产能,降低油品产率,烯烃、芳烃及下游石化深加工产业不断形成规模效应,实现由“一油独大”向“油化并举”转变,发展关键技术和新动能。如滨州炼化企业按照“减油增化”“炼化一体”的转型思路,打造“油头、化身、高化尾”完整产业链条,在实践中,引进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下游项目,拓展产业链广度和深度,实现了炼油、芳烃和乙烯项目一体化发展。

二、关于坚持走高端化工道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建议

我省全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推动化工产品向功能化、精细化、差异化方向发展。目前正在打造高端化工标志性产业链,其中以炼化为基础,重点发展乙烯、丙烯、丁烯、甲苯、苯、PX等6条产业链,实施以省领导为“链长”,龙头企业为“链主”的推进机制。全面提升炼化产业发展水平,通过基础产业整合优化、中下游延伸产业高端化提升、新兴产业创新超越,逐步构建高端化的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创新发展,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核心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创新研发平台和服务机构,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培育引进人才团队,提升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成套装备,提升地炼产业核心竞争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导向,优化调整装置结构,依托上游炼油、乙烯、芳烃装置提供的各种基础有机原料,大力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进行延伸加工和补链发展,形成产品更丰富、链条更完整、体系更完善、与其他产业关联度更高的石化中下游产品集群,重点提升合成材料、有机原料、精细化学品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优化提升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促使石化产品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三、关于创新营销,构建市场化营销体系的建议

我们支持建设区域性石化产品销售平台,以区域性、行业性战略合作方式统筹各方资源,依托骨干企业,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建立覆盖成品油、基础原材料、化工产品的采购、加工和销售网络,打造区域性石化产品销售平台和品牌。支持以现货贸易为基础,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理论为支撑,依托物流配送和金融配套建设石油化工类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着力提高效率,降低贸易成本,不断提升行业影响力。支持炼化行业龙头企业以资产、资源、技术、人才为纽带,兼并重组、整合优化若干低效企业,重塑经营销售系统,形成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优质炼化集团。深化央地企业合作力度,支持中国石化、中国化工、中海油等央企整合重组地炼企业,建立互惠互利合作模式,畅通销售渠道。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07月10日

(联系单位及联系电话:省化工专项行动办炼油化工组,0531-51782880)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