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8 12:35 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副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刘治敏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王栋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党组书记 张海波等 内容:介绍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取得的成果、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情况 |
齐鲁网:
2023年1月18日(星期三)12:35举行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邀请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主要成果及相关情况等。齐鲁网、闪电新闻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李云刚: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刚刚胜利闭幕了。会议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等六个报告,通过了各项决议决定,完成了选举事项,闭幕时林武书记作了讲话。 这次发布会,我们邀请了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副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刘治敏先生介绍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取得的成果、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情况,并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栋先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党组书记张海波先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副书记张涛先生,一起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刘治敏副秘书长介绍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取得的成果、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情况。
刘治敏:
记者朋友们: 在全体代表和服务保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天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了。这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必将激励和动员全省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担使命、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这次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了山东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计划草案,批准了山东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计划,审查了山东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3年预算草案,批准了山东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3年省级预算,并分别作出了有关决议;通过了关于重新确定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额的决定、关于设立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决定;选举了山东省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73名,选举了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委员,省长、副省长,省监察委员会主任,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其中,按照法律规定,当选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当选的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会议还通过了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人选。
刘治敏:
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东的落实落地,紧扣“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出议案建议。大会共收到1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40件。其中,涉及立法工作的23件,涉及监督工作的6件,涉及其他工作的11件。这些代表议案案由翔实、案据充分、方案务实,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经大会主席团研究,确定将25件作为代表议案处理,已全部交由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在闭会期间审议,其余15件代表议案转为代表建议处理。大会共收到代表建议873件。代表们积极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提出建议80件,就新旧动能转换、实体经济发展提出建议129件,就扩大内需、促进“双循环”提出建议97件;高度关注强化创新驱动,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教强省、发展数字产业等方面提出建议88件;十分注重回应民生关切,对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医药振兴发展等提出建议96件,对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妇女儿童、残疾人、农民工等群体保障等提出建议94件。此外,代表们对其他领域工作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会议期间,大会秘书处已对这些代表建议进行了及时分办。会后,我们将会同各承办单位,坚持以严的标准、硬的措施、实的作风,认认真真办好代表建议,努力将代表们的真知灼见转化为做好各方面工作的政策举措,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刘治敏:
按照本次大会安排,省政府及各组成部门、省法院、省检察院继续采用网络视频方式听取代表审议意见,并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及时向代表进行回复。截至目前,省政府及各组成部门共收集到275位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500条,分解到40个省直部门单位研究落实,已全部答复代表本人。省法院共收集到343名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470条,已向301名代表作了书面答复,向42名代表进行了电话答复。省检察院共收集到207名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311条,已采取书面方式全部给予答复。与会代表普遍反映,有关部门单位对代表意见建议高度重视、反应及时、解释清楚、办理迅速,对此表示满意。 围绕保障大会顺利举行,大会秘书处各工作组周密安排、热情服务,全面完成了担负的各项任务;有关媒体围绕大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报道,及时全面反映大会盛况,形成了主流舆论强势。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向为大会顺利召开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和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有关情况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李云刚:
下面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开始提问!
新华社记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其中的一些具体指标令人振奋,特别是鲜明提出,到2027年,经济实力强、人民群众富、文明程度高、治理效能优、生态环境美的强省内涵更加彰显,请问今后五年目标任务的规划和设定,有哪些具体考量?
王栋: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继往开来、跨越提升的关键时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高点站位、系统谋划未来五年山东发展,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紧密衔接;又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系列决策部署,充分体现经济实力强、人民群众富、文明程度高、治理效能优、生态环境美的强省内涵,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进一步细化实化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路径抓手,必将有力统一起全省上下的思想和行动,以“走在前、开新局”的生动实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对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应紧紧围绕报告确定的“五个聚力”重点部署,深刻认识、精准把握。 一是聚力动能转换创新驱动,推动综合发展实力实现新跃升。党的二十大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在重点任务上,从加快建设科教强省人才强省、塑成动能转换优势、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等方面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创建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知识产权强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等一批新思路新举措;在目标设定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走在前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0%以上,既有定性表述、又有定量指标,充分体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机统一,将有力引领我省在高质量发展上趟出新路子。 二是聚力共同富裕民生改善,推动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跃升。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政府工作报告紧紧围绕打造共同富裕省域范例,部署实施居民收入、中等收入群体十年双倍增行动,紧扣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针对性地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为的是让现代化强省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群众,以实际行动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是聚力文化强省“两创”引领,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跃升。现代化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政府工作报告着眼充分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上推出一大批创新性、引领性强的思路举措。通过加快推进新时代美德山东建设,让“厚道山东人”形象更加闪亮;通过加快实施“山东文脉”工程,深入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努力擦亮打响“好客山东·好品山东”金字招牌;通过高水平办好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让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四是聚力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跃升。党的二十大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化环境污染防治、统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全面部署推进,进一步擦亮美丽山东底色。尤其是聚焦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化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和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强力推动海上风电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将有力引导各级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有效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 五是聚力风险防范治理创新,推动安全发展水平实现新跃升。迈上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强化底线思维,对守住守牢“一排底线”进行了重点强调和部署,围绕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经济运行安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法治山东,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确保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行稳致远。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中新社记者:
202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使命。岁末年初,山东又出台《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请问,围绕这个计划,将重点部署开展哪些工作?
王栋: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下,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国发〔2022〕18号文件,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为我们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省委、省政府坚决扛牢使命担当,将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项工作的总抓手,高规格动员部署,高起点谋划推进,出台实施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细化确定160项重点任务,配套制定责任清单、政策清单、项目清单,强力推动各项任务扎实落地,以先行区建设为“走在前、开新局”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系列决策部署,纵深实施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从十个方面精准发力、系统推进,确保到2025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一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全国区域创新中心。以“十大创新”引领全方位创新,深入推进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高标准建设10家左右山东省实验室,每年实施100项左右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加快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人才集聚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二是纵深推进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培育壮大“十强产业”,集中打造11条标志性产业链、200家以上“链主”企业,在新材料、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动力装备等领域,培植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引领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数字强省。三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纵深实施“十大扩需求”行动,加快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抓好优质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着力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四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3%左右,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2.5%。五是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纵深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发展,规划建设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全面优化“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68%左右。六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编制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深化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现代农业强省,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万亿元。七是聚力用好“关键一招”,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建设贸易强省,以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活力。八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汇聚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高水平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和文化体验廊道,实施文旅“百企领航”培育计划,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九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实施教育提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全民健身等公共服务七大工程,大力拓宽居民就业增收渠道,累计创设160万个左右城乡公益性岗位,新增城镇就业330万人以上,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十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东。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妥善防范化解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安全生产等领域重大风险,营造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环境。 今年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起步之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们研究制定了2023年工作要点,细化明确了116项具体任务举措,建立完善三大体系,推动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一是完善协调推进体系。出台先行区建设协调推进工作方案,健全省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专班推进机制,推动各市、各部门配套出台行动方案及年度要点,构建横向联动、一贯到底的推进体系,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先行区建设任务落实。二是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全力抓好“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151项重要政策事项争取落实,明确节点、跟踪调度,推动各项政策提早落地,为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三是完善项目支撑体系。建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库,制定统一的项目谋划导引,集中遴选、动态调整,要素优先保障、政策优先支持,以重大项目牵引先行区建设走深走实、早见成效。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大众日报记者:
近年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为稳定全国经济大盘贡献了山东力量。其中,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表现亮眼。请问,下一步山东将如何以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为牵引,依靠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进一步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张海波: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所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山东经济的优势所在、根基所在,特别是去年高规格召开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出台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树立起大抓制造业的鲜明导向。这次省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拿出一个板块,系统部署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再次彰显了对制造业的高度重视。我们将按照《报告》要求,坚持“狠抓五个创新,引领五个提升”。 一是狠抓企业技术创新,引领内生动能提升。企业是创新主体,抓创新关键靠企业。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积极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持续建强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通研发供给、成果转化等重点环节,切实提升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 二是狠抓供给结构创新,引领质量品牌提升。制造业是主要供给端,是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领域。我们将更多立足内需市场,深入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加快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型制造,进一步提升“山东制造”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努力以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地创造需求、引领消费。 三是狠抓制造方式创新,引领产业层次提升。高端化提升、智能化发展、绿色化转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在高端化提升方面,我们将开展企业技术改造提级行动,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巩固提升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积极抢占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在智能化发展方面,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入推进“工赋山东”,建强云服务平台体系,积极培育智能制造示范标杆,带动更多企业数字化发展。在绿色化转型方面,制定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 四是狠抓服务机制创新,引领企业活力提升。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顶起了制造业发展的大半边天。我们将高标准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坚持帮扶和发展并举,持续激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一手抓助企纾困解难,进一步强化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优化普惠性政策供给,积极帮助破解技术、人才、融资等方面难题,努力让企业轻装上阵。一手抓优质企业培育,支持企业聚焦细分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提升专精特新发展水平,培育更多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 五是狠抓产业生态创新,引领竞争优势提升。未来制造业的竞争,关键是产业生态的竞争。我们将以推行“链长制”为主抓手,深化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开展产业集群培优培强工程,深入实施融链固链专项行动,大力培育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带动更多配套企业、中小企业“入链进群”,实现更高水平的循环畅通,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作为“三稳”之一,请问今年山东在稳就业、促创业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或政策利好?
张涛: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既关系经济发展大局,又关系群众幸福安康。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对稳就业作出一系列部署,在刚刚召开的省“两会”上,林武书记在参加烟台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扎实做好稳就业、促增收工作;周乃翔省长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并确定“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的任务目标。 山东是劳动力大省、就业大省。2022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20.2万人,连续7年超过120万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009万人,同比增长0.8%;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64.31万个,安置63.04万人,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2023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扛牢就业大省的重大责任,实施“创业齐鲁、乐业山东”三年行动,打好政策“组合拳”,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作出更大贡献。重点做好“六方面持续加力”: 一是持续加力拓岗位。更大力度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在巩固现有岗位规模基础上,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60万个。全面实施高校毕业生“筑基行动”,扩大“三支一扶”招募规模,稳定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岗位招录数量,政策性岗位稳定在10万个左右。加大就业见习岗位募集力度,确保见习岗位规模稳定在10万个以上。 二是持续加力助企业。落实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顶格执行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最大力度支持企业吸纳就业。支持企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延续援企稳岗政策,推行降费率“直兑直达”、稳岗返还“免申即享”等模式,确保政策早落地、早见效。 三是持续加力保重点。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更加突出位置,启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启航扬帆计划”,确保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含升学、入伍等)稳定在90%;一手抓农村劳动力就业,启动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加大农民工返乡返岗引导服务,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帮助40万脱贫人口端牢就业饭碗。 四是持续加力促创业。实施“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升级重点群体培育、创业政策扶持等政策。在融资方面,将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范围;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借款人,可申请不超过1年的展期还款,努力破解创业者的融资难题。在优惠政策方面,在落实原有政策的基础上,拓宽一次性创业补贴申领范围,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以申领不低于1.2万元补贴,有条件的市,还可以将政策放宽到新注册个体工商户。同时,我们还将在优化创业生态方面,制定实施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努力让山东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 五是持续加力强培训。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大规模开展重点群体、重点行业培训,持续推进职业技能培训特色项目,开展“鲁菜师傅”创业能力提升培训试点,实施公共就业服务助力“山东手造”工程推进行动,开展乡村建设工匠培训,打造具有鲜明山东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品牌。 六是持续加力优服务。实施“十百千”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选树一批就业服务质量标杆机构。举办就业服务进校园、名校师生“山东城市行”等活动,打造就业服务活动矩阵。组织人力资源服务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进乡村活动,推进国家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省级就业环境友好城市建设,打造宜业乐业的良好生态。
李云刚: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它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宣传处宋涛同志(联系电话:51782292)。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