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5 15:00 出席: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周善东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永华 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徐勇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政策法规处处长李晓军等 内容:邀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 |
陈琛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周善东先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永华先生,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徐勇先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政策法规处处长李晓军先生,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亓伟先生,共同为大家解读《山东省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周善东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周善东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也感谢各位新闻界朋友长期以来对我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近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下面,我就《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工作原则等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实施方案》制定背景
党的二十大要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对于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推动城市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其作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工作重点之一。住房城乡建设部先后印发《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对这项工作做出具体安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将其写入省委常委工作要点、省政府工作报告和贯彻国务院18号文件三年行动计划进行部署。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部署,前期,经省政府批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8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的若干措施》,提出6个方面,20条政策措施。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城市更新行动开展,细化行动目标任务,我们同步启动了《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起草过程中,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多次赴省内外开展调研,学习先进经验、考察更新项目、听取意见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在调研基础上形成了《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二、《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3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2个方面。《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优化结构布局、提升功能品质、补齐设施短板、保护历史文化、彰显风貌特色、推进产城融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重点,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目标是到2025年,推动城市更新行动持续开展的政策体系、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建成一批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的城市更新项目,推动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把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好。
第二部分是主要任务。充分吸收贯彻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政策文件,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做法,按照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将城市更新行动细化分解为十大工程。
一是老旧片区综合改造工程。科学划分老旧片区改造地块范围和实施时序,整体设计、一体打造,干一片、成一片。分批开展30个左右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建设。
二是老旧住区宜居改造工程。推动老旧小区“一区一策”制定改造方案,更新提升配套设施,补齐社区功能短板,开展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到2025年,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2005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
三是老旧厂区(建筑)转型提升工程。促进老旧厂房、低效产业园区、老旧低效楼宇提质增效,开展低效用地盘活整治。加强对工业遗存以及工业建筑、工业设备、生产工艺等工业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四是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工程。优化社区生活服务网络,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断完善养老机构、普惠托育、社区卫生、公共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到2025年,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
五是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工程。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承载力,完善城市骨架路网,建设综合管廊,发展集约化停车设施。加快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到2025年,设区市居民小区基本建立分类系统,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以上。
六是公共空间营建提升工程。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提升建筑单体设计水平。强化城市生态基底保护,推动公园城市和城市绿道网络体系建设,到2025年,全省城市绿道达到1万公里。
七是历史保护文化传承工程。推动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塑造特色城市风貌,坚决避免破坏性建设。到2025年,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初步构建,历史文化遗产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八是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程。统筹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各类清洁能源建筑应用,推广绿色低碳建造方式。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消耗比例达到10%,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
九是城市安全韧性增强工程。推进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高建设工程的本质消防安全水平。推进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易涝点整治和排涝工程建设,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十是智慧化改造提升工程。推进通信网络、智能终端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完善数字化惠民服务体系。2025年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覆盖率达到100%。
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相关制度、强化政策支持、广泛宣传引导等4个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加强省级统筹协调,落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抓好要素保障,优化项目审批,推动城市更新行动落地见效。
三、落实《实施方案》的工作原则
城市更新行动是一项民心工程、发展工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实效,积极主动、稳妥有序推进,主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城市更新成果全民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强化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准确把握更新的重点和力度,以理念创新、机制变革和科技赋能引领城市更新行动有序开展。
三是政府主导,规范运作。推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强化项目前期论证决策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专业化运营水平,加快形成科学化、长效化的更新机制体制。
四是分类实施,守牢底线。综合考虑城市规模、定位、财力等条件因素,合理确定城市更新任务目标,把握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坚持“留改拆”并举,有效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城市更新行动目标,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完善路径模式,制定配套政策、标准,为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发展环境。指导各地健全政策举措,抓好相关试点,开展城市体检,编制专项规划,搞好宣传引导,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实施方案》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确保措施落实到位、政策执行到位,不断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陈琛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中宏网记者
城市更新涉及大量留改拆项目,请问,在优化城市更新项目审批流程,加快项目实施方面,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推出了哪些措施?
李晓军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科学、便捷、高效的审批流程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牵头20余个部门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包括城市更新项目在内的各类项目综合审批效能位居全国第三,优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等20余项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今年,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优化城市更新项目审批的指导意见,推出5方面、19项举措。
一是加强前期项目策划。规范《实施方案》编制流程和要求,明确城市更新项目目标、内容、建设计划、推进步骤,确定评估审查、合规性审查、论证程序和批准机构。相关部门和市政公用单位依据批准的实施方案,提前统筹土地、能耗、资金等需求,提出项目策划意见和规划建设条件,生成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审批流程图,提升审批效率。
二是简化工程规划手续。完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制度,在符合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以及不影响周边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不改变建筑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对老旧小区微改造、城市公共空间服务功能提升等城市更新项目,免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探索实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告知承诺制,申请人以书面形式作出承诺的,规划审批部门可直接作出许可决定。
三是优化开工手续。明确划拨决定书等7类文件,均可作为用地使用权证明文件办理施工许可。对于低风险项目,在申请人作出承诺并上传施工图后,可容缺图审合格书办理施工许可。城市更新项目确实无法满足现行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在确保满足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可由相关部门、建设单位、业主、利害关系人会商解决。
四是简化验收流程。推行联合竣工验收,规范提供验收前技术指导,由牵头部门统一受理验收申请、限时完成现场勘验、统一出具验收意见。对一般项目,实行消防验收备案告知承诺制,适当降低抽查比例。对满足独立使用功能的单位工程,在符合项目整体质量安全要求、达到安全使用条件的前提下,可单独验收。
五是分类优化审批服务流程。针对既有建筑更新改造项目,允许按照实际合理确定建筑退线、建筑间距、机动车停车数量等标准。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鼓励具备条件的小区整合成片区统筹改造,同一计划年度内,由同一建设单位建设的,可捆绑打包、一次报批、分批实施。针对市政管网更新改造项目,需要收储新增国有建设用地的,实施“带方案供应”。
大众日报记者
《实施方案》主要任务提出,实施老旧厂区(建筑)转型提质工程,加强对工业遗存及工业建筑、工业设备等工业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请问,山东省工业遗存及工业文化资源有哪些特点?主要采取什么路径或方式进行保护利用?下一步,有何具体的措施和动作?
李永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工业遗存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省作为工业大省、文化大省,具有丰富的工业文化资源,散落的一处处工业遗存见证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结构转型,浓缩展现了山东省非同寻常的工业制造奋斗历程,承载着一座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目前,共登记在册工业文化遗存214处,主要分布在沿海最早开埠的青岛、烟台、潍坊等市,以及胶济铁路、京沪铁路沿线的淄博、济南、德州、枣庄、济宁等市。从行业分布看,以采掘业、铁路运输业和酿造、纺织、化工为主,部分为装备制造业。以工业遗存为主要载体的工业遗产,成为镌刻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认定五批共194项国家工业遗产,其中我省有14项,位居全国第二。
近年来,全省工信系统大力支持各地突出地方工业历史传承,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对工业遗产妥善加以保护利用。一是厂房和设备、设施的接续利用,如山东耐材集团鲁耐窑业有限公司,建于100多年前的大型厂房依然从事正常生产。二是建成主题博物馆或开辟历史展览区,如胶济铁路博物馆、青岛邮电博物馆、胜利油田“功勋井”等。三是发展工业旅游和体验休闲区,建成招远金翅岭金矿、坊子炭矿遗址、荣成神雕山采石坑遗址等一批主题特色突出的工业遗址公园。四是改造成文化创意园区,如由济南皮鞋厂改建的“西街工坊创意文化产业园”、由青岛国棉五厂改建的“青岛纺织谷”、由淄博瓷厂改建的“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等地。五是对处于闲置状态的工业遗存研究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确立开发利用项目。如因为工厂搬迁或停工,已整体废弃的章丘明水粘土矿、肥城7450工厂等地。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整体性保护,挖掘工业遗产丰富文化内涵。以因地制宜的城市规划、政府社会的共同参与为行动指南,综合考量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组织开展工业文化资源调查研究,进行规范认定管理,分级分类实施保护利用,更好地挖掘其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艺术审美、产业特征等时代价值。二是创意性展示,彰显工业遗产独特文化个性。突出各地的工业遗存类型特色,构建分行业、分区域的工业博物馆体系,全方位展示山东省工业发展历程,大力弘扬工业精神、工匠精神,广泛开展工业文化研学活动,争创爱国主义教育、党建教育、“大思政课”教育实践基地。三是产业化增值,推进工业遗产释放经济价值。依托工业遗存老旧厂房空间资源,积极承载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展示中心等文化设施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对规模体量大、开发价值高、辐射带动强的工业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创建工业文旅综合体和4A级工业旅游景区。实施 “千年匠心、百年品牌”推广工程,建设产业沉浸式体验馆,开展特色鲜明的工业遗产文化节、工业遗产旅游节等活动。四是系统性发展,强化城市工业遗产情感寄托。综合低碳生态利用、宜人社区塑造、整体风貌维护,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形象提升相融合,依托工业遗产建设主题突出的工业遗址公园、城市文化公园等,形成适应当代生活方式的城市人文景观和公共开放空间。我先回答这些,谢谢。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自然资源部门在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采取了哪些举措?
徐勇
存量用地盘活和空间结构优化是城市治理方式的重要支撑。省自然资源厅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始终坚持牢牢把握“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工作定位,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助推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开展城市体检,精心规划布局。指导各市连续4年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工作,准确识别城市空间结构、空间效率与空间品质问题,确定城市更新重点区域和重点方向。支持各地开展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明确城市更新任务目标、更新范围、重点内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建立与城市更新相适应的详细规划编制和动态维护机制,将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市设计等空间管控要求纳入详细规划,作为实施城市更新项目、核发规划许可的法定依据。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政策集成,统筹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意见》,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为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着力点,建立城镇低效用地调查数据库,科学编制再开发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出台相关配套文件10余个。每年组织各市盘活城镇低效用地约2万亩,有效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保障产业项目落地和转型升级。为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从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两方面出台系列政策,保障工作推进成效。正向激励方面,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实行新增计划指标奖励政策和返还土地增值税补助金政策,形成“再开发项目越多、得补助越多”的激励导向,累计返还土地增值税6000余万元。反向倒逼方面,通过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征收试点等,引导企业改造转型或退出低效用地。
三是坚持先行先试,注重示范引领。选择部分市、县(市、区)作为示范区域,探索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和开发模式,打造两批50个低效用地示范项目经验在全省推广,2个工业用地盘活利用典型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案例集。今年9月,青岛市成功入选全国43个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之一,青岛市把低效用地再开发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内容,通过重点低效片区开发建设,腾空储备土地5万余亩,已开发利用土地2.46万亩,总投资1100亿元,预计拉动投资约3000亿元,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进一步探索政策激励,强化部门协同,探索多种低效用地再开发模式,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为推动城市更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土地要素资源保障。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在该政策的指导下,济南市将如何开展城市更新工作,能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亓伟
谢谢记者的提问。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安排,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加大城市更新立法调研工作力度,研究制定《济南市城市更新条例》及配套政策文件,适时启动《济南市城市更新工作导则》《济南市城市更新操作流程》等法规政策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强化城市更新顶层设计,为有效推进城市更新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规政策依据。
二是突出城市更新重点。济南市坚持为民更新的理念,已实现40万居民“出棚进楼”、约476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2次获得全国前十的国务院督查激励城市。下一步,济南市将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加快出台具有泉城特色的“1+N”城中村改造政策体系,稳慎有序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配合推进平急两用设施建设,以高质量工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同时,高标准实施济南古城(明府城)片区、上新街周边片区等历史街区的城市更新,将历史元素与新型业态有机结合,让历史城区“活”起来、“火”起来。
三是积极做好城市更新试点工作。济南市于2022年列入省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印发了《济南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明确整体工作思路。结合试点进展情况,按照“留、改、拆”的理念,将进一步细化城市更新任务和目标,明确城市更新项目管控要求、实施流程等具体事项,探索构建具有特大城市特色的城市更新规划传导机制。
四是科学运用“城市体检”成果。今年,济南市列入全国10个、山东唯一的“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制度机制试点”,目前已对照“61+13”项城市指标进行了全面体检,高质高效完成了试点任务。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把城市体检出来的问题作为更新的依据,落实“形成问题清单—落实责任部门—制定任务清单—定期督导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走出精细化推动城市更新的路径,实现“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四好”建设。
五是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前期,济南市已举办省内首个城市更新政银企对接暨项目推介会,累计获15家银行授信1298亿元。下步,将探索成立城市更新基金,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鼓励央企及各类诚信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壮大市(区)平台资产规模。提高项目包装策划水平,更加注重策划打造更新区域的产业和业态。实现“财政资金”“社会资本”“信贷资金”有机融合,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供资金保障。
陈琛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办公室高健,电话:51765077。
本次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