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9 14:36 出席: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周立伟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海波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龙钢 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军 省大数据局副局长顾卫东 内容:解读《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十大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孙应琢
媒体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就推动数字经济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一系列思路举措。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副省长周立伟先生为大家解读文件精神,同时我们还邀请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海波先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龙钢先生,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军先生,省大数据局副局长顾卫东先生一起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周立伟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周立伟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对参加今天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并借此机会,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山东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实施“十大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面,我通报三个方面情况。
一、文件出台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山东工业门类齐全、经济实力雄厚、市场空间广阔,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增长点,出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多维度政策支持体系,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首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坚决贯彻、全面落实。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大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注入强大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必须把握大势、找准定位,全面提升我省数字经济创新力竞争力,力争在全国数字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位势。
其次,省委、省政府把数字经济发展摆到空前高度,必须强化举措、务求实效。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担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链长”,提级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发展。8月3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创新谋划部署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和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凝聚了大抓数字经济的强大合力。观念新突破、定位新提升、部署新强化,亟需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抓手,推动全省数字经济新一轮大跨越大提升。
第三,数字经济是我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必须抢抓机遇、赢得未来。当前,山东正处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适应新形势、塑造新优势,迫切需要能够广泛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而数字经济正是极具潜力的宽广赛道。必须树立起“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加压奋进、争先进位,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铸造强大数字引擎。
二、文件主要内容
这次印发的两个文件,数字经济发展《意见》是推动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纲领性文件,信息技术产业《指导意见》是引导我省数字产业大跨越大提升的指导性文件。两个文件以省委、省政府最高规格出台,充分体现了我省“抢数字时代先机、抓创新发展风口”的战略考量和坚定决心。
数字经济发展《意见》,聚焦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以实施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为主线,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全国前列,数字经济总量占全省GDP比重超过50%。在重点任务上,主要围绕突破重点数字产业、深化产业数字赋能、加快数字技术创新、激活数据资源价值、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健全数字治理体系、优化数字发展环境7个方面持续加力,不断开辟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在保障措施上,主要是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完善监测考评、营造良好氛围,构建高效体制机制保障。
信息技术产业《指导意见》,坚持以实施“链长制”为总抓手,以“十大工程”为主路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全省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到2025年突破2.2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在重点领域上,全力实施集成电路“强芯”、高端软件“铸魂”、先进计算“固链”等十大工程,提出各细分领域主要着力点和2025年具体目标,加快打造发展新优势。在实施路径上,主要是通过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做强发展主体引擎、拓宽市场应用空间、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完善产业发展环境6大具体任务,扎实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保障措施上,主要是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财税扶持、加强宣传引导、健全考核评估,为产业发展提供完善政策服务体系。
三、文件把握的主要原则
一是注重增强目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紧密衔接数字中国、国家信息产业规划以及我省数字强省建设规划、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等文件,结合我省数字经济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全面落实数字经济大会提出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既适度超前又切实可行。
二是注重提升数字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本地能力培育和外部资源引进、促进发展和保障安全有机结合,进一步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带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面扩量提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显著增强。
三是注重深化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发挥我省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强化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充分释放数据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领域深度融合发展,以数字化转型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四是注重提高资源要素服务保障效能。坚定不移健全推进机制、细化配套举措,对数字经济领域每年实施的科技重大专项数量、重点人才工程支持数量予以明确,并提出设立100亿元基金、完善考核评估等系列措施,力求进一步统筹资源、形成合力。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推进两个文件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加快推动目标思路再聚焦、产业项目再聚集、资源力量再聚合,全力塑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通报完毕。
孙应琢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新华社记者
数字经济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山东在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围绕落实两个文件,下步将在哪几个方面着力?
张海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数字经济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最强引擎,特别是今年高规格召开全省性会议,高层级出台多个重要文件,推动数字经济开启新一轮大跨越大提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坚决扛牢重大职责,全面拓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空间,努力以“数字变量”撬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数字化发展之路。预计今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将提升2个百分点、超过47%,正在扛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一是核心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1-11月全省信息技术产业营收1.83万亿、增长14.9%。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2.4%、软件业增长16.2%,分别高于全国10.9个、2.3个百分点。4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百强前15位,7家企业被评为全国软件百强。在集成电路、锂电光伏等重点领域建设投产了一批引领性重大项目,产业发展动力持续增强,预计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将达到8.5%。
二是数实融合水平走在全国前列。高标准建设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济南、青岛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实施工赋山东行动,今年新培育3个国家“双跨”平台、11个特色专业型平台,新增数量均居全国第1,产业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全国前茅。获批创建全国首个功能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累计405家企业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贯标评估、建设国家级智能工厂35家,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深入开展5G建设攻坚行动,累计开通基站20.2万个,全面覆盖所有乡镇镇区。今年新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32个、数量居全国第2。成功落地建设“星火·链网”济南超级节点。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累计接入国家顶级节点29个,标识注册量、解析量双超1000亿。
实践证明,数字经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泛在动能和最大增量,必须奋力抢占赛道、潜心打造特色优势。下一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以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为总抓手,充分发挥“链长制”高位统筹引领的作用,加力健全省数字经济联席会议等机制,聚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重点抓好“四个加力突破”:
一是在全面提升数字产业上加力突破。深入实施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科学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聚力“提规模”,在数字终端、先进计算等我省优势领域,做强品牌、扩大市场,推动产业加速向高端迈进。聚力“固根基”,在集成电路、高端软件、锂电光伏等重点关键领域,加大投入、强链补链,努力把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夯得更加坚实。聚力“拓空间”,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空天信息等新兴未来领域,培育典型场景、强化应用牵引,加快打造一批新增长点。
二是在持续深化赋能应用上加力突破。扎实开展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瞄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主战场,分类开展工业企业负责人数字化转型普及和提升培训,全面提高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加快建成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进一步发挥好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作用,推出一批“小快轻准”解决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深度激发广大企业内在活力。
三是在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上加力突破。开展企业数据要素化试点、工业品主数据标准试点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级开展数据采集、传输、存算、管理及应用。创新数实融合模式,以建设数据资源丰富、数据价值显著的“产业大脑”为突破口,培育一批数据驱动型“晨星工厂”,增强工业大数据对制造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驱动力。
四是在全面筑牢基础支撑上加力突破。聚焦事关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需求,全面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发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字号”平台作用,找准关键芯片、基础软件等“卡脖子”薄弱环节,加强技术攻关,加快靶向突破,全力培育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贡献更大的数字力量。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数字产业项目是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硬支撑”,请问省发展改革委在培育数字产业重点项目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龙钢
谢谢您的提问。省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培育,按照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加快实施数字产业“十大工程”,我们会同省有关部门开展了首批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申报工作,经专家集中研究论证,形成了首批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名单,共100个项目,总投资1833.48亿元。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聚焦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深刻把握数字产业发展规律,围绕我省数字产业“十大工程”,突出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质量优先,注重补强延长产业链条,精准有序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数字产业项目。优先支持工艺技术国内外领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我省产业链条断点和布局空白的数字产业项目,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二是突出项目投资拉动效应。首批100个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平均单体投资18.33亿元,其中,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10个、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经估算,100个项目达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2226.67亿元,新增利润409.61亿元、税收124.95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将有力拉动我省数字经济增长。
三是着力推动数实融合提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加速器和经济增长的新源泉。这100个重点项目均与实体经济紧密衔接,通过数字技术全产业链深度融合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其中,25个人工智能项目涵盖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平台、数字化工厂等领域,项目实施将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步伐,加速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省有关部门,强化重大项目台账管理,按照动态调整原则,形成项目有进有出、滚动推进的良性循环,每年适时推出一批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同时,深化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在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方面,用好用足要素保障政策,加快数字产业重点项目落地,为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谢谢!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科技创新是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请问今年省科技厅围绕加快数字技术创新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措施、思路和打算?
潘军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省科技厅认真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着力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等工作,积极为建设数字经济强省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一是以“卡脖子”技术攻坚为主线,强化精准攻关。2023年,我们围绕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人工智能模型、传统产业数字化等数字经济重点方向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2项,支持财政资金超过2亿元。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在高端芯片、高端软件、关键设备、电子材料、先进计算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引领性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提升了我省数字经济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积极实施科技示范工程,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围绕服务器、虚拟现实、新型显示、北斗应用等关键领域需求,组织实施“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科技示范工程,推动重大集成性创新,带动区域和产业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整体跃升,切实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链安全稳定、创新发展。
三是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围绕空天信息、半导体材料、虚拟现实、指令集架构等方向批准建设了10家数字技术领域省重点实验室,今年又聚焦云计算、碳化硅半导体、显示光学等数字经济领域新布局建设了6家新省技术创新中心。9月,合肥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在济南正式揭牌,济南基地成为我国首个国家实验室的揭牌基地。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了数字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体系,有效提升我省自主创新水平。
四是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建设。2023年,会同财税部门为近6000家企业快速落实“小升高”“创新竞技”奖补资金6亿元,为近1.26万家企业落实研发投入后补助超8.3亿元。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项目200余项,支持资金近600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热情。
五是加快数字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升级。今年我厅积极开展“山东好成果”发布工作,面向社会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征集,对有望进一步突破的成果,在科技项目、人才、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截止目前重大科技成果库入库成果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33项。
下一步,我们将瞄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聚集项目、平台、人才、企业、成果等各方面创新资源,全面支撑数字经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抓好数字经济产业链核心技术的高水平供给。聚焦数字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通过“揭榜挂帅”“军令状”“赛马制”等新型科研组织方式,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领域持续布局一批前沿性、战略性、引领性、关键性研发任务。
二是持续抓好重大创新平台的创建提升。建强用好浪潮、海尔、歌尔、超算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在信息技术领域再布局建设一批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载体,扎实打造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
三是抓好数字技术领域优秀人才的引育工作。抓好各项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组织实施工作,通过竞技行动、创业大赛等“以赛代评”的方式,吸引更多海内外数字技术领域优秀人才来鲁创新创业,推动先进技术、成果来山东落地转化。
谢谢大家!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下一步,我省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和支持政策?
顾卫东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快融合,数字基础设施已成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基石。在今年5月的数字强省建设工作推进会和8月的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明确指出数字基础设施是推动数字“四化”,建设数字强省的底座支撑,强调要强化数字基础建设,按照“需求牵引、适度超前”的原则,建强计算“中枢”,壮实网络“躯干”,织密终端“末梢”,打造算力网络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山东聚焦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前瞻布局“网、云、端”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域感知的融合基础设施,统筹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0.2万个,16市全部达到国家级“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千兆光网用户数突破1100万大关。数据中心在用标准机架总数突破35万个,智能算力占比达到26.7%。注册在用物联网终端数达到2.1亿个,累计流量位居全国第一。加快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公路(济青中线济南至潍坊段)正式建成通车,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刷新全球纪录,全省累计上线智慧停车场5218个,等等。
下一步,我省将重点提升数字基础设施的计算能力、连接能力、感知能力,持续加强数据中心、“双千兆”网络和物联网规划布局,统筹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底座。省大数据局将充分发挥省数办统筹协调作用,会同省工信厅、通管局等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六大行动,推动我省数字基础设施提质增量,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算力提质行动。鼓励各类数据中心采购先进算力设备,增强大中型数据中心单机架算力和超大规模云计算能力,推动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0%左右。开展绿色节能改造,进一步优化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PUE)。二是算力增量行动。加快在建数据中心投产,推动已建成数据中心二期扩容,鼓励各市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部署边缘数据中心,推动全省在用标准机架总数达到40万个左右,总算力达到11EFLOPS。三是算网一体化提升行动。规模部署高质量独立组网5G网络,加快推广千兆光网,累计建成5G基站24万个以上,千兆网络用户数达到1400万左右,推动省内主要数据中心实现主城区内部任意地点“1毫秒算力可达”。四是云端协同行动。鼓励省内数据中心承载各类物联网平台,围绕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开展特色行业应用。2024年年底前,新培育50家左右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一批千万级终端规模的行业应用,推动全省物联网终端总数突破2.5亿个。五是应用场景打造推广行动。联合省工信厅、通信管理局等部门,高质量办好“绽放杯”5G应用大赛、“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大赛和“华彩杯”算力应用大赛,围绕工业、政务、金融等重点领域,培育50个以上算网融合典型应用案例,面向全省推广应用。六是融合基础设施整体提升行动。统筹推进交通、能源、市政、水利、生态环境、文旅教体等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高质量打造省域5G智慧电网等行业领先的标杆工程。
孙应琢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宋春丽女士,联系电话:51782532。
本次政策例行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