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2-09 17:32:17 信息来源: 海洋装备产业处
2月6日至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带队到我省调研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情况并组织召开座谈会,副省长周立伟陪同调研并主持会议。
调研期间,田玉龙一行到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东方蓝天钛金公司、中集来福士公司、“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等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企业单位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深入交流。
田玉龙对山东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成效表示肯定,他指出,山东海洋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深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战略引领,加强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增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供给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央地联动、部门协同、产学研合作,支持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发展,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要强化需求导向,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在高水平开放格局中推进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周立伟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给予山东各项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山东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业经济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总抓手,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标准,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绿色智能转型,为制造强国、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山东力量。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海波介绍了全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情况。近年来,我省船舶海工装备产业抢抓有利时机,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补短板、强优势、促集聚、优链条,推动行业发展向更高质量跃升。2022年,全省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列全国第5、第5和第4位,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增速分别高于全国7.5、13.7个百分点。海工装备产值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的37%。船企平均生产保障系数约3.4年,超过全国水平0.7年,全省手持订单量超过1000万载重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重点企业在手订单超500亿元,部分企业排产已经安排到2026年,保持较高景气度。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内建造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打破国外垄断的水下采油树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相继交付使用,整体呈现出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青岛、东营、烟台、潍坊、济宁、威海、日照、滨州等8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省海洋集团、烟台中集来福士、青岛北海造船等15家重点单位和企业汇报了相关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烟台市人民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和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