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案标题
    关于推动我省工业旅游发展的建议
  •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 提案编号
    13010596
  • 承办单位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发布日期
    2023-04-30

关于推动我省工业旅游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3-04-30 11:24:24

省文化和旅游厅:

朱文秋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我省工业旅游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就有关建议内容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工业旅游工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工业基础好、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多的优势,将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和工业转型的新动能进行培育打造,推动工业旅游发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一)丰富旅游载体,盘活用好工业资源。我省工业文化资源丰富,共有14个国家工业遗产,居全国第二位;建成山东省邮电博物馆等73家工业博物馆,其中非国有博物馆54家(民办非企业23家)。利用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教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新兴工厂,包括建筑车间、机器设备以及生产工艺、手工技能、企业文化等发展工业旅游,基本形成了以观光工厂、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工业文化创意基地等为主的8类工业旅游产品体系。

(二)加强规划设计,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我省工业门类齐全,区域发展比较均衡,各地都有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去年我省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14个,工业百强县11个。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工作旅游,融入区域发展规划,打造了一批区域特色旅游品牌。除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张裕葡萄酒酒庄、东阿阿胶世界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外,各地市都有叫得响的知名工业旅游品牌,开创了一系列工业旅游新资源。

(三)弘扬传统文化,推进民族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山东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的优势,积极保护传承鲁酒、鲁药、鲁锦、鲁瓷、阿胶等历史经典产业,结合工业旅游开发创新,推动传统工业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一批文化底蕴和民族情结深厚的工业文化品牌。每年省内举办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呈现传统产业的匠心品质、创新活力,成为人们进行文旅消费、体验非遗文化、感受工匠精神的新场景。

(四)注重市场引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发布《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指南》省级地方标准,为全省工业旅游基地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组建山东省工业旅游联盟,进一步推进更高水平的工业资源整合统筹、高效利用,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工业旅游线路和品牌。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3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39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3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87家。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

(一)缺乏整体运作,资源联动效应发挥不明显。工业资源有效利用不够,有的规划论证不充分,内涵挖掘不丰富,游客参与体验度不高;有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跟不上,没有形成联动产业体系。

(二)旅游产品不丰富,吸引力不足。有的仅是“工业+旅游”的简单组合,停留在参观生产线、企业文化长廊等浅层面,产品体验性、吸引力不足。工业旅游纪念品开发低层次、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深层次、复合型的创意体验型旅游产品较少。

(三)投入和回报不对等,可持续性不强。开发优质工业旅游项目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短期内很难取得可观收益,部分企业开发积极性不高、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考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高质量助力山东省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更全面展示山东文化软实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风采,以分类指导、树立标杆、融合发展、打响品牌为原则,优化工业旅游供给品质,突出区域特色亮点,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工业旅游示范省份,促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更加有效、工业文明传承创新更加显著、山东制造金字招牌更加响亮。

(一)深化资源挖掘整理。研究出台《山东省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开展工业遗产调查、评估、认定,形成分级保护利用体系。区分历史传统工业、近现代民族工业、新中国初创工业、改革开放后新工业四个阶段,组织工业文化资源调查研究,为开展工业旅游充分挖掘潜力,促进工业遗产从生产性资源转向生活化创意空间。

(二)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研究出台《山东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推动将工业文化传承创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建筑设施、特色产品、工具设备等实物遗存及档案材料的保护利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讲述齐鲁工业故事,传播工业文明,弘扬工匠精神。

(三)开展示范创建引领。依托《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指南》,充分发挥张裕葡萄酒、青岛啤酒等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品牌工业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支持鼓励具备资源优势的工业企业探索创新,打造工业旅游综合体。以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引导工业旅游景点集聚发展,形成具有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品牌影响力、旅游吸引力的工业旅游发展区域。

(四)丰富业态产品体系。统筹推进工业旅游与城市漫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协同发展,有机串联工业旅游景点与其他类型旅游景点、旅游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策划设计特色工业旅游线路产品。突出观光工厂、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公园、工业文化创意基地、工业旅游装备制造等业态支撑,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旅游产品。丰富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定制服务和沉浸式旅游体验,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五)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支持现有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轻工纺织、食品等企业加快开放工业旅游,引导试点开放学生春秋游和职工主题教育活动,将企业展示大厅的改造提升与科普基地、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结合,拓展工业品企业的展示功能与旅游新体验。鼓励企业建设博物馆或工业展馆、纪念馆,形成一批工业文明传承与科普、教育的新载体。整合全省工业博物馆资源,建立全省范围内的工业博物馆体系。

特此答复。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4月3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政策处 0531-51782598)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