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实施先进制造业
“2023突破提升年”工作方案》

时间:2023-07-06 15:00

出席: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张海波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龙钢 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 许勃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焉杰 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 臧耀刚

内容:邀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要负责同志等解读《实施先进制造业“2023突破提升年”工作方案》

图文实录

    李康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制造业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也是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近日,《实施先进制造业“2023突破提升年”工作方案》印发实施。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海波先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龙钢先生,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许勃先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焉杰先生,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臧耀刚先生共同为大家解读《工作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张海波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张海波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一起召开这次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山东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近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以鲁政办字〔2023〕78号文件,印发了《实施先进制造业“2023突破提升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下面,我先简要介绍一下《工作方案》的基本情况。

    一、《工作方案》出台的主要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制造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优势,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去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制定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2022—2025年)》,进一步凝聚起大抓制造业、齐抓制造业的强烈氛围。特别是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来抓,以新春第一会召开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级推进标志性产业链“链长制”,成立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将做强做优做大先进制造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深入推动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省政府将今年确定为先进制造业“突破提升年”,进一步量化目标、细化措施、强化责任,确保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

    近段时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工信厅联合有关部门,深入谋划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代拟了《工作方案》初稿,先后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省政府办公厅于6月30日正式印发实施。

    二、《工作方案》编制的总体考虑。《工作方案》编制过程中,坚持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深刻把握当前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鲜明导向。

    一是加强统筹衔接,全面细化实化。紧密衔接《山东省“十四五”制造强省建设规划》和《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2022-2025年)》,对2023年重点任务、工作目标、推进措施进行全面细化实化,确保年内实现新突破新提升。

    二是立足国家所需,发挥山东所能。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我省制造业比较优势,力争2023年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战略产品,在新时代制造强国建设大局中贡献山东力量、展现山东担当。

    三是紧盯核心关键,强化以点带面。立足现阶段我省制造业发展特点,紧紧抓住锻长板、补短板、强底板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2023年可量化、可操作、可见效的具体任务和工作措施,切实打好先进制造业突破提升攻坚战。

    三、《工作方案》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共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3大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主要突出《工作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要“把做强做优做大先进制造业作为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中之重,立足国家所需、发挥山东所能,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以新型工业化新成效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聚焦“强创新、强产业、强企业、强平台、强融合、强投资”6个方面,谋划提出22项重点任务,作为实施“2023突破提升年”的主要抓手。其中,强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持续做强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两大载体,积极参与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两大工程,争取年内攻克10项左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实施100项左右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强产业是核心领域,统筹抓好6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8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6大未来产业前瞻谋划,持续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企业是主体力量,充分发挥大企业主力军和中小企业生力军作用,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推动大中小企业互促共生,激发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微观主体活力和动力,全年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0家左右。强平台是重要载体,突出开发区制造业主体地位,确保工业类开发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3-5个百分点。大力培育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高能级平台。强融合是发展方向,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年内新培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左右,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左右,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0家左右。强投资是关键支撑,积极扩大和优化制造业有效投资,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精准引导项目储备,每季度梳理200项左右制造业重点项目谋划清单;完善先进制造业招商图谱,靶向对接促进项目招引,有力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主要从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高端智库作用、强化政策集成创新、加强评估督导考核4个方面,提出了实施“2023突破提升年”的支撑保障措施。

    实施先进制造业“2023 突破提升年”,是我省做强做优做大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抓手。下一步,省工信厅将切实发挥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抓好《工作方案》落地落实,确保年内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一是加强协调推进。提请省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进一步部署安排先进制造业突破提升重点任务。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把先进制造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上下贯通、横向协同、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二是科学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对省内外先进制造业发展进行跟踪和前瞻研究,聚焦《工作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谋划科学有效的思路举措。三是强化政策支撑。深入对接国家政策动向,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着力实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资源保障十条措施,持续优化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环境。四是加大督导考核。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绩效考核力度,对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市县加强督查激励。

    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科学引领、精准谋划,又需要统筹协调、高效推进。明后年,我们也将分年度确定推进主题、编制工作方案,持续巩固和强化制造业顶梁柱作用,聚力抓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中扛牢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谢谢大家!

    李康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中宏网记者
      《工作方案》中提到山东要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摆到更加突出位置,聚焦六大优势产业,启动技改升级行动,请问下一步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焉杰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指出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是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的重要一环,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去年,省委、省政府把工业技改提级作为“十大”扩需求行动的重要内容,工业技改投资实现平稳增长,促进了投资提质增量。近期,围绕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深入分析,系统谋划,研究制定了《山东省传统产业技改升级行动计划》,聚焦冶金、化工、轻工、建材、纺织服装、机械等六大传统优势产业,明确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工作路径、保障措施,力争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6%以上,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25左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抓高端化提升促结构升级。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建设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50家左右,为产业改造升级提供强力技术支撑。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编制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和产业链技术发展路线图,承担承担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项目30个左右,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标志性重大战略产品。聚焦“三品”战略,每年遴选、推介100项左右“山东制造·齐鲁精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山东制造”品牌。

    二是抓智能化改造促数实融合。坚持以数字变革引领全面转型,统筹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拓展传统产业发展新空间。深化数字赋能增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超过7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实施以先进生产线为主的迭代改造,建设智能工厂1000家左右,不断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

    三是抓绿色化转型促节能降碳。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加强能效对标引领,重点领域工业企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产能比例超过30%,切实提高传统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00家、绿色园区20家、开发绿色设计产品500种。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术、引领作用强的绿色制造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电力设备等优质产品。

    四是抓集群化发展促生态融通。构建优质企业培育格局,形成覆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的梯度体系,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万家左右、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000家左右。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打造200家左右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20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20个左右,积极创建国家级集群。编制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推动支持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动力装备等3个国家级集群加快向世界级集群提升。科学规划园区空间布局,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级,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45%以上。

    五是抓服务化延伸促模式创新。推进传统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共享平台建设,强化工业设计赋能,创新协同制造服务,促进传统制造模式加快向“产品+服务”“制造+服务”等模式转型。到2025年,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共享制造平台,建设一批能够提供分时、计件等灵活服务的共享工厂;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达到700家左右,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平台达到400家左右。

    为保证18项重点任务顺利推进,主要从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强化项目载体支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机制体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生态5个方面提出了支撑保障措施。比如,机制体制改革方面,聚焦单位要素投入产出效益,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发挥“亩产效益”评价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作用,配套实施差别化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中,倒逼低端低质低效的产能退出。政策扶持力度方面,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和引导作用,建立传统产业重点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白名单”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将优质技术改造项目作为贷款投放的重点领域。强化助企服务方面,通过企业申报、专家评估等方式分行业、分领域建立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推荐名录库,为企业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通过行动计划实施,不断焕发传统产业新优势、新活力,助力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以新型工业化新成效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

    谢谢大家!

    企业观察报记者

      投资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支撑,请问今年以来山东省制造业投资总体情况如何?围绕扩大和优化制造业有效投资将采取哪些措施?

    龙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制造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强化投资引导和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制造业稳运行、提质效。今年1-5月份,全省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6.1%、高于全国增速0.1个百分点,化学、电子设备、医药等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6.3%、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1.3个百分点,展现了强劲势头。总体上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制造业投资形势稳健、趋势向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突破提升,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支撑作用,抓实项目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挖掘拓展投资空间。

    一、突出增量拉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完善项目推进体系,盯紧抓牢投资体量大、建设条件成熟的制造业项目,建立台账,强化调度,促进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加快推进170个投资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二是健全项目谋划机制,建立分层次谋划体系,在省级层面再谋划10个左右惠及长远的引擎性项目,夯实“十四五”期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支撑。引导各市梯次谋划一批储备项目,强化与省重点项目管理体系的衔接联动,确保滚动实施、接续有力。三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依托自贸区、上合示范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等高能级平台,引导地市“点对点”对接大型央企和头部民营企业。在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拿出100平方公里“净地”,聚焦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引进一批支撑性强的先进制造业项目。

    二、突出方向引领,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布局建设一批大型生产力项目,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按照全省统筹、集约发展的思路,修订完善钢铁、石化产业规划,谋划建设一批大型炼化和先进钢铁项目,打造世界级钢铁制造基地和高端石化产业集群。二是按照区域集聚、沿链聚合的思路,一体化推进新能源整车、芯片、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打造具备世界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完整链条,力争今年新能源整车产量突破40万辆;充分发挥需求对供给的牵引作用,统筹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三是按照点上突破、抢占前沿的思路,加快培育集成电路、空天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轮产业布局竞争中赢得主动,今年力争新培育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左右,全面夯实产业发展的载体支撑。

    三、突出要素保障,全面强化政策供给。聚焦企业发展、产业投资、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加大政策创新和要素保障力度,积极营造稳运行、扩投资、提质效的良好环境。一是强化政策集成供给,实时跟踪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在顶格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立足我省实际,从破解信贷融资、产销衔接、用工物流等方面,滚动推出含金量高、惠及面广的政策措施,切实提振企业信心、稳定生产经营。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铸造和轮胎行业的管理政策,加大对高端项目的支持力度,着力解决项目落地难的突出问题。二是深化要素保障服务,全面落实能耗煤耗保障十条措施,积极保障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合理用能用煤需求,对纳入省级重点项目范围的制造业项目,能耗缺口由省级统筹解决。持续强化对上争取,用足用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设备更新改造、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专项政策,充分发挥预算内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制造业项目建设。三是全力抓好能源供应,全面落实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方案,针对度夏期间可能出现的1000万千瓦供电缺口,强化省内电源出力和省外来电增购,确保全年省外来电最大送入负荷2200万千瓦,力争达到2600万千瓦,全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深度调整用能结构,加快推进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核能等“九大能源工程”,力争今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低碳、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山东科技报记者

    科技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请简要介绍下科技部门在推动制造业创新突破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措施和打算?

    许勃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同时,也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省科技事业发展的新闻媒体和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近年来,省科技厅紧紧围绕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努力争当全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持续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积极为建设制造强省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一是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围绕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编制出台了“十四五”专项规划,聚焦制造业领域的科技问题和前沿问题、“卡脖子”技术、国产化替代等,抓好谋篇布局。今年3月初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制定出台《关于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22条科技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硬措施。

    二是聚焦自主可控,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精准攻坚。围绕集成电路、高端行业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制造业重点方向,科学凝练重大科技创新需求,每年部署约100项省重大科技攻关任务。采取“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的形式,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高端显示、高端装备等领域,组织实施了20个科技示范工程。通过近年科技攻关任务的聚力实施,我省制造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如济南二机床研制的全伺服高速冲压生产线,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海尔智家突破无压缩机固态电卡制冷系统关键技术,并荣获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优胜奖;青岛康普锐斯突破了高压、大流量氢气增压技术,开发100%国产化的液驱式加氢站用压缩机,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对外出口。

    三是聚焦增强战略科技力量,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在制造业领域,目前建有高速列车、燃料电池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成功研发高速磁悬浮列车用系列ASG箱和托臂核心零部件、高铁侧窗透明材料、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和装备等成果并实现落地应用。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开发出全球首款大功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产效率高达92.55%,创下了全球最高纪录;研制出覆盖30-260kW(千瓦)的系列化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开发了涵盖公交、客运全系列的10余款燃料电池客车车型以及20余款燃料电池卡车车型。

    四是聚焦企业主体,强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2022年以来,共对1.1万家科技型企业落实近10亿元补助;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项目2000余项;2022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3.5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67万家,其中2022年新增6300家。今年一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09%,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1.25%,较去年全年提高2.9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更加注重横向部门协同、纵向厅市联动,更加注重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制造业突破提升:一是聚焦先进制造业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围绕我省标志性产业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典型行业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组织实施100项左右前沿性、战略性、引领性、关键性研发任务,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将由企业牵头,力争取得一批填补空白、引领未来的科技成果。二是加快推动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启动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工作,每季度面向社会发布一批制造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一体化推进科技成果产出、评价和运用转化。打造集成果展示、技术交易、企业孵化、融资路演等功能于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市场化运作、实体化运行的“山东科技大市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三是强化先进制造领域创新主体培育。以做强先进制造业为目标,持续优化科技型企业政策扶持体系。加大财政科技资金倾斜力度;深化股权投资等科技金融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持续强化对企业的服务,狠抓企业研发费用补助、小升高补助等惠企政策落实,今年高企力争突破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突破4万家,以更大力度支撑全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台记者

    开发区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我们注意到,今年4月山东出台了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请介绍下实施意见的具体情况?

    臧耀刚

    谢谢您的提问和对开发区工作的关注。目前,我省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60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9家,省级开发区131家。经过近40年的发展,开发区已成为工业经济的主战场、高端产业集聚地、外贸外资主阵地和科技创新主引擎,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 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开发区发展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 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区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科技自立自强、绿色低碳转型、协调平衡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引领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排头兵。

    《实施意见》共9部分、25条政策,涵盖了加强统筹规划管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要素保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考核推进等方面内容。

    加强统筹规划管理方面。按照规定规范推进开发区设立、扩区、调区、升级、退出等工作,支持未设立开发区的县(市、区)设立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区域布局、功能定位,推动各地产业协调联动发展。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为主的功能定位,具备条件的开发区逐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将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符合开发区功能定位的经济管理权限,依法下放给开发区。支持开发区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人才流动,调动和激发开发区人员干事创业活力。

    强化要素保障方面。厘清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合理核定开发区财力分成和经费保障基数,加大对开发区支持。省引导基金对开发区产业项目、注册设立在开发区的基金进行支持。促进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低效用地再开发,鼓励“零征地”技改项目。支持工业用地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供应。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方面。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打造一批“链主”企业。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支持开发区大力发展数字核心产业。培育一批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修订全省开发区主导产业指导目录,加快培育主导产业明确、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体系。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优先在开发区布局各类重点创新平台,鼓励开发区创新主体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任务。优先在开发区布局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率先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统筹发挥创投类基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开发区科技型项目。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开展行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清洁生产审核模式创新试点。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行业间企业开展协同减污降碳。支持开发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区。鼓励开发区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支持对外贸易创新提质,依托开发区打造外向型先进制造业集群、进出口基地、跨境电商产业园。组织开发区参加国家和省重大“双招双引”活动,招引落地一批高质量大项目。支持建设人才引领型开发区。鼓励开发区引进、培育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外资功能性机构、研发中心。

    强化考核推进方面。完善开发区信息统计体系,加强数据共享应用。对开发区分类考核,强化工业经济、项目投资等考核力度,进一步树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健全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对排名落后的开发区,根据情形进行约谈、通报或组织调整。

    《实施意见》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发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需要全省上下协力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将开发区打造成为最具效率、最有活力的地方。谢谢!

    新黄河记者

    作为全国第2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形成一定先发优势,并且探索打造了“工赋山东”这一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品牌,请问,今年在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上还有哪些重点举措?

    焉杰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抢先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工赋山东”专项行动,加快建网络、搭平台、拓应用、育生态,在全国形成一定先发优势,不少指标持续领跑全国,目前已培育卡奥斯、云洲、橙色云、蓝海4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占全国总数1/7;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29个、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31个、“数字领航”企业4个,均居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指数117.1、工业云平台应用率63.3%、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70.4%等指标,均列全国前三,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正从“试验田”迈向“丰产田”。

    下一步,我们将从服务供给侧和企业需求侧两端发力,坚持“建平台、用平台”双轮驱动,以开放合作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以强力推进手段狠抓工作落实,加快工业互联网“先发优势”转化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胜势”,为聚力抓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赋能制造经济、数字经济、民营经济“三个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狠抓规划落实,强化系统推进。落实省政府印发的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规划、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完善“一张企业目录、一份项目清单、一批促进中心、一个政策工具包、一家支撑机构”的“五个一”工作体系。瞄准11条标志性产业链,“一业一策”逐行业分析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免费诊断,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二是狠抓平台培育,强化能力提升。建设省级平台培育库,制定分类分级培优办法,年底前新培育省级平台50家以上、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10个左右,再新增至少1家国家“双跨”平台。推动平台联合应用企业打造100个以上“平台+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解决方案。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监测体系,探索测算平台发展指数。组织平台积极参加“平台赋能深度行”活动,合力输出解决方案、提升发展规模。

    三是狠抓应用赋能,强化示范引领。新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工赋山东”典型场景分别100个以上,组织开展对标提升。积极争取国家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遴选30个以上贯标试点企业,发展3家以上贯标服务机构。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行动,新打造工业互联网园区5个以上。持续开展“万名数字专员”进企业行动,年底前累计培育6000名左右数字专员,为5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提供“顾问+雇员”式服务。

    四是狠抓载体建设,强化公共服务。建成国家级平台推广中心项目,年底前逐步导入省级以上平台资源,开展10次以上项目路演推介。支持“双跨”平台牵头组建省级平台创新合作中心,以实体化方式运营国家中心山东分中心,年底前组织4次以上“走进双跨平台”活动。统筹建设一批省级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高标准建设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探索公益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营模式。

    五是狠抓服务保障,强化氛围营造。制定宣传方案,会同新闻媒体开设“工赋山东”报道专栏,支持协会举办“工赋山东”融媒体访谈,积极推广示范企业、典型场景等优秀做法,引导企业“看样学样”。组织召开“工赋山东”工作推进大会,办好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2023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大会,举办全省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创新应用等大赛,持续开展“数字专员培训班”“政企人才专题培训班”,浓厚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氛围。

    李康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白培华,联系电话:51782528。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享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