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15:00 出席: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安文建 省委督查专员刘光 省工商联副主席孙美菊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滕双兴 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孙乐平 内容:邀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同志等解读《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
王强荣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安文建先生,省委督查专员刘光女士,省工商联副主席孙美菊女士,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滕双兴先生,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孙乐平先生,共同解读《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安文建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安文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近日,省委、省政府以鲁发〔2023〕11号文件,印发《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下面,根据政策例行吹风会安排,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若干意见》出台背景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省先后出台“非公十条”“民营经济35条”等高含金量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实现大踏步前进。但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及时优化政策措施,不断为民营经济发展塑造更好环境。
首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决策部署,需要紧跟步伐抓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八个方面31条干货满满的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每一条都需要领会到位、贯彻到位,切实把发展方向把握好、把务实举措落实好。
其次,省委、省政府把民营经济发展摆到更加突出位置,需要强化举措务求更大实效。4月20日,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林武书记、周乃翔省长挂帅担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双组长”,传递出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信号。省人大常委会在全国较早表决出台《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今年又修订通过《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形成强有力的法治护航“双保障”。省政协广泛开展座谈调研、万家企业问卷调查等工作,提出打开“三个大门”、建好“一个闸门”等创新思路,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这些理念新突破、定位新提升、部署新强化,亟需以政策措施形式固化下来。
最后,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需要拿出实招激发深层活力。山东一直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目前,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总量的98%以上,进出口和纳税总额占比均超过70%,吸纳就业人口超过80%,牢牢扛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1-7月,全省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规上工业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2%,占进出口总值的73.9%,占比提升0.8个百分点。同时,当前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现实困难,发展信心受到一定影响,迫切需要出台一批管用举措。
从去年开始,我们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座谈交流、对标借鉴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形成了《若干意见》初稿。今年又进行了十余轮修改提升,形成了送审稿,先后经省政府常务会、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实施。
二、《若干意见》主要内容
《若干意见》总体分为五个板块,主要包括十二个部分38条具体内容。
第一板块即第一部分,重点是“凝聚共识”。提出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宣传力度2条工作举措,着力形成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导向。
第二板块即第二至第四部分,重点是“优化环境”。从营商环境、政商关系、法治保障三个层面,提出健全地方性法规制度、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和落实机制等12条工作举措,着力打造优势明显的发展环境。
第三板块即第五至第七部分,重点是“强化供给”。分别从金融、人才、能源土地三个方面,提出提升信贷精准服务水平、完善融资增信支持体系等9条工作举措,着力强化资源要素供给。
第四板块即第八至第十一部分,重点是“激发动力”。分别从市场主体培育、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市场开拓四个方面,提出打造民营龙头企业、加强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等11条工作举措,着力提升民营企业发展水平。
第五板块即第十二部分,重点是“组织保障”。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建引领等4条工作举措,着力完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
三、《若干意见》主要特点
《若干意见》统筹把握破与立、量与质、新与旧、远与近的关系,谋划提出了一揽子思路措施,取得一系列开拓性创新、标志性突破,努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引领和有力保障。
一是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先导工程。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在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六个问题,可以说一针见血、入木三分,非常引人深思、尤其令人警醒。思想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解决好六个问题,首先要从思想上改起、从认识上治起。《若干意见》第一部分,开宗明义提出凝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共识,目的就是让“发展民营经济光荣”“服务民营企业有功”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把创优环境、健全制度作为治本之策。环境是最内在、最深厚的竞争优势,制度建设具有管根本、固长远的效果,同时这两者也互为支撑和保障。《若干意见》比较鲜明的创新之处,就是把优环境与建制度有机融合起来,从健全地方性法规、强化涉企政策落实、实施公平投资规则、规范执法检查等制度层面入手,努力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同时,从建设守信践诺型政府、强化涉企案件监督等工作体系上统筹发力,切实让制度发挥足够威力、更好保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把接诉即办、闭环解难作为关键抓手。从调研情况看,畅通问题反映渠道是最迫切的诉求,问题不解决不撒手是最现实的期盼。《若干意见》认真总结近年来“接诉即办”的有益经验,从优化平台、建强队伍、司法保障等多个角度作了优化,努力使这项机制成为服务企业的有力抓手、打造成山东的特色品牌。今年以来,省“接诉即办”平台受理诉求10万余件,问题解决满意率达到97.86%,办理速度和企业满意度均明显提高。
四是把数实融合、强化赋能作为重要内容。对广大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早转早受益,真转真受益。目前来看,推进数字化转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重点领域。《若干意见》专门制定一条工作举措,部署全面促进数字化赋能,并把中小企业作为重中之重。目前,我省成功争创全国唯一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功能类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正在加快编制路线图、健全市场化机制、培育人才队伍、制定政策包,确保从建设之初就站上最高起点、在赋能企业中发挥主战场作用。
五是把创新服务、加强保障作为职责本分。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发展。《若干意见》贯穿的重要主线,就是构建和强化多方参与、多种形式的服务体系,努力提供一切能够提供的阳光雨露。比如,突出强调优化要素保障,前段时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多个部门联合出台10条措施,就用地、能耗、融资等提出一系列真招实策。比如,专门明确拓展市场空间,深入开展“山东制造·网行天下”“扬帆出海”等行动。可以说,抓好《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来说,就真正帮到了点上、扶到了根上。
《若干意见》是山东出台的最高规格的民营经济文件,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必将有力引领全省民营经济开启新一轮大跨越大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履行好牵头责任,全面深入贯彻好、落实好,努力帮助民营企业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王强荣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刘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委省政府督查办把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打造“鲁力办”督查落实平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紧扣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决策落实。今年4月,我省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对做好各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会后,省委省政府督查办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的要求,将会议确定事项细化分解,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纳入“1+3+N”重点工作督查落实体系,每月调度进展情况,对推进落实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会同省有关部门会商研究、精准施策,确保各项任务尽快落地见效。
二、强化诉求办理,全力为企纾困解忧。按照“及时受理、及时办理、及时评估”的要求,优化升级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平台,完善受理、转办、回访等系统功能,不断提升企业诉求响应解决效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鲁力办”企业诉求督办平台为支撑,汇聚企业通过12345热线、“互联网+督查”、网络媒体等多个渠道反映的诉求,统筹运用省市督查力量,分级分类抓好重点事项督办落实,有效解决了一批项目上马难、人才招引难、融资难等事关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坚持点面结合,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在抓好具体问题“点上改”的同时,着重推动“面上治”,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系统梳理各类问题诉求,综合分析研判,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涉及跨地域跨部门的重大、共性问题,联合“四进”工作队、省有关部门,采取实地调研、专项督导、抽查复核等方式,深入一线走访企业,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对策措施,推动面上问题解决。
四、严格责任落实,全力提升工作质效。研究制定企业诉求督办平台工作机制,压实各市各部门工作责任。依托“鲁力办”督查落实平台,对任务事项实行全过程管控,实时跟进落实情况。强化结果运用,开展评估问效,建立“双榜”案例库,对示范、警示案例进行晾晒,并将相关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评价,激励约束同步发力,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会同有关方面抓好《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督促各级各部门提升诉求办理质效,全力以赴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高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中宏网记者
近年来,山东省围绕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安文建
谢谢您的提问。
山东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历来重视民营经济、尊重民营企业家。省委、省政府更是率先垂范,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更大决心、更强措施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充分展现出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对民营企业家的关心关爱。全省工信系统积极实施一系列务实举措,聚力帮助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419.5万家,同比增长4.2%,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在稳定生产、保障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树牢大抓民营经济鲜明导向。近年来,我省制定出台《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修订施行《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逐年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在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特别是今年,省委、省政府顶格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会上首度发布民营企业家“挂帅出征”百强榜,大张旗鼓表彰领军型、菁英型、新星型100位民营企业家;优化调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挂帅担任“双组长”;新推出3批“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涉及民营经济的财政支出达到1311.1亿元;再加上刚刚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这一含金量十足的文件,引领全省形成大抓民营经济的强烈共识和浓厚氛围。
二、加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能级。健全省市县三级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引导289家省级以上公共服务平台放大功能、优化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高效服务。实施“十链万企”融链固链行动,今年已组织省市专场对接活动200余场,促成大中小企业达成合作700余项。累计培育省级特色产业集群100家,集聚企业12.2万家;其中,7家集群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累计培育22家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提升数实融合能级,全力创建全国唯一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功能类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济南、青岛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目前全省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超60%、居全国第2位,产业数字化指数达80.3、居全国第1位。全面加快企业数字营销步伐,今年开展的“山东制造·网行天下”云采销对接活动,达成合作意向40多亿元。
三、聚力做强民营经济优质主体。积极培育后备主体,推进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不断优化小微企业“从0到1”创新发展生态,累计打造省级基地230家、国家级基地30家,入驻企业超2万家。梯度培优中小企业,健全梯度培育路径,累计培育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3530家、专精特新企业1607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000家、瞪羚企业2233家、独角兽企业27家。突出培强领军企业,遴选培育首批制造业领航企业106家,全力争创国家级领航企业;加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力度,累计培育省级单项冠军75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186家,均居全国前列。
四、切实帮扶民营经济轻装发展。搭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线上线下平台,打造“一起益企”“服务月”等服务品牌,今年省市已开展100场以上政策宣贯活动。把破解企业“融资难”作为突出重点,实施先进制造业投融资三年计划,开展产融对接、应急转贷、上市培育、融资增信等服务,不断优化全链条融资支持机制。截至今年7月末,全省非国有企业贷款余额2.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000亿元。持续强化清欠工作体系,累计为中小企业清偿和化解拖欠账款400亿元,得到国务院督导组肯定。全省工信系统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抓紧抓实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的关键载体,建立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深入一线助企纾困解难,实现省市县三级工信部门对规上工业企业联系服务全覆盖。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企业观察报记者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请问山东如何引导民营企业家稳预期、强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孙美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预期稳、信心足,民营企业才能够安心谋发展。近日,中央和我省陆续出台一系列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就是以务实举措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工商联将紧紧围绕“两个健康”工作主题,把“稳预期、强信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全力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主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开展以“学思想、明方向、强信心、建新功”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同心建功新时代”系列活动,通过“齐鲁企业家大讲堂”、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帮助民营企业家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准确把握党和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二是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致力于推动打造政企沟通协商平台,推动完善省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经济组织制度,健全省工商联驻会领导班子联系商会和民营企业办法,指导各市工商联开展“亲清会客厅”“政企同心·亲清茶事”等政企沟通活动,推动政企沟通协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家在涉企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和评估方面发挥作用,进一步增强涉企政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协同性。
三是引导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创新赋能”工程,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全省“十大创新”行动,组织企业参加“十链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行动,开展多层次数字化转型培训,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发挥行业商协会作用,引导争当“团体标准”领先者、“企业标准”领跑者。深化“金融助企”工程,强化“政银会企”合作,推动创新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开展“金融+商会+企业”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提升金融精准服务民营经济质效,着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搭建高能级平台载体,组织参加世界华商大会、进博会和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要经贸交流活动,不断拓展交流合作渠道。下周,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暨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济南开幕,共同探讨高质量发展大计。同时,我们还每年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举办山东民营企业100强系列榜单发布活动,激励我省民营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
四是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工作,全国工商联已连续4年发布营商环境报告,我省连续位居全国营商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下一步,我们将组织民营企业认真做好问卷调查,客观真实反映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成效,并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我省营商环境要素情况,助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参政议政职能,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深入一线倾听企业诉求,以更高水平建言献策,推动惠企政策不断完善和落实。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健全法律维权、法治宣传、商会调解等工作机制和载体,推动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推动营造亲商安商富商和创业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
大众日报记者
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撑。作为投资管理部门,请问省发展改革委下步将怎样扩大民间投资?
滕双兴
民间投资是保持投资大局稳定的基本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民营经济增长的源动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综合施策保持民间投资稳定增长。在这里有两个大数:一是民间投资占比,近年来我省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始终超过一半,1-7月达到了60.1%;二是民间投资增幅,1-7月增长了2.3%,好于全国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对创造就业机会、壮大实体经济、推动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讲,民间投资关系民营经济发展大局。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入手,聚焦影响民营企业不敢投、不能投、不愿投的关键环节用力,推动民间投资提速提质提效。
一是梳理推出“三清单一平台”,更好解决民营企业“往哪儿投”的问题。“三清单”是指,全面梳理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清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清单、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项目等3类项目清单。“一平台”是指,搭建1个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搭建三清单一平台,就是要及时清晰告知广大民营企业家,哪些领域是政策扶持重点,哪些新兴产业可能是发展蓝海,哪些项目可能带来更高投资红利,帮助民营企业更好把握产业趋势、明确投资方向。目前,在交通水利、清洁能源、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我委已梳理项目792个,总投资9836.1亿元,将按程序向民间资本推介,释放对民间投资的引导撬动作用。
二是加快完善“一库一机制”,更好增强对民间投资融资支持。“一库”是指,我们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建立省级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一机制”是指,发挥好投贷联动机制作用,与金融机构共享民间投资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与资金安排等信息,减少银企信息不对称,促进信贷资源向民间投资高效配置。这里有三个事情向大家报告,一是继续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扩规上量,到8月份,我省已达成贷款意向或已签约项目598个,签约金额1549.2亿元,其中民营企业签约项目、金额分别占到80.6%、69.1%。二是紧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把握他们“迭代快、风险高、轻资产”的特点,引导金融机构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项目落地。三是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鼓励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提高投资便利程度,增强民营企业投资预期和投资信心。
三是进一步创新民间投资工作机制,充分激发各方积极性。主要有几项工作措施:第一,我们把民间投资指标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对民间投资工作成效好的地方给予考核奖励。第二,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引导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服务业等民间投资重点领域,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第三,加快民间投资项目核准备案、规划选址、用地用海等手续办理,落实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加强土地能耗等要素统筹保障。第四,搭建民间投资问题反映和解决渠道,形成问题线索“收集-反馈-解决”闭环工作模式。坚持换位思考、有解思维,一件一件解决民营企业投资中的实际问题。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平的市场环境、广覆盖的信用体系、高效的政企沟通等缺一不可,请问省发展改革委在这些方面有什么具体打算?
滕双兴
这几方面的确是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关键所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民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坚实基础;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推动民营企业供需衔接的重要保障;高效的政企沟通能促进各项助企政策更好落实。可以说,想要形成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离不开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若干意见》在“公平竞争营商环境”“政府守信践诺”“亲清政商关系”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将聚焦任务深入研究,精准施策推动落实。
一是着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安心发展。9月1日,联合省市场监管局提请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近期工作举措》(鲁政办字〔2023〕124号),在强化市场制度规则统一、推动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促进商品和服务市场统一、加快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强化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等5方面提出24条工作措施,加快建设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同时,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开展专项清理,对重点领域不当市场干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切实抓好各类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关规定做法的整改、清理、废除工作,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
二是着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帮助民营企业放心发展。推行市场主体以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减轻民营企业开具证明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行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两书同达”,保障民营失信主体的政策知情权,减少因行政处罚带来的“失信”成本。制定《进一步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若干措施》,持续开展失信政府机构清理整治,有效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推动各级监管部门按照不同信用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管理,实现“信用越好、检查越少”,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三是着力强化主动服务沟通,推动民营企业顺心发展。发挥好我委民营企业常态化服务沟通机制作用,加强与民营企业沟通联络。落实民营企业联系点制度,每位委领导至少对口联系一家民营企业。聚焦“智慧发改·亲清服务”品牌建设,打造“亲清发改会客厅”对话平台,灵活运用餐叙会、座谈会等形式,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联席会议,全心全意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持续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为更好服务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发改力量。
谢谢大家。
新黄河记者
“好品山东”公共品牌已成为山东一张靓丽名片,在推动民营企业加强品牌建设,积极融入“好品山东”方面作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没有新的举措?
孙乐平
省政府出台《关于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后,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运行体系。制定《“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推进方案》《“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评价管理办法》等5个配套执行文件,搭建了“好品山东”建设的“四梁八柱”。结合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不同行业领域的发展特点,建立“好品山东”品牌标准体系,为科学规范评价“好品山东”奠定了基础。
二是优化遴选机制。坚持梯次培育,创建以“好品山东”品牌培育库为基础、以“好品山东”品牌为主体、以国际品牌为引领的“金字塔型”品牌培育遴选体系,将各部门优选的22大类2.6万个品牌纳入“好品山东”品牌培育库管理,通过精准培育优选产生“好品山东”品牌。聚焦创新突破,围绕我省“十强产业”“四新”领域及标志性产业链,组织开展两批“好品山东”品牌遴选,择优选出一批技术水平先进、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大、行业引领性强的“好品山东”品牌,其中民营企业品牌占了多数,有力推动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服务管理。制定《“好品山东”形象标识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好品山东”形象标识管理系统,首批“好品山东”形象标识授权使用企业已在新包装、生产场所等使用,为企业加持了声誉,增强了内生动力和发展信心。开展“好品山东”动态监测,加强品牌动态保护,切实维护和提升“好品山东”品牌的诚信度、美誉度。
四是注重质量提升。深入贯彻“好品凭质量”发展理念,坚持将“好品山东”建设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重大战略结合起来,发挥质量强省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夯实品牌根基,我省连续三年获评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A级等次。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和《若干意见》要求,鼓励民营企业加强品牌建设,进一步发挥省质量强省及品牌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不断创新品牌培育手段,优化品牌发展环境。
一是进一步加强政策供给。今年已经以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2023年“好品山东”工作方案》,安排部署“好品山东”品牌培育升级、影响力提升、质量提升、品牌保护等4大工程12项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好品山东”品牌美誉度和竞争力。鼓励支持各级各部门因地制宜出台推动品牌发展的配套激励政策。
二是进一步树立品牌典型。完善“好品山东”品牌遴选机制,拓展“好品山东”品牌分布领域,遴选一批技术水平先进、市场占有率高、行业引领性强的“好品山东”品牌。发挥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好品山东”等品牌标杆带动作用,总结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质量品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多极引领、多点支撑、互促共进的品牌发展格局。
三是营造品牌发展良好生态。进一步完善“好品山东”动态管理机制,规范“好品山东”形象标识使用。严格品牌监管,联合相关部门对“好品山东”品牌主体实施动态监督抽查。加强权益保护,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违法行为。加大商标、品牌、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宣传,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建品牌、共护品牌、共享品牌的良好氛围。
王强荣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甄绪峰,联系电话:51782700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