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3700000017
发布日期:2025-03-06 10:31:56 信息来源: 大众日报
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连续三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元台阶,2024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189.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实现利润总额429.1亿元,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2个和5.4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3%,居全省第2位……2024年,济南市工业强市建设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成绩单,2025年如何乘势而上?
“一业一策”稳增长
去年,济南市产业结构实现新突破,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八大重点支柱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其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16.4%、14.6%,较2022年分别提高7.8个和5个百分点,成为引领济南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
今年,济南市将围绕八大重点支柱行业,“一业一策”制订稳增长工作方案,以一季度“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稳增长”打好基础;推动工业品以旧换新,开展产销衔接和供需对接活动400场以上,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实施上亿元技改项目超300个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2024年,济南市累计实施技改项目1399个,其中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395个,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3%;爱旭太阳能电池组件成功下线,比亚迪二期、天岳扩产能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年推进招引重点产业链项目130个,落地项目47个。92个项目获批国家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支持,12个项目获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超长期国债支持。
今年是济南市“项目提升年”,济南市工信局将全力以赴抓项目,积极培育新增量、积蓄新动能。年内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300个以上,加快出台新的标准厂房和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最大限度争取“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资金支持,推动更多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纳入国家、省“十五五”规划布局。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达500亿元
软件业务收入达到5856亿元,同比增长10.2%,工业软件研究院成功揭牌;恒元光电12英寸光学级铌酸锂晶体、山东天岳12英寸碳化硅衬底全球首发,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加快提升;人工智能大模型重点企业52家、产品66个,数量均居全省首位……2024年,济南市数字经济持续领跑,优势稳固。在全省率先出台《济南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数字生态总指数居全国第8、全省第1。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稳步推进,新增省级产业大脑、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工赋百景”项目共计77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达到80家次,均居全省首位。累计建设5G基站5.4万处;智能算力达到3877PFlops,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前十。
2025年,济南市将统筹推进高端软件铸魂、集成电路强芯等“六大工程”,实施新一轮软件名城提档升级行动。推进AI泉城赋能行动,力争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免费诊断服务,新培育工业互联网园区2家,确保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80%。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演进升级,新建5G基站6000处;力争智能算力规模突破5000P。
培育优质企业1000家以上
省级以上产业创新平台达到338家,实施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973项,占全省总数的30.2%;新增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405家,优质企业数量突破8500家;新培育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个、省级数字产业集群3个,省级以上产业集群总数达到37个;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首批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2024年,济南市产业能级向新攀高,加快跃升。
2025年,济南市将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新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50家以上,入选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500项以上,支持“四首”产品应用推广。进一步梳理完善重点产业链群,多方联动凝聚工作合力。持续优化政策支持体系,综合运用资金奖补、股权投资、专项债券等多种政策工具。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年内新增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等各类优质企业1000家以上;统筹抓好五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新培育人才引领型企业10家。
(记者 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