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发布日期: 2025- 06- 24 09: 26: 08 信息来源: 装备产业处

一、起草背景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智能装备,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推动机器人产业,出台了相关规划,设立了科技专项,促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和供应链自主可控。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推动机器人产业稳步增长,部分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为进一步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有关部门(单位)联合制定了《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二、起草过程

3月中旬,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省内情况,并赴外省借鉴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4月上旬,征求省有关部门(单位)、各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意见建议,共征集到17个单位、52条意见,已全部采纳。同时,在社会层面还征求吸纳了有关行业协会和部分企业的意见,并按规定在厅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经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形成《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审议稿)。2025年6月9日,文件通过省政府第103次常务会议审议。按照审议意见修改完善后,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委组织部等25部门文件印发实施。

三、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共分为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部分。

总体目标方面,到2027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服务、特种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中心和平台,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质效明显提升,打造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示范应用新高地。

主要任务方面,包括推动技术创新突破、加快产业主体培育、推动产业集聚扩容、大力拓展应用场景,壮大产业人才队伍等五个方面18条内容,提出了重点发展方向、实施路径和支持政策。

保障措施方面,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财政金融支持和宣传推广力度。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