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建
发布日期:2020-12-28 15:00:00 信息来源: 山东省政府网
宋德印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前期,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今天,我们邀请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安文建先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刘玉亮先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郭之祥先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继东先生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安文建副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安文建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山东民营经济工作的关心支持。马上就将迎来2021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关注关爱民营经济发展。今天,特意邀请了四位民营企业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稍后我会向大家一一介绍。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广大民营企业的不懈奋斗下,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今年省里制定实施了《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落实省里出台的“非公十条”“民营经济35条”“三保十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减税降费、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成效。 具体表现为三个“持续”。一是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多。截至今年11月末,全省民营市场主体发展到1154.9万户,比年初增加132.4万户;其中,私营企业340.6万户,增加50.2万户。 近三年,我省平均每年新增民营市场主体100万户以上。二是民营经济地位作用持续增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达到9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85%。今年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7%,比2019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三是民营企业发展质量持续优化。前11个月,私营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8个百分点。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31个,均居全国第二位;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34家、瞪羚企业709家、独角兽企业13家、新跨越民营企业20家。比如,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宏远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和第二批独角兽企业。日日顺公司还是刚刚公布的2019年度新跨越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成中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是今年新培育认定的瞪羚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四家企业是我省高成长企业的优秀代表。 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省民营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与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目标要求还有差距。为此,我们在广泛开展省内调研,学习消化有关政策文件,参考借鉴先进地区成功做法,多次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三年行动计划》。 二、《三年行动计划》有关情况 《三年行动计划》主要包括6个专项行动22项具体措施。 一是政策落实专项行动,包含3项措施。政策落实“中梗阻”,一直是企业反映突出的难题。为此,《计划》确定通过推动惠企政策精准落实、建立政策辅导制度和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等措施,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今年,共举办民营中小企业线上公益培训大讲堂100多期,组织有关部门和服务机构专家解读惠企政策措施,培训20多万人次。 二是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包含3项措施。我省民营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步伐不够快。为此,《计划》确定通过梯级培育数字化平台、全面推动企业上云用数和建设数字化赋能服务超市等措施,推动民营企业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今年,我省制定了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措施,累计开通5G基站超5.1万个,上云用云企业超20万家。 三是产业升级专项行动,包含4项措施。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产业层次较低、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企业少的问题。为此,《计划》确定通过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计划、科技创新攻关、重点行业对标提升活动和建设人才队伍等措施,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今年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0722个,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2.6%。组织开展了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化工等“十强”产业领域25场对标学习活动,带动2800多家中小企业“比、学、赶、超”。 四是市场主体培育专项行动,包含4项措施。我省市场主体数量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为此,《计划》确定通过分类实施创业创新“孕育萌生”、小微企业“春笋拔节”、高成长企业“热带雨林”和骨干企业“跨越登峰”等四个计划,选树一批优质企业标杆。今年,制定出台了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等培育管理办法,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3个,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70家、瞪羚企业372家、独角兽企业5家、新跨越民营企业6家。 五是供应链提升专项行动,包含4项措施。融入更高水平的供应链,拓宽发展空间,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计划》确定通过打造产业链生态圈、强化供应链产业支撑、搭建“互联网+”外贸平台和稳妥有序“走出去”等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加快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今年,新培育了10个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带动1.3万户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六是融资促进专项行动,包含4项措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是民营企业突出的要素制约。为此,《计划》确定通过健全多层次信贷服务体系、强化基金支撑、开展应急转贷服务和发展供应链金融等措施,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投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今年,举办了首届“中国产业·资本对接大会”,146家基金机构、100多家企业现场对接;开展了金融辅导员、首贷培植、金融诊疗等融资服务活动。将省应急转贷引导基金由2亿元增至4亿元,150余家转贷平台、116家银行纳入服务体系,累计服务企业5858家次,转贷资金规模716亿元,降低企业转贷(过桥)费用近90%。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民营经济是山东高质量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是巨大“潜力板”“绩优股”。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工信部门主体推进和各成员单位协同发力,优环境、强服务、促融资、育生态、拓市场,推动我省民营经济畅通双循环、构建新格局、实现新发展。明年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法治建设为引领,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落实好国家和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编制实施民营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完善防止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体系。以省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探索建立普惠性政策“非申即享”的实施机制。依托橙色云平台、电信平台、技改在线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工业设计和研发、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技改等专业服务。启动新一轮企业家培训五年行动,全年省级培训1500人左右。新建实训基地50个左右,培训高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 (三)以产融结合为抓手,促进民间投资增量提速。围绕高端装备、新材料、医养健康等重点领域,每季度举办线下专题对接,依托投融资云平台常态化开展线上对接,力争明年基金投资项目100个、投资额200亿元左右。扩大应急转贷覆盖范围,全年服务企业4000家次以上、转贷金额600亿元左右。 (四)以产业生态为主线,推动各类企业融通发展。通过引进、新建、改造、重组、整合等方式,在信息技术、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牵引力控制力强的“领航型”企业。建立高成长企业培育库,开展培训交流、产研对接等专项行动,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0家、瞪羚企业150家、独角兽企业3家以上。聚焦35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推行“链长制”,切实推动延链、补链、强链,新培育20个特色产业集群。 (五)以市场需求为牵引,融入双循环新格局。以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柠檬豆等平台为载体,推动民营企业产供销、上下游协同融链发展。依托新华锦、齐贸通等外贸平台,共享通关、物流、结汇退税等“一站式”服务,携手开拓境外市场。精准分析网络平台点击热点信息,针对我省产品主销的区域、行业,举办专题供需对接会。 我就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宋德印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中宏网记者 瞪羚、独角兽企业已成为我省企业创新发展的一大亮点,刚才提到今年又新培育了一批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请问目前我省瞪羚、独角兽企业发展情况如何?今年新培育认定的企业有哪些特点?今后还会采取哪些措施? 安文建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瞪羚、独角兽企业工作的关心支持!从 2017年开始,我们实施了瞪羚企业认定培育和奖励行动计划,到2019年底,三批共培育瞪羚企业337家、独角兽企业8家。这些高成长企业在全省16市均有分布,涵盖“十强”重点产业和“四新”经济领域,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医养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分别占到116家、84家、72家和40家。 今年,我们启动了新一轮高成长企业培育行动,制定了《山东省瞪羚、独角兽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坚持抓住支持培育环节聚焦用力,分行业分区域针对种子企业组织政策宣贯、难题巡诊、融资对接和数字化赋能等专项服务活动,新认定372家瞪羚企业和5家独角兽。加上前面三批,目前我省共有瞪羚企业709家、独角兽企业13家。 今年新培育认定的瞪羚、独角兽企业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群体数量大幅增长。今年各市共推荐722家企业申报认定,比去年增加86%。全省16市申报数量都达到了两位数,是历年来的第一次。今年认定的372家瞪羚企业数量是去年的2.68倍,超过了前三批的总和,这说明我省高成长优质企业数量明显增加,群体不断壮大。二是十强产业占据主体。今年认定的5家独角兽企业,分别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行业;372家瞪羚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绿色化工行业企业分别有68家、121家、80家、40家和27家,总占比超过90%,“十强产业”企业已成为我省高成长企业中的绝对主力。三是创新能力更加突出。从发明成果看,今年认定的瞪羚、独角兽企业共拥有专利2956项,软著4087项;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406项,国家标准334项,国际标准18项。从创新平台看,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49家。从人才队伍看,拥有省级专家人才617人;国家级专家人才214人;承接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的企业112家。四是成长发展深具潜力。今年认定的瞪羚、独角兽企业,2019年总计实现营业收入1340亿元,实现净利润118.29亿元,营收和利润近两年复合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78.91%和143.36%,规模效益指标遥遥领先我省工业企业规模和效益增长的平均水平。同时,我们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诚信建设作为培育认定的重要内容,使这些企业很受银行和投资机构青睐,为企业融资发展创造了条件。 瞪羚、独角兽企业的群体式涌现,已经成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靓丽风景线”,也是“十四五”时期我省加快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加强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的更有效措施。初步考虑,突出前期“育苗”和后续“扶壮”,注重加强两端发力,实现对高成长企业的全链条培育。一方面,重心前移,积极做好种子企业入库培育工作。层层建立高成长企业孵化库,及时发现势头好、潜力大的企业入库建档进行培育,围绕科技创新、管理提升、资本对接、模式转型等提供资源扶持和平台支撑,扎实做好对标学习培训、产研供需对接、数字转型赋能、融资支持等工作,帮助更多入库企业走上“跳跃式”发展的快车道。另一方面,跟进扶持,持续服务认定企业做强做大。企业获得认定后自动进入“瞪羚、独角兽企业服务库”,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和省瞪羚企业发展促进会,集聚优质服务资源,大力开展基金跟进、股权投资、推介入链、品牌塑造、市场开拓和上市培育等专项行动,助推企业实现更大发展。 经济导报记者 《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在“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方面提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办、企业注销一网通办。请问省市场监管局在这方面是如何推进的,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新的打算? 郭之祥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行政审批服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部署,立足职能,积极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取得一定成效。截至11月底,全省市场主体达到1170.9万户,同比增长13.63%,前11个月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98.7万户。 一是持续优化“一窗通”系统。按照“一次登录,一表填报”的原则,对“一窗通”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并于9月份上线运行,营业执照申领与印章刻制、涉税办理、社保登记、就业登记、医保登记、公积金登记、银行开户等信息简并采集,即时共享应用,实现了企业开办全程网办、掌上可办、一日办结,开办时间比国家要求压缩了3/4。 二是率先实行自然人与企业法人混合签名。4月份,在全国首创开发上线了具有自然人与企业法人混合电子签名的“山东市场监管电子签名系统”APP,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开办全程网办率,对全省乃至全国推进企业登记“无纸化”“零见面”全程电子化登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实行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自7月起在全省全面推行市场主体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申请人只需勾选即可完成经营范围登记,解决了申请人不会填、填不准的问题,为市场主体规范、便捷填报经营范围提供了更大便利。 四是全面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9月份,省市场监管局代省政府办公厅起草并印发《山东省全面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实施方案》,对全省全面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做出部署。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和16市两级全面配置完成电子营业执照前置系统,将电子营业执照系统接入“爱山东”APP,实现市场主体身份在山东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一次认证、全网通办”,解决了市场主体在不同地区和部门的业务办理系统单点登录、身份认证、重复验证等问题。截至目前,128个部门的202个业务系统与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完成对接,涉及人力资源等21个电子政务类和银行等9个电子商务类业务系统。我省为全国首个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应用电子营业执照的省份。国办电政办和市场监管总局给予充分肯定,我省在全国电子营业执照推广应用视频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五是实行住所规范化登记。协调省自然资源厅,加大不动产信息共享应用力度,于9月25日将不动产登记系统与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进行对接,申请人只需录入不动产权利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登记证号码,即可由系统自动调取该不动产登记证的座落信息,并自动导入“一窗通”系统,解决了申请人填写市场主体住所信息不规范等问题,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便捷登记住所或经营场所提供了便利条件。 六是推进企业简易注销试点。简易注销试点属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事权,试点区域范围由总局确定,我省济南、日照等地为试点城市。试点近两年来,改革适用范围扩大至除上市公司以外的所有市场主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成效显著。为便于让全省依法申请退出的守法市场主体,共享这一改革红利,便捷退出,我们已经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申请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省。据了解,总局已初步同意,近期将予以批复。 齐鲁晚报记者 民营经济的稳定发展包含充分就业。2020年,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援企稳岗、鼓励吸纳就业、推动创业等方面提供了哪些“政策红利”,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玉亮 正像您所说,民营经济稳定发展与就业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民营经济是就业的蓄水池,高质量就业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强支撑。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社系统闻令而动,奋勇攻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分内之责,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全力支持民营经济降低用工成本、稳定就业岗位,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全力支持民营经济降低用工成本。一是打出“免减缓降”社保费组合拳。免征各类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半征收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生产经营严重困难单位可申请缓缴社保费并免收滞纳金;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执行期限至2021年4月30日。截至11月底,全省减免企业社保费662.5亿元,批复49家企业(含民办幼儿园)缓缴申请。二是暂不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准确把握中央对“稳”和“保”的要求,兼顾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利益,全力稳企业,保市场主体。认真落实人社部关于企业工资宏观分配政策要求,开展疫情以来职工薪酬变动情况调研,统筹考虑我省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2020年暂不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目前我省月最低工资标准仍执行省政府2018年发布的1910元、1730元、1550元。 第二,全力支持民营经济稳定就业岗位。一是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降低稳岗返还实施条件,将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标准由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提高至100%,将困难企业稳岗返还政策延长一年,推广无形认证、不见面审批,推行“先预拨、后承诺、再清算”,随接随办、快审快批、即核即付。目前,已发放稳岗返还34.25亿元,惠及企业26.35万户,稳定就业岗位883.7万个,返还金额是去年全年的3倍。二是实施企业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将“以工代训”作为援企业、稳岗位、扩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优化政策供给,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支持企业以训稳岗、以训扩岗。截至目前,全省审核通过以工代训补贴资金10.43亿元,惠及企业1.13万家,稳定就业岗位66.99万个。三是加大用工补贴力度。疫情期间,向437家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发放一次性用工补贴8135万元。四是出台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每新吸纳1人给予企业最高1000元补贴,共发放5804万元,惠及11999家企业、5.8万人。 第三,全力优化就业创业服务。一是举办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作为今年疫情后首次开展的线下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将往年的民营企业招聘周扩展为招聘月活动,组织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陆续开展多场线上、线下招聘,为民营企业及求职者搭建优质服务平台,支持民营企业复产达产。二是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实施齐鲁乡创计划、创业金服计划、创业引领计划,为返乡入乡创业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场所、平台等低成本、多要素、便利化创业服务,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13.46亿元,惠及小微企业9.02万户。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新政,坚持“扩面、提额、降比、提质、减负”并举,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送上惠企助企政策“大礼包”。1-11月份,全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45万笔、249.79亿元,直接扶持创业13.36万人,有力促进了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全省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额度是去年全年发放总量的1.6倍,居全国第一,创业担保贷款累计发放总量突破1000亿元“大关”。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加强金融保障服务的重点工作。请问在金融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善融资问题? 王继东 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今年以来,在统筹做好金融支持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围绕民营企业融资的“痛点”“堵点”问题,制定、落实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新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实体经济融资呈现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成本下降”的良好局面。从总量看,今年前11个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96万亿元,同比多增6840.1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是去年全年的1.4倍;其中,本外币贷款余额9.7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3万亿元,同比多增3336.4亿元,也相当于去年全年增量的1.4倍。从结构看,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得到了更多融资支持,11月末,主体是民营企业的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872.5亿元,增量是去年全年的2.7倍;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091.81亿元,同比增长40.4%。从融资成本看,企业贷款利率呈持续下降态势,11月份,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4.8%,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率下降最为明显,11月份贷款利率为5.6%,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 聚焦制约民营企业融资的堵点和痛点,我们创新举措、分类突破,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推行企业金融辅导员制度、建立企业“白名单”、银企对接会等方式,搭建银企互信合作桥梁。比如,一季度,在疫情防控的攻坚阶段,我们创新推行了企业金融辅导员制度,截至12月15日,由6350名金融辅导员、2200名服务专员组成的1968支金融辅导队已辅导企业29956家,80%以上为民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3712.75亿元。二是针对抵押担保难问题,我们制定出台了抵质押物“价值重置”的意见,有序推进工业用地抵押价值提升、房产二次抵押等工作。截至11月末,全省抵质押贷款余额2.4万亿元,同比增加2406.9亿元。三是完善银税互动、“山东省融资服务”、应收账款融资服务等平台功能,充分利用税务、政务数据、应收账款等信息,为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比如,截至11月末,银税互动平台已接入144家银行,居全国首位;1-11月,依托平台累计授信企业26175户次,累计授信额度204.56亿元。四是针对续贷难问题,推进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截至11月末,全省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余额达到1490.26亿元,比年初增加226.89亿元。五是针对直接融资难问题,近年来,我们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机遇,强化与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系统战略合作,加强培训宣传,大力推动我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对接资本市场。截至12月15日,全省新增上市公司26家,其中,民营企业(含中外合资、混合所有制)22家,占比84.6%。上市公司再融资17次,再融资153.87亿元,其中民营上市公司再融资8次,再融资41.41亿元。六是针对担保难问题,充分发挥省投融资担保集团牵头作用,加快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鼓励融资担保公司探索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服务民营企业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贴近民营企业发展需求,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和落实力度,努力为民营企业提供更高质量、更低成本的服务。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在《三年行动计划》“市场主体培育专项行动”中提到“落实‘个转企’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企”。请问我省在推动“个转企”方面是如何考虑的?“个转企”的优惠政策有哪些? 郭之祥 推动“个转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充分发挥个体工商户在山东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截至11月底,我省各类市场主体已发展到1170.9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791.6万户,占比达67.6%,与南方先进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该比例上海为17.5%,广东为55.7%,浙江为64.2%)。个体工商户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由于受法人地位缺失、管理层次低、投资规模小等先天因素制约,往往会遭遇履约信用度低、融资贷款难、规模扩张受限等发展瓶颈。引导具备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推动企业数量增加、占比提升、集群优势形成,无疑会对补齐我省市场主体发展短板,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具有积极作用。 为鼓励和引导个体工商户向企业转型,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结构,推动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10月份,省市监管局会同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等十部门了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工作的通知》(鲁市监个字〔2019〕451号),推出了便捷准入、税费优惠、财政支持、金融扶持、不动产登记专利商标权保护等五个方面19项有较强针对性的“个转企”支持政策,在降成本、增信心下功夫、做文章,激发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自2017年以来,全省累计实现“个转企”12.9万户,企业占市场主体的比重不断提高,市场主体结构持续优化,“个转企”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个转企”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推动行政审批便利化。行政审批部门通过证照联办、并联审批,实施帮办代办,为“个转企”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允许拟转为企业的个体工商户依法继续使用原名称字号。申请“个转企”的个体工商户,持有的行政许可证件仍在有效期内且许可范围或内容不变的,相关许可部门为其办理许可证件变更手续、换发新证或签署旧证延续使用意见。 二是给予税费减免支持。“个转企”后的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或者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或者是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税务部门会在税费上予以减免。纳税有困难的“个转企”企业,报经县级税务机关核准后可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按期缴纳税款有困难且符合法定条件的,可延期缴纳税款。“个转企”企业划转土地、房屋权属,投资主体不变的,免征契税,申请不动产登记时,免收不动产登记费。 三是实施财政奖补扶持。对符合申领条件的“个转企”企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等扶持。个体工商户直接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每户给予最高一次性10万元奖励。各地可委托第三方记账专业机构为“个转企”企业提供代账服务,帮助其建立财务制度。 四是提供贷款融资支持。对“个转企”中小微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按照贷款当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60%给予贴息支持,年度贴息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企业因贷款而产生的专利评估、价值分析费,按确认发生额的50%予以补助,年补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 五是提供专利商标权保护。加强原个体工商户享有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权益保护,支持转移至“个转企”企业名下。市场监管(知识产权)部门为“个转企”企业申请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及办理转让、许可等相关业务提供便利。 联合日报记者 政策获得感不强一直是民营企业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在《三年行动计划》中,第一条就提出“推动惠企政策精准落实”,请问有哪些具体措施? 安文建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为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为缓解疫情影响,我省在全面落实好国家惠企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前面,三位领导给大家介绍了相关政策的落实效果。今年前三季度,我省累计为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1329亿元。 这些政策红利为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但是也有企业反映政策“不解渴”,不了解、不会用政策的问题比较突出。这既有各部门出台的政策分散、碎片化的原因,也有对政策宣传解读不全面、精准服务不到位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条就提出“推动惠企政策精准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完善省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政策服务功能,实现政策整合、数据挖掘、企业画像,三位一体推动政策落实落地落细,真正让政策“找得着、看得懂、用的上”。一是让政策不再难找。利用大数据采集、挖掘、分析技术,实时自动抓取全国各级各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信息,搭建政策数据库,实现政策发布、推送、解读、订阅、跟踪、评价等全流程服务。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到省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注册登录,可以订阅国家或省、市某政府部门的政策,系统会自动匹配信息,只要一发布政策,系统会同时推送到注册用户的订阅列表里。二是让政策不再难懂。通过文字、图片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及时解读最新扶持政策,理清政策申报条件、申报渠道等重点内容,让企业对政策“看得懂、算得清”。三是让政策不再难匹配。企业在平台上注册后,平台将根据企业填写的所在区域、行业领域、企业规模等信息,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和政策智能匹配,并根据企业对政策的查询兴趣和行为分析,自动、精准、智能化的推送有关政策。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推送政策信息近3万条,为28.5万家企业提供了政策推送和解读服务,为5.6万家企业提供了精准政策落地服务。下一步我们将开通手机短信提醒功能,提高政策直达效率。四是让政策落实企业“零跑腿”。选择几个市县,试点探索普惠型政策“免申即享”机制,通过汇集各级惠企政策信息和市场主体数据,优化政策流程,主动靠上服务,让企业该享受的红利能够直达企业。 此外,省平台还开通了企业诉求疏解功能。企业可以通过线上、电话、邮箱、微信等多种方式提交各类型服务需求,我们将积极会同有关各方,全心全力帮助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当好民营企业的“娘家人”,让广大民营企业在山东安心发展、省心发展、舒心发展。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宋德印 记者提问到此结束。今天我们现场还邀请了四位民营企业家代表,会后大家可以进一步采访。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也可联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曹萌,联系电话:86901668。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