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3700000017
发布日期:2021-10-29 14:20:12 信息来源:威海市工信局
近年来,威海市文登区立足传统工业强区的产业基础,把培植壮大先进制造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抓住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制造业强省等机遇,在转型上痛下决心,在路径上求新求变,在发展上大力扶持,集中力量打造提升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服务链,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专项评价先进县。
一、锚定现代化培育产业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部署。文登区在汽车机电、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3个优势产业推行“链长制”,列出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绘制招商图谱,“一链一策”开展产业链培育和精准招商,不断补链延链强链。汽车机电产业链,确定重汽(威海)商用车和天润工业为“链主”。以中国重汽集团重组威海黑豹汽车组建重汽(威海)商用车为契机,启动了5条生产线改造,推出了新一代高端大微卡产品,拆分为5大系统、16种主要零部件,确定了省内外18个目标企业进行招商合作,促进产业集聚、链条延伸,打造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军企业、中国重汽国内唯一的微卡生产基地。促动天润工业在做好曲轴第一主业的基础上,建设了第二主业——整车空气悬挂系统生产项目,去年11月首批产品下线,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0.8%、51.8%。目前,全区汽车机电产业发展规上企业51家、中小配套企业7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以总面积5.3平方公里的省级化工产业园为载体,确定拥有电池电解液核心产品生产技术的亘元生物科技为“链主”,引进了与宁德时代合资建设的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入选2021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着眼于完善产业链条,建设了总投资6.5亿元的锂电池新材料配套装置项目,主要为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提供原材料,并积极招商引进上下游企业。目前,化工产业园已集聚产业项目22个、投产9个。电子信息产业链,以迈世腾科技为“链主”,依托该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韩国三星一级供应商和授权同步研发商双资质企业的优势,建设了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两个产业园区,对产业链“解剖麻雀”,按照“空板进来、满板出厂”的目标,精准招引配套企业。目前已与冠捷、海尔、TCL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韩国DS、东莞诚海电子等6家企业入驻园区,就近开展配套协作,可提升生产效率25%,降低企业运输、包装等生产成本30%。
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聚焦产业需要,瞄准市场前沿,大力开展智能化改造,建设研发平台,加强校地合作,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被评为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区、省级创业型城市。一是实施技术改造做优传统动能。针对文登制造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的实际,持续不断推动企业抓技改上项目,用现代化技术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近年来又挑选25家重点企业实施了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新上了59个技改项目,奥文电机、威力风机通过机器换人,单工序生产效率提升了300%;迈世腾科技引进9台勃朗特机器人,人力成本节约30%、生产效率提高35%,全区今年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家。二是创新搭建平台促科研成果转化。针对企业和人才、项目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导致有的企业想投资发展但缺好项目、有的好项目想产业化但缺合作企业的问题,创新建设了先进材料研究院,通过政府搭台、企业主角、人才唱戏,推动企业和人才精准对接、项目快速转化。研究院由区政府出资40%,给予代建厂房、配套基础设施、前5年租金“三免两减半”等扶持政策,吸引高水平的制造业项目来文登转化。区内企业——天润联合集团出资60%,与先进材料和增材制造领域的专家人才对接,依托企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项目进行评估,对市场前景好、转化成功率高的项目引进新材料研究院转化,提供资金、厂房、设备、产业工人等全链条服务,推动项目顺利转化投产。人才依托科技成果,享受技术入股的奖励,其项目对地方经济贡献率越高,政府奖励力度就越大,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目前,研究院已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对接高端人才11名,储备技术先进、适宜产业化的专利技术14项,落地了热喷涂智能装备与先进成形制造等3个高科技项目,其中盾构机刀圈及特殊钢材料开发制造项目,可实现高品质刀圈国产化,在建设期获得了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订单。三是推进校地合作提高创新能力。为充分用好高校的科研资源,为区内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解决技术难题,出台了《关于建立校地合作机制促进校地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组织区级领导同志带领区内企业、相关部门,列出企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和想合作的科研项目,到省内外高校精准对接,推动双方在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创业等方面深度合作。今年以来,已达成合作事项78项、落地实施46项,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6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
三、聚焦补短板锻造供应链。围绕供应链的人力、物流、原料、要素制约等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一是建强产业工人队伍。把培养产业工人作为提升供应链的关键举措,结合当前产业形势和企业需要,对产业工人进行多方面培训,不断提升工匠精神和专业能力。出台了《文登区“金蓝领”建设工程三年规划(2019—2021)》,在文登技师学院推行了企业定制培养机制,与100多家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了16个专业的产业工人培养方案,设立了52个企业冠名班、4个“现代学徒制班”,组织区内115家企业的产业工人、技术骨干开展技能培训1.6万人次。二是畅通物流运输通道。与中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中心,开通了中亚、中欧、中蒙、中俄班列,文登起运的货物最快23天可运抵欧洲波兰,比海运节省时间约50%,比空运节省费用约80%,年发运集装箱1万多标准箱,被列入国家多式联运一体化方案研究与应用试点项目、全省“日韩—威海—欧亚”东西双通道“一单制”试点工程。三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针对有的中小微制造业企业客户订单少、物料价格高等问题,建设了耐考客云智造产业基地项目,搭建耐考客工业互联网平台,线上精准征集、对接客户需求,线下实行集中采购、共同生产,让供应链运转更有质量、更加高效,进驻机械加工、钣金加工、表面处理等企业13家。其中,威海华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接入平台后,综合采购成本平均下降7%,成品平均生产周期从24天降到11天,产品合格率提高了15%。四是大力培育绿色动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清洁能源,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建设的光大生物质发电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年发电量2.1亿度,相当于节约8万多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获得2020年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环保专项评价第一名。积极推进绿色工厂创建活动,天润工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威力工具获得全省首批“企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奖励。
四、当好店小二优化服务链。把服务企业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以“店小二”精神为企业搞服务、解难题。一是加大扶持企业力度。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创新的扶持意见》《关于实施品牌战略的扶持意见》等文件,对企业技改升级、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创建品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扶持。编印了政策合订本,组织干部到企业送政策,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近两年,累计兑现扶持资金1.3亿元,对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加快发展壮大提振了信心、增添了动力。二是积极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开展了以包企业促存量变革、包项目促增量崛起为主要内容的“双包双促”活动,组织干部到企业现场办公、一线解决问题。建立了服务管家制度,为区内重点企业和项目各确定1名服务管家,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一对一”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目前,累计收集企业各类问题1743个,办结1631个。三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组建了营商环境工作专班,下设18个指标攻坚小组,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行动的实施意见》和“全区营商环境攻坚突破任务清单”,聚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次数、减费用“五减”任务,逐项攻坚突破,让企业办事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在监管领域引入“信用+”模式,对诚信守法、一般失信、严重失信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包容审慎监管,有效保护了市场主体积极性,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做法今年被国务院办公厅督查通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