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11-10 09:46:21 信息来源:青岛市工信局
制造业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青岛是中国最早开启工业化的城市之一,百年工业基因,创造过“上青天”的辉煌,培育出了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等“五朵金花”,“青岛制造”和“青岛品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支撑着城市的发展跃迁。
但近十几年来,青岛的制造业占比不断下降。2020年,青岛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35.2%和61.4%,而同梯队的宁波、无锡第二产业占比分别为45.9%和46.5%。曾经在青岛城市光芒最耀眼的年代,强势拉动青岛发展的制造业动力不足,成为青岛发展的一个心结。
实体经济才是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重振制造业成为青岛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青岛“十四五”规划也用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取代了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青岛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将这一指标具体细化:到2025年,青岛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力争达到6%,全力打造智能家电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两个世界级产业集群。
青岛作为山东的发展龙头,要在山东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总目标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制造业这个产业龙头必须抬起来。一系列迹象表明,青岛制造业的腾笼换鸟已经逐渐度过了“尴尬期”,创新驱动下的青岛制造正在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回升”路径。
1、正在复苏的青岛制造
创新正在拉动青岛制造“反弹”。
从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青岛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1%,工业升级态势明显。
升级背后是创新投入的显著增长。前三季度,青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同比增加了29.5%,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3.4%。研发是资源配置、产业升级的策源地,青岛企业能够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一方面证明青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不断加速,另一方面也证明青岛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链状况相对稳定,发展基础比较扎实。
根据青岛市工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青岛机械装备行业的18家上市公司,合计完成营业收入343.29亿元,同比增长27.2%,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8.8%,高于全国规上工业平均营业收入利润率2.1个百分点。其中青达环保、软控股份、高测股份、海尔生物、海联金汇5家企业同比分别增长432.6%、279.3%、177.2%、156.3%、125.5%,净利润实现翻倍。
在前不久公布的青岛制造业企业100强名单中,收入规模超过百亿的企业共计16家,比上年增加2家,民营企业共计55家入围,营业收入总量为4851亿元,入围门槛也比去年有所提升。
在工信部先后公示的三批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青岛以上榜97家的成绩位列全国第8,超过了广州、杭州等先进城市,新材料、高端装备、机械钢铁、汽车机车是最集中的领域,这与青岛当下着重发展的十三条产业链密切相关。
企业的升级,带来的是产品竞争力的升级。
根据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2021山东精品装备名录》,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HD系列)、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的立式自动高压蒸汽灭菌器等37件装备产品成功入选,占总数的21%,居全省第一位。
从产业新动能来看,华为正在胶州打造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科大讯飞正在西海岸新区建设AI产业加速中心;以北京汽车制造总部基地项目为代表的项目正在拉起青岛新崛起的汽车产业链……一批大项目的引进,也正在青岛的现有基础上,重塑制造业发展格局,激活青岛制造的深层次潜力。
2、科技引领、智造升级
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背后最坚实的推动力就是科技创新。在由“制造”迈向先进、高端“智造”的进程里,青岛科技型企业已然越跑越快。
刚刚发布的2021年度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名单中,200家企业从全省1.4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脱颖而出,登上榜单。而这200家“创新”排头兵里,青岛独占40家,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占全省五分之一。此外,排名前十的企业有4家来自青岛——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纵观上榜的这些龙头科技企业,几乎都是所处行业的头部,有的甚至已经探入“无人区”,他们用原创性、基础性的创新成果不断发挥着各自的引领作用。而细看这些企业所在产业,也正与青岛眼下发展产业的走向高度契合:
新能源与节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等等,都是青岛发力“四新经济”的核心赛道。
科技成果丰硕、创新优势明显,自然离不开优渥的创新驱动生态环境。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青岛正在以“创新”为抓手,逐渐培育起以大企业为引领、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为骨干、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为基础的创新梯队:
上规——做大做强做优,正是制造升级的基本面。根据青岛“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到2025年,青岛力争培育千亿级企业5家左右,百亿级企业超过2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力争达到600家。
上市——这关系得不仅是一家企业的个体数据,更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吸金能力。2021年以来,敲钟十次,青岛已有10家企业在A股上市,目前还有9家青企正在“两创板”排队,其中2家拟登录科创板,这也意味着两家企业都有拿手的“硬科技”。
上云——数字转型、多层次架构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青岛增速换挡最坚实的经济底座。在打造“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城市新名片的过程中,青岛不断孵化、培育着身具“孵化、培育”功能的创新平台。
其中,海尔卡奥斯平台已聚集了3.4亿用户和390万家生态资源,以开放式架构接入各层级企业和平台,为百业赋能。一系列行业垂直平台,也在细分领域成长为佼佼者:赛轮集团的项链云、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都各自书写着制造升级的青岛方案。
上榜——这是最直观的城市“雁阵图”,也是最直接的成绩验收表。从制造业百强榜、到民企百强榜、再到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青岛制造”正一遍遍擦亮自己的名号。
企业是产业发展最核心的动力。青岛正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入持续创新的意愿和动能,充分激发着企业家创意创新活力。
3、资源聚集、企业互联
优化制造业产业生态
着眼当下竞争与未来发展,青岛制造业虽然上升势头明显,但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要想跑出速度,跑出质量,需要打造起一个各要素紧密联结的制造业生态。
为此,青岛从政策、资金、平台等多个方面着手,尽全力在全链条全流程上满足制造业发展所需,重振“青岛制造”的产业盛名。
在《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强调青岛重塑“青岛制造”优势的决心。
《青岛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发布,为现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五个一流产业集群,装备制造、高端化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四个传统优势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三个新兴产业,以及氢能及储能、生命科学、类脑智能等一批未来产业,出台了从资金扶持到空间优化、从企业培育到产业布局的“一揽子”政策。
在11月1日召开的青岛企业家日座谈会上,《青岛市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对外发布。5大方向18条创新政策,在持续壮大制造业企业、补齐产业短板等方面精准施策。
例如为年营业收入超过一定金额的企业提供最高500万元奖补;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项目、平台),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一次性奖励。
政策扶持是导向,社会资本的注入才是市场化的源头活水。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创新实施制造业新锐企业产融合作“白名单”制度,为入选白名单的企业提供金融直通服务和差别化信贷支持。截至10月底,已有40家次企业获得银行贷款7.4亿元。
集聚效应打造方面,青岛“读懂”企业所需,推动成立多个企业间联合组织。2021年7月青岛市新经济联合会成立,10月20日青岛市服务型制造联盟第一次大会召开。这些企业间的联盟都意味着一个平台的构建和诸多深度合作机会的产生。
创新驱动下,青岛制造业企业重焕生机、千帆竞发,这是青岛正在昂起的发展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