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8-11 08:50:10 信息来源: 大众日报
“十四五”开局之年已经进入下半程,立足经济新方位,下半年工作怎么干?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科学研判经济形势,山东明确发展思路:把握好“三个新”,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以八大发展战略为支撑,聚焦“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巩固经济向上向好态势,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好中有忧、忧中有机,以系统思维化忧为机——
“学会一手撑伞,一手干活”
“十四五”开局半年,山东经济逆风破浪,稳健开局,经济发展实现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根本性转变,正处于发展“黄金期”。
经济总量稳居前列、经济增速稳健恢复、结构转换稳步推进——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用三个“稳”,概括上半年山东经济。
经济持续恢复态势良好,但还存在一些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基于此,权威人士对山东当前经济形势概括为“好中有忧、忧中有机,要全力化忧为机。”
8月8日,全封闭管理的龙口市民活动中心项目现场,进场务工人员佩戴口罩,经过测体温、查健康码、实名登记等程序后,有序进入场地施工。近日,烟台发生本土疫情后,政府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下沉企业生产、项目施工一线,帮助设置核酸检测采样点,保障疫情防控物资,指导做好防控工作,确保正常生产运营。
“面对疫情演变的不确定,科学处理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说,加快高质量发展要从“无疫状态”向“适应疫情长期存在”转变。“打个比方,过去是无疫状态、‘晴天’环境,可以放开手脚干活,今后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雨天’环境,必须‘一手撑伞,一手干活’。”
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新业态、新模式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青岛征和工业是一家从事各类链传动系统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专精特新企业。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和疫情蔓延双重影响下,缺乏数字化经验、方案可行性差等成了企业面临的发展难题。接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后,原本72小时才能下线的产品最快只用10小时,良品率提升到99.5%。
“山东产业门类齐全、基础较好,为产业链重构提供了抢占先机的条件。”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福一说。
陆海兼备、联通南北,山东发展条件得天独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这是山东忧中寻机、化忧为机的底气和保障。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郑世林表示,要把各个战略结合起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比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相结合。
重大战略拓展广阔空间,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劲引擎,改革开放注入强大动力,基础夯实给予有力支撑,作风转变提供重要保障……准确把握发展环境新变化新挑战,山东经济在恢复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少,但潜力更大、优势更多,有条件在上半年良好势头基础上,巩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成果。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经济创新性和韧性——
“既为企业划好警戒线,也要提供导航灯”
“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这既是管长远的,又是当前紧迫的任务。
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山东的着眼点在于,一方面要强化科技创新,同时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今年以来,歌尔股份有限公司TWS(真无线蓝牙耳机)和VR/AR(虚拟/增强现实设备)的出货量节节攀升,企业在这两种产品市场尚未爆发时,就进行大规模研发投入,如今迎来发展风口,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5.61亿元—17.96亿元,同比增长100%—130%。
临沂激光科技产业园内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正拔地而起。以2019年引进的奔腾激光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为龙头,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延伸产业链,园内企业就近配套、互融互利、共同发展的生态格局正在形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费洪平注意到,近年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一个鲜明特色,是培育领航型企业、集聚协同配套的中小企业,营造“既有参天大树、又有森林,既有灌木、又有小草”的优良产业生态,打造产业集群。
“山东正在产业基础雄厚、比较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的9个重点产业、42条产业链中推行‘链长制’,这项工作应持续抓好,牵引带动全产业链优化提升。”费洪平说。
紧紧依靠创新发展,开局之年迈出新步伐。4月27日,齐鲁一号和齐鲁四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抓住“齐鲁卫星星座”建设机遇,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又研制建设高精度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眼下这一创新成果已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
正视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现实,用好近几年动能转换腾出的部分能耗、排放空间,在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是当前的又一工作重点。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目标,要把‘三个坚决’作为关键举措。”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栋说,我省将一体谋划落实“三个坚决”和“两高”行业项目管控举措,不搞“一刀切”“急就章”,既为企业发展划出“警戒线”,又为企业转型变革、创新发展提供“导航灯”。
省政府研究室宏观处处长徐俊青认为,山东下半年要下大力气培育一批科技型领航企业,推进“氢进万家”“北斗星动能”科技示范工程,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能够带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整体提升。
8月4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太平片区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内,零碳未来生活社区项目正式开工。以此为标志,这里正加快“近零碳”示范工程和碳中和示范区建设。
“十三五”时期,山东万元GDP能耗从0.63吨标准煤降至0.57吨,超额完成国家能耗“双控”任务。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也要看到,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整体处于压力叠加、负重爬坡的关键期,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公路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
加快编制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计划、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行动计划;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一业一策”推进有序达峰……
“绿色低碳发展,当前该打的仗要坚决打好,该降的要降到位,也要注意纠正运动式‘减碳’,避免‘一刀切’下的停产限产。”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余东华说。
服务大局、融入大局,畅通双循环——
“实干苦干,打破堵点痛点难点”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自觉把本地区工作纳入全局中统筹考虑和谋划。
立足于双循环的新局,重新审视自己“农业大省、制造业大省、实体经济大省”的优势,山东清醒地认识到,融入国内市场,嵌入全球产业链条,畅通经济双循环,实干苦干打破堵点、痛点、难点是关键。
8月12日零时,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将迎来正式通航时间。未来可满足年旅客承载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29.8万架次的使用需求。
畅通交通动脉,提升区域流通效率,作为山东首座4F级国际机场,该机场的启用意义重大。前不久,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到2025年全省高铁营业及在建里程达到44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及在建里程达到10000公里……“人享其行、物优其流”的未来图景令人向往。
7月21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会议明确要求,下半年要持续做好“扩强稳”三篇文章。提质增量扩大消费,按照“四个一批”强投资,着力稳外贸稳外资,都是不断巩固强化超大国内市场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硬任务。
便利店、菜市场、早餐店、维修店、健身房……出了社区门,15分钟就能满足这些需求。3月29日,山东“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圈”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启动。“十四五”时期,山东将打造更多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便民生活圈,一站式满足居民生活和服务消费需求。
全力推进8000多个工业技改项目尽快投产见效,1600多个集中开工项目加快工程进度,1300多个专项债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培育一批省级跨境电商平台、产业园和公共海外仓,一国一策拓展“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市场;办好RCEP区域、日本、韩国进口博览会……一个个即将付诸行动的实践,将成为山东畅通“双循环”的重要保障。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根本要靠全面深化改革。
通过深入实施省属国企混改三年计划,山东省属国企活力不断释放,上半年资产、收入、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省国资委主任张斌表示,在健全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上持续发力,建立混合所有制改革全过程监督机制,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市场主体活不起来,经济就活不起来。面对疫情反复、逆全球化等大环境带来的挑战,山东要迎难而上、以‘变’应‘忧’,开拓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余东华说,要通过改革加快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
下半年,山东将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国资平台改革、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优化政策供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此,省委已作出部署,要抓紧抓实,务求取得新突破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