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锚定四新经济
以工业技改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22-04-21 15:59:03 信息来源:滨州市工信局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随着一大批“四新”经济项目落地建设,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生态加速崛起,将成为未来推动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滨州市工信局将工业技改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锚定四新经济,围绕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集群化“五大方向”,大力实施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双千”工程,深入开展产品水平提升、生产装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升级、智能工厂培育、数字化车间建设等行动,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快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突出园区引领,促进产业聚集。按照“企业布局园区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品品牌高端化”思路,编制滨州市园区产业布局“一张图”,规划33个产业园区,为技改项目落地实施提供载体支撑。围绕高端铝、精细化工、家纺纺织等“十强产业”,编制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和技术改造提供根本遵循。编制《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聚焦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医药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等产业,梳理产业链图谱,谋划布局292个项目,总投资3108亿元,通过强化产业链、稳定供应链、优化创新链,再造产业全新增长极。比如,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以规划为统领、厂房为载体、项目为核心、服务为保障的“四位一体”专业化园区建设模式,规划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科技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六大专业化园区,吸引阿里巴巴、京东、浪潮等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和数百家电子信息企业入驻,实现百亿级产值、十亿级税收的电子信息产业落地生辉,以信息化缔造平台经济,承接产业梯次转移;以智能化释放发展动能,提升区域智能制造能级。

二是突出主攻方向,加快转型升级。坚持“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集群化为主攻方向,制定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导向计划,每年对投资过500万元的重点技改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通过持续技改,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动能,实现经济结构脱胎换骨的系统性重塑。智能化技改方面,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进行全要素、全产业链优化整合,加速主导产业向战新产业转型、传统产业向优势产业升级。绿色化技改方面,探索市场化、常态化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推动产业重组和转型升级,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开发培育绿色产品,建立绿色制造生产体系。服务化技改方面,推动制造业、服务业“互促互进”,以生产性服务业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科技服务、工业设计、商务服务、智慧物流等新模式、新业态,为制造业提供全产业链支撑服务。比如,加快“五院十校N基地”布局建设,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展示交易、人力资源、创意设计、数据咨询、商务服务、学术交流、检验检测、设备共享”八大中心建成投用,签约入驻机构167家,入驻率达88.6%,为入驻园区的中小企业技改转型,提供健全的公共服务、充沛的要素资源、给力的政策支持。高端化技改方面,推进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全面提升企业产品和生产技术水平。

三是突出要素融合,打造最优生态。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速要素集聚融合、协同发力,打造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营商环境,催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优生态,为技改注入“源头活水”。政策方面,制定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奖补实施细则,对企业智能化技改项目进行设备补助和贷款贴息支持,强化政策的激励作用;金融方面,召开资本对接大会,设立“十强”产业及园区发展基金,打造集供应链金融、产业金融支持等功能为一体的金融资产管理中心,汇聚技改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全面增强资本对产业转型、动能转换的推力,用优质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人才方面,创新育才机制,培育“渤海英才”,评选“渤海工匠”,培训“金蓝领”,建立“人才贡献度评价”机制,营造“雨林型”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土地方面,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加大“标准地”出让力度,推动差异化政策落实,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激励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服务方面,优化流程再造,对技改项目备案实行“不见面审批”和“告知制”。搭建“云技改”服务平台,“一企一策”帮助企业“把脉问诊”。建立滨州惠企通服务平台,实现政策精准推送、一键直达。同时,连续召开三届企业家大会,设立优秀企业荣誉旗帜广场,举办企业家运动会,组织“滨州企业日”系列活动,其中,在企业家大会上,对工业“十佳”和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十大优秀案例”进行表彰,向滨州市优秀企业家授予“金狮奖”“银狮奖”“铜狮奖”,让“以技改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在企业家心目中扎根,激发企业抓技改、上项目的内生动力。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