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1-28 08:43:22 信息来源:山东省政府网
冬春之交,齐鲁大地,磅礴的春潮正在萌动。
一年前,国务院批复山东省为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在增长惯性逐渐放缓时审时度势,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中找寻新机遇,山东全力探索新旧动能转换路径。
记者调研了解到,一年过去,如同一盘大棋局,落子有声,新旧动能转换已全面起势。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革命性力量,开始融入势大力沉的传统产业中,山东经济结构呈现出优存量与扩增量并举的崭新格局。
山东,这个传统产业占比大、有着“大象经济”之称的经济大省步伐日渐轻盈。
传统经济大省“自我革命”
淄博市是山东省的传统工业重镇,石化、陶瓷等曾是传统优势产业。如今,一批新技术带动新产业项目闪亮登场。
总投资11亿元的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医学影像产品产业化项目和生物制药装备项目”正在淄博加紧建设。这两个项目都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的第一批优选项目。
新华医疗放射诊疗事业部副总经理闫永芬告诉记者:“两个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带动产值15亿元,大大推动山东在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发展。”
在省会济南,长期占据纳税榜前列的钢铁企业外迁后,一批科技范十足、潮意十足的新兴产业在济南落地生根。运算速度达每秒百亿亿次的E级计算机,被称作“超级计算机的下一顶皇冠”。目前,神威E级超算原型机已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完成部署,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黄海之滨,胶州湾畔,青岛世界“动车小镇”正在规划建设中,成立的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提出,力争到2020年,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0亿元。目前,来自全国的35家企业已签约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计划总投资185亿元。此外,总投资35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地铁创业产业园等3个新型园区正在示范区内加紧推进。
……
自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为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以来,这样的“落子声”在山东大地此起彼伏。
地处黄河下游,东临黄渤海的山东,是我国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新文说,探索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模式,带动北方地区转型发展,优化南北发展格局,既是山东的重大机遇,也是重大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长期位居全国发展前列。钢铁、纺织、化工、造纸、水泥等传统产业一度让山东经济快速腾飞,但产业结构总体偏重、传统动能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让山东的发展步伐越来越沉重。
同时,山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繁重,地方经济增长的追求与百姓对“蓝天白云”的渴望难以同时满足。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多种原因,山东形成了资源型、重化工型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这一直是山东的“心头之痛”。
为此,《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擘画出动能转换的关键路径:化解过剩产能拓展动能转换新空间,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深化改革激发动能转换活力,创新驱动增强动能转换动力,扩大开放释放动能转换潜力等。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考量中,山东确立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等5大新兴产业及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等5大优势产业。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办公室副主任孙来斌说,这些项目将为未来山东高质量发展积聚巨大能量。
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敢于吃螃蟹的勇气,打破旧思维藩篱、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让山东省面貌有了新变化,传统经济大省正在改变“传统”。
工业机器人、服务器产量分别增长100%、76.2%,生铁、水泥产量分别增长1.8%、下降4.5%,预计全年“四新”经济投资增长6.5%左右,占全部投资的40%以上……一系列最新数据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起势提供了注脚。
构建动能转换“四梁八柱”
如何打破固有的传统经济格局是全国各地都在思考的问题,山东这个经济大省在试验中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说,山东针对实际,明确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中心任务,是“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培育“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四新”就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化”是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实现‘四提’,就是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再创实体经济新辉煌。”龚正说。
得益于海尔自主研发、支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海尔产品不入库率已达到69%。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介绍,cosmoplat使海尔实现了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用户可以全流程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迭代升级等环节。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告诉记者,当前“模式创新”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已十分重要。海尔提出了“人单合一”模式,把员工价值和客户利益结合在一起,还把跨行业企业集聚在一个平台上。
老牌的产业、老牌的企业在追求新变化的同时,一批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也孕育而生。位于滨州市的愉悦家纺是一家关注“睡眠”的企业。近年来,愉悦家纺打造专注睡眠解决方案的品牌,根据睡眠的光线、温度、姿势等,研发出功能多样的系列产品,并引入大数据理念建立全球第一个睡眠数据库。
专注创新和细分市场,为愉悦家纺带来更大商机。如今,这家企业已是宜家、迪卡侬等多个国际一线品牌的全球最大供应商之一。
国企体量大、数量多、占比重是山东“大象经济”的显著特征,国企如何在改革中迸发出新活力是动能转换的重要内涵之一。
在国企混改过程中,山东一方面大力处置“僵尸”企业,一方面通过改革推动国企减负上阵:对资产规模较大、具备投资运营基础的企业,整合组建山东种业集团等公司,对严重资不抵债、停业停产、不具备正常经营条件的企业,就地清理、注销、关闭。
目前,山东321户省属“僵尸”企业基本完成处置,58户省属各级企业完成混改试点任务,首批10户员工持股试点企业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山东省国资委副主任樊军说,2018年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70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0%;资产总额达到29303亿元,同比增长18%,主要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
回顾这一年,山东探索搭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制度体系,已构建起“四梁八柱”。孙来斌说,目前已初步搭建包括“十强”产业规划体系、协调推进体系、督导考核调度体系,以及重大项目库的“三体系一目录”。“这是全省统筹协调推进动能转换的基础,打破了地域、部门、资金等限制和障碍,形成一个共同的努力方向。”
围绕“十强”产业,山东先期储备项目900个,总投资近4万亿元。其中2018年开工360个,完成投资1600亿元;确定了110个省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
把经济动态波动中的“形”,化成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企业在“动”求“变”,以“变”应对市场需求。
一年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第一步迈出坚实步伐,“十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十强”产业的比例达到36%。
扬“长”补“短”刀刃向内
曾有“广东的桥、山东的路”之誉,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却落至全国第8位,且限速标志林立;
广东、江苏第一大产业均为计算机通信制造业,山东只有2家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且排名都在60名以后;
地炼行业规模大,但绝大多数企业只搞了原油进口加工和成品油出口,实际上就是“来料加工”;
……
2018年春节上班后的第一天,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刘家义毫不客气地与全省党政干部一起自我揭短。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放眼全国区域经济版图,近年来,山东越来越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
动能转换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2018年7月初,山东省党政代表团前往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考察学习。代表团成员除了省领导,还包括省直有关部门、各地市以及部分省属大型国企的主要负责人。
一些党政机关负责人回来后深有感触:“‘以GDP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谁能及早转换思维,谁就能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拔得头筹。”
“山东和先进省份相比,在改革、开放和创新等方面以及市场化、科技化、资本化方面还有差距。”张新文说,“看到差距更让我们振奋精神加油干,撸起袖子马上干。”
2018年,山东省开始在扬“长”补“短”上狠下功夫,一系列“刀刃向内”的自我变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出良好环境。
在连续几年下放审批权力的基础上,山东又出台《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提出政府要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线上线下”都要实现“一次办好”。
山东各地也在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淄博市近日出台政策,“推行‘容缺’办理,即先审批后补办所缺材料,企业和群众用承诺和诚信为自己开辟绿色通道。”淄博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周继轲说。
山东省还明确提出新旧动能转换激励制度。2018年至2020年,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与各地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挂钩,将根据各市新旧动能转换考核结果予以分档奖励,形成“动能转换越快、成效越大,得实惠越多”的激励机制。
为给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山东金融部门采取强化银企对接等多种措施。据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数据,截至2018年10月末,金融机构已成功对接省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260个,累计发放贷款1040亿元。
为充分发挥济南、青岛、烟台3市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引领作用,山东省将70项省级行政权力事项调整由济南、青岛、烟台实施。
铁路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去年12月底,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开通运行,济南至青岛最快通行时间缩至1小时40分。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首次将济南、青岛两座城市连接起来。114年后的今天,胶济通道上的胶济铁路、胶济客运专线、济青高铁实现“三线并行”。
“济青高铁的开通在加强区域间联系,提高货运效能等方面意义重大。”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副主任宗辉说。
山东提出推动大宗物资“公转铁”。到2020年,运输距离在400公里以上、计划性较强的煤炭、矿石、焦炭、石油等大宗物资,将基本转为铁路运输。
针对高速和城区内部分不合理限速规定,山东开展整治,拆除不合理交通限速标志。浙江一位客商说:“以前跑山东境内的高速,一脚油门紧接着一脚刹车,现在基本一路轻松通行。路顺了,心情就舒畅了。”
塑造大开放新动能格局
过去1年里,山东大动作不断:“外交部山东全球推介”“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2018”“儒商大会2018”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将全球视线吸引到山东。
在向外界推介山东、开展“双招双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山东不少干部和企业“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
2018年6月,山东迎来了多年未有的国家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上合青岛峰会。借力这场国际盛会,青岛向世界递上城市名片,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对外开放实现新跨越,经济发展再添新动能。
在上合青岛峰会上,我国提出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峰会后的第一个月,位于青岛胶州的示范区境内园区已吸引21个新项目签约,总投资238亿元。
青岛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青岛对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7个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出口总额达132.2亿元,其中进口额60.3亿元,增长26.2%。
作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省份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山东正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坚定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山东已有9市开通了“欧亚班列”,形成东连日韩、西接中亚及欧洲的国际海陆大通道;中德生态园、中韩(烟台、威海)产业园示范区层次提升工作正在进行。
轮胎是山东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曾享誉海内外。但在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和贸易壁垒加剧中,轮胎产业频遭“双反”调查,不少轮胎企业一度举步维艰。
在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总院实验室里,记者看到,各种试验繁忙有序地进行着。“每天我们这里都有新规格的轮胎定型,走向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实验室负责人栾德文说,玲珑轮胎已形成面向全国的开放式研发创新体系。
玲珑轮胎董事长王锋说,玲珑轮胎对标国际品牌,借助智能制造和大数据,实现轮胎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几乎所有的全球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在制造和销售的全球化中,玲珑轮胎已将海外市场拓展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各种不利的国际贸易因素叠加下,更加开放的姿态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赢得空间。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山东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93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达到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动能转换需要思想大解放
尽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已全面起势,但仍有一些难题待解。一些地方在“腾笼换鸟”过程中,“腾笼”办法不多,“旧笼”难舍,“换鸟”手段欠缺。
对此,山东省提出:“不惧涅槃之痛,就一定能实现浴火重生”。在2019年,山东省将继续围绕优化布局、去产能、培育产业集群等,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近两年,一些唱衰山东的舆论时而上演。其中不乏对山东的偏见和浅性认识,但更多的是一针见血的剖析和诚挚的期待。有舆论直指山东部分地方存在“官本位”思想,以及对人才不够重视等。
一些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成为山东部分地方干部不能放开手脚干的桎梏。“在工作中提出一些超前或者超常规的想法,犯错误的几率远远大于按部就班的做法。尤其是犯了一次错误后,就会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担忧。”山东一名干部对记者说。
目前,山东已出台《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规定6种情形可以容错免责。上述干部认为,真正让广大干部吃下一颗定心丸,还需要将这一意见尽快落实,“案例就是最好的说明书”。
不少地方干部也坦承,山东靠海,但却并没有像大海一样的胸怀广纳人才。一名民营企业家对记者说:“即使开出高薪也比不上北上广和江浙一带的吸引力,人才看重的不仅是高薪,还有便利的生活条件、优良的教育、好的医疗资源等。”
孙来斌说,山东已将吸纳人才纳入工作重点,并相应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举措。“任何产业的背后都有两类人才支撑,有情怀的企业家和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的引进将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坚实支撑。”
此外,一些长期形成的“担保圈”“担保链”解不开、斩不断,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等,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部分民营企业家期待,尽快理顺在企业融资问题方面的历史旧账,同时建立良性互动的银企关系,既要在关键时刻输血,也要帮助企业上马新项目时“吃下第一口奶”,让新的动能尽快释放出来。